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波兰人的历史局限性,让美国陷入一场错误的“大棋论”

小龙评历史 2023-02-22 10:10:02

自去年开始,“一盘大棋论”开始流行于中文互联网,当然,广义的“大棋论”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

“大棋论”的特点就是把一些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事联系起来,说成是“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能够给人一种莫名的高级感和神秘感。

而“大棋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很难被证伪,因为即便“大棋论”的观点在现实中没有实现,“大棋论”的作者也可以用一盘“更大的棋”来解释。

事实上,不止中国网民喜欢“大棋论”,某种意义上讲,世界上绝大多数网民都对“大棋论”有着浓厚的兴趣,美国互联网上的“匿名者Q组织”经常将美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归结为“匿名者Q”与深度控制美国的华尔街集团之间的斗争,虽然Q所预言的事绝大多数都没有成为现实,但仍不妨碍很多美国人对于“Q”拯救美国的计划深信不疑。

当然,流行于网络上的“大棋论”大多也仅仅能够流行于网络,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响几乎为零,但是也有部分“大棋论”能够实实在在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决策,甚至间接影响世界格局。

作为冷战结束后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新世纪以来的诸多决策受一个人的“大棋论”影响颇深,应该说这个人的“大棋论”比网络上的那些所谓专家的靠谱得多,之后世界的走向与其预测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在两个关键问题上他的预测出现了明显错误,而这个错误导致世界正逐渐走向脱离美国霸权的道路。

一脉相承

美国在21世纪以来的行为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影响。

布热津斯基是一名波兰籍美国人,他于1928年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938年移居加拿大后又移民美国,曾担任过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安全顾问。

布尔津斯基著作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那本《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该书对于美国在21世纪在国际事务上的行为逻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然,美国人对于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推崇备至绝非脑子一热,而是因为其底层逻辑与美国人一贯的行为逻辑相契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美国与英国本质上都是岛国,所以美国继承了英国的海权思想,只不过将范围扩大:从欧洲大陆扩展到整个世界。

早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出版前约一个世纪,英国人麦金德就提出了“海权论”和“世界岛”等概念。

按照麦金德的理论,人类文明的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世界岛”(即亚欧大陆)上,而游离于亚欧大陆之外的岛国所要做的就是防止亚欧大陆上崛起一个单一的强权,这个理论也算是对于英国一直奉行的“均势外交”的总结。

《大棋局》本质上讲,是对于英美海权逻辑在21世纪如何发挥作用的一个具体展望,由于其符合美国国家特点,所以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

精准预测

应该说,虽然在两个重要问题上犯有错误,但《大棋局》对于21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预测整体上准确的。

当时冷战刚刚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很多相关领域学者都对于美国这种超然地位抱有一种盲目客观态度的时候,布热津斯基就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都将缩小,为此美国必须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来保证在美国自身优势缩小后仍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

在美国外交问题的重点,仍旧是“世界岛”:亚欧大陆,《大棋局》将亚欧大陆上划分出四个重点区域,分别是:被称为“民主桥头堡”的欧洲、被称为“新巴尔干”的中亚中东一带、被称为“黑洞”的俄罗斯以及被称为“东亚之锚”的中日韩等国家(主要是中国)。

布热津斯基认为:作为“民主桥头堡”的欧洲会走向联合,但是欧洲复杂的民族状况又注定这种联合只能是松散的联盟,美国不必担心欧洲走向联合而威胁美国霸权,而应该把欧洲当做美国推行自己价值观和战略目的的“桥头堡”,通过加强与欧洲的合作来增强美国的整体实力。

应该说,布热津斯基对于欧洲的预测大致准确,后来的事实大多与其预测相符。

而对于被称为“新巴尔干”的中亚中东地区,布热津斯基认为该地区民族、宗教等诸多问题复杂而集中,谁能更好地控制这里,就能在欧亚大陆的博弈中取得先机,所以他提出,要充分利用苏联解体,对于该地区影响力减弱的机会,将美国的影响力投放到该处,甚至控制该处。

这个预测也基本准确,中东、中亚地区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战乱不断,而美国也以经济、军事、外交手段向该地区渗透,力图控制该地区,在中东和中亚地区上,美国的战略意图部分实现,即使在美国全球影响力明显下降的今天,美国在该地区依旧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大棋局》关于“黑洞”俄罗斯和“东亚之锚”中日韩等国(主要是中国)却出现了明显的误判,如果要为这种误判找一个原因,作者布热津斯基的民族局限性一定是其中之一。

反苏先锋

布热津斯基出身波兰外交家家庭,他出生时波兰复国不到10年,他11岁时,在苏德两国的夹击下波兰再次亡国。

他的青年时代,正值美苏冷战开始,布热津斯基的故国波兰被纳入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波兰历史上的4次亡国均与俄国(苏联)有关,这种国家间的世仇造就了布尔津斯基极端仇视苏联的立场。

整个冷战期间,布热津斯基都在为美国美苏献计献策,在《大棋局》之前,他的诸多著作都以批判苏联为主。

虽然布尔津斯基早期的预言多有错误,但这并不妨碍苏联的解体将坚定反苏的布热津斯基推上神坛。

但是,也正是因为布热津斯基的民族局限性,导致其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将对苏联的仇视转移到俄罗斯身上。

根据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理论,俄罗斯是美国在亚欧大陆上施加影响力的主要障碍,是可能阻止美国推行其战略并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的“黑洞”。

对于俄罗斯,美国一方面要帮助其推行所谓民主化改革,引导其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但另一方面又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打压。

《大棋局》甚至提到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并将乌克兰视为5个重要地缘国家之一(另外4个是伊朗、阿塞拜疆、韩国和土耳其)。

新世纪以来,美国在俄罗斯周边的动作与《大棋局》的观点基本相符,在美俄蜜月期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一系列欺诈之后便露出獠牙,北约东扩压制俄罗斯生存空间,挑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并抓住各种机会对俄罗斯实施多种制裁。

表面上看,美国对于俄罗斯的打压是成功的,在美国的长期制裁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国内生产总值甚至被中国的广东省超越。

但事实上,美国此举绝非高招,苏联解体后,亲西方派本来是俄罗斯政坛的绝对主导,但在美国对俄罗斯三番五次的欺骗、打压、制裁下,俄罗斯国内至少有两股政治力量崛起:一派是希望回到社会主义的俄罗斯共产党,一派则是希望回到沙俄时代的“皇俄派”,对于美国来说,这两个派系无疑比亲西方派更加危险。

通过一系列打压,美国虽然削弱了俄罗斯的实力,但是却也让美俄之间矛盾甚至仇恨变得难以化解,虽然俄罗斯的实力已经明显不及苏联,但手握大量核武器的俄罗斯仍是美国的强劲对手,而事实上,美俄关系本可以不闹得那样僵。

东亚之锚

布热津斯基称东亚地区为“东亚之锚”,锚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船只,在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构想中,东亚地区的中日韩等国家(主要是中国)能够起到亚欧大陆稳定器的作用。

布热津斯基认为东亚地区发展迅速,只要美国能够处理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东亚就能发挥与欧洲类似的作用,从两个方向上稳定亚欧大陆。

《大棋局》成书时,日本经济泡沫刚刚破裂,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仍有相当份额,但布热津斯基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东亚地区的重点在中国,而不在日本。

布热津斯基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影响力迟早要超过日本,所以美国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

应该说,在中日两国发展前景这个问题上,布热津斯基的预测是准确的,但是他却误判了中国的发展速度。按照《大棋局》的观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瓶颈,正是因为如此,其将中国定义为一个地区强国,而非世界性强国。

东西夹击

分别介绍完《大棋局》中的“民主桥头堡”欧洲、“新巴尔干”中亚中东、“黑洞”俄罗斯和“东亚之锚”中国和日韩等后,我们不妨对《大棋局》给出的战略进行一个简单梳理:

与“民主桥头堡”欧洲紧密配合控制亚欧大陆西边,与“东亚之锚”中国(也包括日本韩国)广泛合作以稳住亚欧大陆东边,在亚欧大陆中部的中亚中东地区不断施加影响力力图控制该地区,而美国巧妙利用这些可以利用的力量去压制“黑洞”俄罗斯。

从这个角度上看,《大棋局》的战略意图可以简化为:通过各种方式,从各个方向夹击俄罗斯。

显然,受冷战思维影响,且有相当民族局限性的布热津斯基为美国设计的“大棋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场对俄罗斯的绞杀战,是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穷追猛打,按照《大棋局》的构想,俄罗斯要再分裂为三个国家才符合美国利益。

但是,在这一盘布热津斯基为美国设计的“大棋”中至少在两个方面出现严重误判:其一,是低估了中国崛起的速度和中国经济的潜力;其二,是低估了中国与俄罗斯共同抵抗美国霸权的决心。

误判

布热津斯基对于中国的定义是地区性大国而非世界性大国,他认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低水平下的相对迅速,一旦中国经济站上更高水平,经济发展就会放缓,同时中国将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都将制约中国从一个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

但显然布尔津斯基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即便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迅速拉开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中型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另外,按照布热津斯基的构想,中国的角色是在美国遏制俄罗斯时的东亚稳定器,换句话说,在美国遏制俄罗斯的过程中,中国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布热津斯基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唯经济论的结果,在他看来,21世纪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往来将不断加深,双方将有巨大共同经济利益,在这些共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中国一定会在美国遏制俄罗斯的过程中,帮助美国,至少不帮助俄罗斯。

但是美国忽略了经济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中国、俄罗斯与美国一样都是大国,都会尽可能地寻求独立自主,而不是在西方所主导的世界中任人摆布,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便中国与美国有众多共同的经济利益,中国也断然不会在美国遏制俄罗斯的时候推波助澜。

按照《大棋局》战略构想行事的美国拼命遏制俄罗斯,这确实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俄罗斯,但也激起了来自俄罗斯的仇恨,而中国的快速崛起则成为了打破美国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局面的关键一环。

简单说:布热津斯基高估了俄罗斯,却低估了中国。

千疮百孔

今天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回看,会得出布热津斯基低估中国是其为美国制定的“一盘大棋”失败的原因,但是如果从更加底层的逻辑上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样简单。

布热津斯基虽然已经意识到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实力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状况是暂时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5%,经济总量却占到全球25%,军费开支比全球所有其他国家总和还多,这样的局面必定是短暂而不可持续的。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将在21世纪初降到全球的15%左右,但即便这样美国仍要凭借一国之力去制衡整个亚欧大陆,这显然已经超过了美国能力范围。

《大棋局》为美国设定的战略虽然全面而巧妙,但是它也有其致命缺点:它的执行难度太高了,只有事情完全按照《大棋局》推演的方式发展,美国才能维持其霸权,一旦这盘“大棋”中的某一点未能按照事先的设想进行,这盘“大棋”很快就会陷入崩溃。

事实上,按照《大棋局》的观点,美国控制阿富汗绝对是一步好棋,阿富汗地处中亚,控制阿富汗能够同时将力量部署到中国、俄罗斯、印度三个布热津斯基认为有机会成为“重要棋手”的国家周边。

但是美国高估了阿富汗人民对其所谓民主的接受程度,低估了阿富汗人民的抵抗意志,最终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灰头土脸地离开阿富汗。

而中东的变局、俄罗斯的反击、中国经济的突围、欧洲寻求独立发展,每一个变数出现都需要美国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而《大棋局》中那套让亚欧大陆上比较强大的力量相互制衡甚至相互仇视的方法,其执行难度太大,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美国的这盘“大棋”就会乱,一旦几个方向同时出现问题,美国的这盘“大棋”就会全面崩溃。

美国,将侥幸的胜利当做常态,并试图将这种状态永远持续下去,这才是美国的“一盘大棋”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时佳希.布热津斯基的思想、理想与遗产[J].中国与世界,2017(00):107-119.

[2]黄浩然.世界棋,美国局——评析《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J].智富时代,2017(06):350-351.

[3]张思雨.美国的主导地位与世界新秩序——评布热津斯基《大棋局》[J].商,2016(24):114+111.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