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AI三年计划:产业规模达1万亿,算力规模达20000PFlops

元力社 2024-05-22 17:44:59

5月20日,在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印发。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6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算力规模达到20000PFlops,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领域基金规模达100亿。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超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以上。

同时《行动计划》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并细化了具体要求:

1.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聚焦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蓉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在每个领域集中力量遴选支持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大模型。

近日,成都海艺互娱“海艺绘画大模型”、晓多科技“晓模型XPT”、明途科技“MT-WorkGpt”3个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成都行业大模型实现国家网信办备案“零”突破。

在此基础上计划中也明确指出,致力于培育行业大模型应用矩阵,支持考拉悠然产业大模型、晓多科技“晓模型”、明途科技数字人WorkChat、爱迦超声大模型等行业大模型加速迭代。

2. 算力支撑能力攻坚行动:支持央国企在蓉布局智算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大算力集群,争取算力多元架构厂商在蓉建设异构算力中心。加快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力建设,推进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建设和商用。

今年年初,成都率先开启年度算力券申领工作,预计年度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成都智算中心首期提供总计300P人工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算力。这在西南乃至国内都属领先水平。

3. 数据供给质量提升行动:培育高质量数据集产品。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力争到2026年,打造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不少于20个。建设四川数字资产交易中心,运营成都数据园,建立数据产品定价模型和价格机制。

据悉,2023年上半年,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73.02亿元,同比增速为32.16%。成都正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正在赋能成都发展新动能。

4. 集群发展能级跃升行动:以武侯区、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双流区、温江区为协同发展地,推进智能终端、智能芯片、智慧金融、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建设。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5. 场景融合应用培育行动:到2026年,分别打造不少于50个人工智能+生产/生活/治理创新应用场景。

6. 高端产业要素倍增行动:壮大通用人才规模,力争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构建人工智能人才交流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报告,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137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811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6%。

作为常年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城市,成都先后印发《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成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人工智能机会清单》等。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竞争力排名全国第6,产业规模发展持续壮大。

其中,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的核心区域,现已迈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轮驱动"快车道。

成都高新区目前已聚集80家人工智能规上企业、300余家生态企业。2023年,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关联产业规模达468亿,占全成都60%以上。

眼下,成都高新区正在人工智能领域聚焦核心算法攻关和自研大模型产品等重点环节,着力促进基础大模型、行业垂直大模型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0 阅读:96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