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盛世期间,清廷四度远征缅甸,耗资数千万两白银,倾力以赴对战这弹丸之国。
为何乾隆志在必得?究其缘由,难道只是战略部署的需要,或者是为了隐藏某种深藏不露的秘密?
一、乾隆的清缅战争乾隆八十二岁时写了自传《御制十全记》,其中清缅战争被其视为一大功绩,而此“功绩”名不副实。
这场清缅战争前后持续达二十六年之久,乾隆曾四次组织远征缅甸,却都被缅甸击退。
尽管最后缅甸主动投降称臣,可清军损失巨大,上万人战死,耗费银两多达九百余万两,众多重要人物如湖广总督刘藻、云贵总督明瑞等也在此战中丧生。
清缅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在明朝,缅甸是附属国,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保护下逃至缅甸。
后来缅甸国王莽白政变,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此后,缅甸与清朝不再联系。
清朝前期,缅甸未实现统一,内部势力交错,有葡萄牙、英国、荷兰等殖民者的势力,也有依靠清朝的掸邦首领,还有本地的东吁王朝和阿拉干王朝等封建势力。
1752 年,雍籍牙建立贡榜王朝,其儿子孟驳继位后极为好战,他四处征战,还要求归顺清朝的土司向缅甸纳贡,这一行为严重激怒了乾隆,促使乾隆决定开战。
1762 年,清缅战争拉开序幕,导火索是缅甸桂家部落土司宫里雁。
他与贡榜王朝对抗九年,失败后欲归附清朝,云南总督吴达善因七宝鞍之事拒绝其归附,宫里雁转而投靠孟连土司刀派春,刀派春欺凌其家人,引发诸多冲突。
清朝内部对于如何处置宫里雁存在分歧,布政使姚永泰认为应留着他震慑缅甸,按察使张坦麟则主张将其正法。
由于吴达善此前与宫里雁有过节且收受刀派春好处,最终决定处死宫里雁,这导致云南境外亲近清朝的土司大多归顺缅甸。
清朝对缅甸土司的管理较为宽松,只要藩国臣服朝贡即可,在朝贡体系中,清朝自视为“中央”,重视藩国的态度。
乾隆尤其看重朝贡外交中的附庸关系,贡榜王朝侵犯清朝主权,掠夺本应属于清朝的资源,还影响了清朝在藩国中的声望,所以乾隆多次下令远征。
这场战争双方都损失惨重,最终双方将领同意议和。十八年后,贡榜王朝新皇孟云请求进贡,乾隆同意并允许中缅通商。
两年后,乾隆将此事编入《御制十全记》,宣称西南不再有缅甸之患。
二、乾隆为何四次清缅战争乾隆皇帝之所以四次发动清缅战争,主要是因为他对朝贡外交的执着和对缅甸土司管理的不满。
在朝贡体系中,清朝自视为“天朝”,重视藩国的态度,缅甸在明朝时是附属国,但南明永历帝逃至缅甸后,双方关系恶化。
清朝前期,缅甸未实现统一,内部势力交错,乾隆对缅甸的管理较为宽松,贡榜王朝建立后,缅甸入侵云南普洱地区,压服边境土司,并要求归顺清朝的土司向其纳贡,这严重侵犯了清朝的主权和尊严。
此外,乾隆皇帝可能也希望通过战争来展示清朝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威望。
尽管前三次远征都以失败告终,但乾隆皇帝仍然坚持发动第四次战争,最终双方议和,缅甸称臣纳贡。
清缅战争对清朝和缅甸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清朝来说,这场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暴露了清朝军队的一些问题。
对于缅甸来说,战争使其中南半岛霸主地位被大幅削弱,也重新认识到了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
三、乾隆大军的失利缘由首先,地理环境成为了清军难以逾越的障碍,缅甸地处热带,常年高温潮湿,茂密的丛林和崎岖的山路构成了复杂的地形。
对于来自北方的清军而言,这种气候令人难以适应,酷热与潮湿引发了诸多疾病,士兵们体力迅速消耗,战斗力大打折扣。
同时,复杂的地形限制了清军的行动,使他们在行军和作战时举步维艰。
武器装备的差距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当时的缅甸军队配备了较为先进的燧发枪,这种火器在射程和射击精度上都优于清军主要使用的冷兵器。
当双方在战场上相遇,清军在武器的火力压制下往往处于劣势,难以有效地进行反击。
缅军出色的战术运用也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他们深谙游击战和伏击战的精髓,善于利用熟悉的地形隐藏自身,出其不意地对清军发动攻击。
而清军在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面前,常常显得应对不及,陷入被动挨打之境。
疾病的肆虐更是清军的噩梦。在陌生的环境中,疟疾、痢疾等各种传染病在军中蔓延,大量士兵因此病倒甚至死亡,军队的减员不仅削弱了战斗力,也对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清朝内部的种种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官员的腐败导致军事物资供应不畅,军队训练不足使得士兵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相对薄弱。
这些内部矛盾在战争中被进一步放大,严重影响了清军的作战效能。
此外,清政府对缅甸的国情了解不足,包括其政治结构、军事部署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
这使得清军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反而容易陷入敌方的陷阱。
四、战争后的两国关系清缅战争后,中国与缅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和友好的时期,缅甸每隔几年就会派出使节来中国朝贡,中国也对缅甸采取了宽容和礼遇的态度。
赐予缅甸王和使节各种贵重的礼物和封号,这种宗藩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在现代,中缅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缅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
结语清缅战争虽历经波折,但战后两国关系逐渐走向和平与友好。
这种友好的态势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直至现代,中缅建交后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共同谱写着友好交流、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相信在未来,
中缅两国将继续携手共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