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七书》——中国古代兵家智慧集大成之作

大玉儿影视制作 2019-03-10 23:14:25

我国历史上宋以前的军事著作甚多,大都失传,而北宋的《武经七书》流传至今。

它是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校订并颁布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武功厉害的元朝和清朝兵书甚少,武功平平的宋朝却出了本兵学宝典?

其实,不难理解,照现代话来说就是:体力不足,智慧来凑!

大宋立国以来,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内忧外患。

为了扭转这一局势,大宋另辟蹊径,学兵法学理论、用兵家智慧,以弥补军事实力的不足。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套《武经七书》就是这样来的。

这七部兵书,是从常见知名的三百七十多部兵书当中挑选出的,这是对《武经七书》编纂者的学术眼光、兵学素养、文化识见的重大考验。

它要求在有限入选的兵书里,要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第一,能够系统、完整地反映宋代之前中国兵学发展的总体成就与基本面貌。

第二,能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代表性,且彼此之间可以起到互为补充、互为发挥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性、学术性、文学性等方面,都要卓尔不群,引领风骚,臻于完美,具有典范意义。

第四,无论是篇幅的大小、文字的阅读、表述的方式等方面,都应该恰当适宜,符合军事教学的需要,便于人们学习与掌握。

由此可见,宋代学人对兵学经典的认识与遴选,的确是独具匠心。其眼光之独到,选择之严格,令人叹为观止。

《武经七书》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由官方校刊颁行的军事学理论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这七部著作,每一个单拿出来,都是兵书中的经典。

一、《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为《武经七书》之首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兵家的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吴子兵法》

主要总结了战国时期的实战经验,与《孙子》一起并称 “孙吴兵法”。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武经七书》中有《吴子》的一席之地,决非偶然。

三、《六韬》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其所论述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与军事的关系,全胜战略、军事战略,治军理论,作战指导原则,国防建设思想,军事后勤方针等各个方面,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谋略类的始祖。《六韬》在《武经七书》中,也是不可替代的。

四、《司马法》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它是一部综合古今的混合型兵书,具有深厚的历史淀积层,集中反映了商周、春秋、战国前期各种军事观念、作战特点与军事制度,受到历代兵家和史学家的重视。

五、《三略》

又称《黄石公三略》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还大量引用古代兵书《军谶》、《军势》中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引用部分占全书的1/6。因而为后人保留了这两部已佚兵书的部分精华。

六、《尉缭子》

《尉缭子》的重要性,表现为它既是现存 “兵形势家” 的唯一著述,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法家思想对战国兵书的渗透与影响,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战国军事制度的原始资料,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七、《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靖问对》该书体裁是传统的问答式,全书共有98次问答。比较显的著贡献是:在结合战例阐述兵学哲理,使之深化方面,比前人取得了更大成绩。

《武经七书》集齐了这七部兵书的精髓,是兵书中的翘楚,兵书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虽说宋朝留下的只是 “遗民泪堕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的绵绵遗恨,但好在有《武经七书》,我们才得以瞻仰前人的风采,学习古人的智慧。

1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