欧洲六国惊世之作,作战性能远超各国空空导弹,能否打破美国垄断

坊间纪实 2022-02-10 10:17:47

随着战机各项性能不断升级,空战也变得越发精彩。当两架战斗机在空对空对战时,最主要的武器便是空空导弹。如果己方所用的空空导弹比敌方先进,那么飞行员将会取得绝对的优势。而战机空对空导弹的技术细节虽然说来复杂,但背后的概念却很简单,就是先发制人。想要先发制人,就要看得远,打得远,这便是流星导弹所擅长的。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欧洲流星空对空导弹。正式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不妨点个订阅,既可以查看往期内容,也不会错过往后的精彩内容。

流星导弹,又称流星飞弹,是一种由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合资成立的欧洲导弹公司研制的。长期以来,欧洲高端空空导弹的市场都是美国人的天下,到1990年代后,以色列、俄罗斯、法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研制的先进空空导弹,特别是俄罗斯推出的R77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公里,完全能与美国的AIM120导弹媲美,致使欧洲现役空空导弹无法与之抗衡,要是与携带R77导弹的战机进行空中交战,就只有吃亏的份儿。另一方面,国际军火市场对空空导弹需求大,有专家预估大约需要总数约5.3万枚以上,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欧洲空空导弹制造商们也为之垂涎,毕竟这可是一块大蛋糕,谁能研制出具有先进水平的下一代空空导弹,谁就可以把握先机,分得最大的那一块。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导弹工业界开始行动了。先是英国公司提出研制超视距空空导弹动议,多家欧洲公司参与支持,1997年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研制计划开始实施,计划于2007年开始服役。为了打造流行导弹,欧洲多个国家第一次走到了一起。2000年,欧洲最著名的几大导弹公司,德国NBD公司和LFK公司、法国BAE动力公司、意大利阿勒尼亚马可尼联合成立了欧洲导弹公司,总部设在了英国伦敦,瑞典和西班牙也先后加入了该项目。2002年,欧洲导弹公司宣布,欧洲国家出产的台风、阵风、幻影以及鹰狮战斗机都将装备流星导弹。

目前科技要想提高空中战机胜率的方式之一,便是装设吸气式冲压喷射发动机,它能够很好的提高导弹的推进速度与射程,而这正是欧洲导弹公司设计流星飞弹的理念。吸气式火箭发动机又称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非常类似,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比大于10。它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4马赫。该导弹和多数空对空导弹一样,发射后靠固体燃料推进器加速,但在划越天际时,冲压发动机导槽计算机便会开启,让空气进入发动机,加热氧气,将飞弹的速度推进至4马赫。不仅如此,流星还可以调整吸入的氧气量,在飞行阶段保留能量,节省燃料。接近目标时开始大量吸入空气,加速并锁定,不让敌机逃脱。

如果目标敌机试图闪躲,流星便加强推力,快马加鞭的追击。该但还采用了雷达导引头及双向数据链技术,具有全天候攻击能力,在相当广的空域内具有同时对付多个目标的能力,即使目标做8-9G的机动过载,它依然能够跟踪到目标并将其摧毁。攻击目标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在内的多种空中目标,导弹长3.65米,弹径180毫米,发射重量为185公斤,采用双下侧二元进气道,主要由导引头、天线罩、电子系统舱、战斗部舱以及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四部分组成。导弹采用正常的气动布局,静稳定尾翼控制,进气道间隔为90度径向角,呈面对称配置,四片全动式梯形尾舵,两片固定弹翼与二元进气道一起呈轴对称配置。

2003年设计小组更改了设计方案,将原先设计在弹体中部的两片弹翼取消,同时减小了弹体尾部的四片尾舵的面积。这样整枚导弹看上去更加简练,其飞行速度也将有所提高。尽管流星是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飞弹,仍充满争议,但在冲压喷射发动机的加持下,射程可以达到比F22的雷达扫描更远,可以达到200到280公里,在苏格兰的一次测试中,射程已远超200公里。欧洲导弹公司宣称该导弹的无法逃脱区是美制AM120空空导弹的三倍。通过对该导弹的各项性能分析可以确定,流星导弹的整体作战性能将超过世界各国现役的绝大多数空空导弹。

根据欧洲军事消息报道,流星导弹已于2016年7月11日,首度在瑞典空军正式服役,由哥尔摩空军团的鹰狮战机挂在该导弹,不过还处于初始作战能力阶段。瑞典空军参谋部部长曾表示,流星导弹是现役杀伤力最强的雷达主动制导飞弹,他可以提前击落隐形战机,改变胜负战局。在鹰狮战斗机上成功装备后,欧洲各国空军对流星导弹的兴趣开始增加,纷纷希望自己家的战斗机装备该导弹。德国、西班牙以及英国用流星来武装台风战机,而法国也将为阵风战机安装流星导弹,或许连美军的F35联合攻击战机也可能挂上流星在欧洲导弹公司的设计下,流星确实能够在F35战斗机上发射。不过由于目前发射流星所需洛马的block软件还没有完成,这段时间内可能还见不到F35发射流星。

未来一段时间里,埃及、印度、韩国、巴西、泰国等国家也将为自家的空军装备上流星导弹。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订单是欧洲导弹公司与巴西空军签订的为鹰狮战斗机提供100枚流星空空导弹的合同,合同总金额约为2亿欧元,单枚导弹的售价为200万欧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六月底美德两国联合举行的红旗军演中,德国的台风战机曾利用流星导弹击落了F22战机。其次,在美军自己的训练中,F22也曾被F18击落过两次,但是实际战果各方的报道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去实际评价。不过红旗军演中台风的战果大概率是在低空格斗中取得的,F18则是电子干扰下取得的。

被台风击落以后,很多人认为F22的性能甚至不如三代机。不过流星导弹的外形上有个很严重的硬伤,为了实现大射程,中远程空空导弹在主要飞行高度上具备最低的巡航阻力是非常关键的。较低的巡航阻力将会产生较大的射程,在巡航阶段,导弹所需水平功角很小,因此小组里的外形更有助于加大导弹的射程。流星导弹最显著的硬伤是两个引人注目地进气道,导致飞行阻力高并限制了射程。

一旦燃料用尽,导弹的飞行速度就会急剧下降。换句话说,流星导弹不存在无动力巡航阶段,即使在巡航阶段,发动机也必须维持在节油模式以维持速度,因此流星的冲压远程优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不过话说回来,流星导弹仍是当今世界上性。最为优越的空空导弹之一,虽说价格高达200万欧元一枚,但是带来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在超视距空战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性能强悍的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将是战斗机锋利的长剑,毕竟在现代战争中能够取得空中优势是极为关键的。

好了,关于流星超视距空对空导弹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介绍不足的地方欢迎来评论区讨论留言,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1 阅读:3994
评论列表
  • 2022-02-10 21:05

    冲压发动机启动需要较高速度,先用火箭发动机加速,然后就发挥冲压发动机节省氧化剂的优势了。欧洲防卫技术先进,但不愿意为武器生产多投钱。

  • 2022-02-11 13:39

    这种发动机在捕捉目标时的大幅机动会影响进气量,发动机的推力不稳定从而脱靶[吃瓜]

  • 2022-02-10 23:16

    顺便说一句啊,据我很早之前就了解过的资料。双脉冲也是利用高抛弹道进行远程攻击的。刘星已经干了二十几年了,才刚刚生产出来。我们的双脉冲做了还不到10年吧。

    圣天奇 回复: 星条旗当柴
    你只要仔细看一下我们的双脉冲的远程空空导弹的一些参数,就应该明白了。这个导弹平时的话情况下射程的话大概在100多公里。但是它可以最远攻击到300公里的预警机。或者是运输机,你认为他这么长的射程是如何增加的呢?只要有脑子的理科男,稍微想一想就应该能搞明白的呀。
    星条旗当柴 回复:
    弹道如何和发动机有什么关系?[吃瓜]高抛弹道只是射到高空然后在低阻力的高空惯性飞行,俯冲攻击的一种弹道模式而已,没人规定必须双脉冲[吃瓜]双脉冲是二次点火,在末端攻击时恢复动力,或者再次加速获得能量提高射程的一种发动机而已,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2022-02-10 23:14

    据公开的资料,他们的末端机动应该在35g左右。对付一些大型的无人机或者是那个预警机还是可以的。面对高机动能力的战斗机真的很吃力。基本上两个变道就快跟不上了。

    星条旗当柴 回复:
    公开资料都是骗小白的[吃瓜]导弹射程、机动性都是给一个各种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值给你看而已,军队看的是射表,决定性的因素是各个距离高度下的存速和存能
    来自异世界的墨花生 回复:
    就算战机可以超过9g过载,大部分飞行员驾驶时机动都在9g以下,在流星的不可逃逸区内,导弹超过战机4到5倍的过载你怎么躲?
  • 2022-02-10 15:18

    冲压发动机在高空进气量不足,所以中美都在空空导弹上发展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而不采用冲压发动机。

  • 2022-02-11 20:47

    外形复杂

  • 2022-02-10 23:09

    这个导弹估计未来是不会有太大希望的。冲压发动机的最大问题是较大的风阻导致它的速度不够。速度不够又从而引导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导致了他末端的高机动性能受到一定限制。在面对三代机以上的飞机高达9个G以上的末端变速。末端的很难跟上。一旦到了6战机的时候。无人战斗机的机动可能会超过20个G。照推算,低于60g以上的加速很难对付未来无人战斗机。

  • 2022-02-11 08:05

    这种布局的缺点是迎风面积大,速度慢,雷达反射面积大,用作反舰导弹还差不多。中美两国都没有走这个方向,而是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道路。

  • 2022-02-18 22:07

    美俄中都是先进主动雷达中远距空空导弹研制生产大国,有个奇怪现象?三大国都未有采用固冲火箭动力中远距空空导弹,哪怕美国曝光下代也末采用?美国北约军事技术共享,不存在技术问题,为什么依旧采用传统火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