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中国返俄,博格丹就狂赞中国五代隐身机,与此前表态截然不同

可爱萌萝莉 2024-11-27 15:46:1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绿小妹乐乐

编辑|绿小妹乐乐

2023年珠海航展,注定成为载入航空史册的一届。

除了琳琅满目的先进装备,更引人瞩目的是一位特殊的客人——苏-57飞行员博格丹。

这位老兄,独自驾驶着苏-57从俄罗斯远道而来,却在短短几天内经历了一场堪称“变脸”的心路历程。

先是在俄罗斯媒体面前力挺自家战机,回到俄罗斯后却又对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赞不绝口。

如此戏剧性的转变,究竟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随机应变,还是发自内心的“中国震撼”?

或许,答案就隐藏在中俄两国航空工业实力的对比之中。

一开头:博格丹体验珠海航展,感受转变。

博格丹这位有经验的俄罗斯飞行员,开着咱们俄罗斯最新的五代机苏-57,长途跋涉来到我国珠海,参加第十五届航展。

这本身就足以吸引全球军迷的目光。

然而,比这更引人关注的,却是博格丹在航展期间及之后,对中俄两国战机评价的巨大反差。

航展上,面对俄罗斯记者,博格丹直言不讳地对自己的苏-57战斗机充满信心,甚至觉得它比歼-35A等同类战机都要更胜一筹。

然而,结束航展回到俄罗斯后,博格丹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对中国的歼-20S、歼-35A以及国产发动机技术表达了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这种说法前后不一致,让人挺纳闷的,各种猜想都冒出来了。

抛开“场面话”的因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俄航空工业实力的对比中,找到博格丹“变脸”的真正原因。

苏-57的局限性与博格丹在航展上的初始评价

苏-57,这款俄罗斯五代机的代表,其灵活的动作和超快的飞行速度都是非常出色的。

然而,在现代空战越来越强调“先敌发现,先敌摧毁”的背景下,隐身性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这恰恰是苏-57的短板所在。

从珠海航展现场曝光的照片来看,苏-57的隐身设计存在诸多缺陷。

其常规的气动布局,以及为了提升高迎角性能而设计的进气口前可调导流板和辅助进气口,都对隐身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苏-57对机身边缘、缝隙的处理也远不如歼-20、F-22等其他五代机那样精细,内置弹舱缝隙、襟翼作动筒连接处等细节都暴露了其在隐身设计上的不足。

甚至连机炮都没有完全隐藏,与F-22、F-35A的内埋式设计形成鲜明对比。

苏-57的隐形效果被机背的光电系统以及机首的光电探测器进一步降低了。

在珠海航展期间,博格丹面对塔斯社的采访,自然要为苏-57“站台”。

他强调苏-57在可控性、稳定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秀表现,对歼-35A则语焉不详,仅提及“只看到了整体气动特性”。

这种选择性地突出自家战机优势,淡化竞争对手实力的做法,显然带有明显的“官方宣传”色彩。

毕竟,苏-57此次参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博格丹作为飞行员代表,自然要为其“吆喝”一番。

中国第五代战机的突破与博格丹的转变

与苏-57在隐身性能上的妥协不同,中国的歼-20和歼-35A则将隐身做到了极致。

歼-35A更是采用了最先进的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在保证高度隐身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优秀的飞行能力,避免了苏-57“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正如中航工业集团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所透露的,“隐身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阶段”。

歼-35A的襟翼作动筒设计很紧凑,这反映出我国工程师在隐身技术上的精细打磨。

在超视距空战中,战机的隐身能力强弱,直接关乎其生死存亡。

苏-57在面对歼-20、F-22、歼-35A和F-35等一众隐身战机时,其隐身短板很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除了隐身技术的突破,更让博格丹感到“震撼”的,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巨大进步。

他明确指出,歼-20S和歼-35A已经换装了国产发动机。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摆脱了对国外航发的依赖,更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看俄罗斯地勤人员盯着歼-15T的眼神,能感觉到他们对这架飞机的认真关注。

这款歼-15的改进型,已经换装了国产涡扇-10系列发动机,并实现了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跨越。

对于自诩在军用航发领域拥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首先,得把原来的内容简化一下,然后以更口语化的方式重新表达。以下是一个例子:

原内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技术更新迭代快等。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改写后: “现在生意挺难做的,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还涨,技术更新又快。企业得变通点,加强管理,多创新,这样才能跟上市场的节奏。”

歼-15T大获成功,和中俄在舰载机技术方面的较量有啥不同?

歼-15T的亮相,无疑是本届珠海航展的一大亮点。

这款改进型舰载机,不仅换装了国产涡扇-10系列发动机,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AL-31F系列发动机的依赖,更实现了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华丽转身。

这意味着歼-15T具备了在更先进的航母上部署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舰载机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苏-33虽然也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但由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现状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目前仍然以滑跃起飞为主。

关于弹射起飞的具体时间,目前还没个确切的日程安排。

这种对比,无疑让俄罗斯航空人感到五味杂陈。

特别是对于博格丹这样的资深飞行员来说,看到曾经的“学生”在技术上实现了对“老师”的超越,想必内心也颇为复杂。

中俄航空工业:十年间的显著差距展现

博格丹这是第二次来珠海航展了,上次来可是一晃十年前的事了。

过去十年,我国航空制造业进步神速。

十年前,中国在很多领域还依赖于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十年后,中国不仅在主战装备和核心部件方面追赶上了俄罗斯,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反超。

从五代机的隐身性能到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再到舰载机的技术进步,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

而俄罗斯航空工业,则似乎陷入了某种停滞。

在珠海航展上,这种差距表现得特别明显。

对于博格丹而言,这次航展之旅,注定是一次充满复杂情绪的旅程。

他目睹了我国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意识到俄罗斯航空业正面临一些困难。

博格丹的转变及其意义

博格丹态度的转变,并非简单的“见风使舵”,而是建立在对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深刻认识之上。

在珠海航展上,他近距离观察了中国最先进的战机,也感受到了中国航空人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这让他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促使他抛开“官方立场”,表达了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意。

博格丹的转变,也反映出中国航空工业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中国不再是那个需要依赖引进技术的“追赶者”,而是已经成为能够与世界一流航空强国并肩的“竞争者”。

展望未来:中国航空业的广阔天地

从歼-20到歼-35,从涡扇-10到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中国航空工业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珠海航展上,我们看到了中国航空人的自信和实力,也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无限潜力。

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向着星辰大海,扬帆远航。

深入分析:中俄航空工业发展路径的差异

博格丹的“中国震撼”让很多人开始琢磨中俄两国在航空工业上的发展路子。

俄罗斯的航空制造业继承了老苏联的强大底蕴,在不少技术上依然保持领先。

苏-57在高速飞行和灵活操控上表现很出色。

俄罗斯航空业遭遇了一些挑战,比如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更新速度慢。

我国航空工业选择了“引进技术、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突破”的发展路径。

我们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条件,一步步从模仿走向了自主创新。

这种务实的态度和持续的投入,是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隐身性能的“细节之战”

隐身能力不是看一个指标就能确定的,它得看飞机的形状设计、用的材料、雷达吸收涂层和电子干扰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苏-57虽然也搞了隐身,但细节上处理得不够好,所以整体上隐身效果大受影响。

例如,其进气道设计和机身缝隙处理,就远不如歼-20和歼-35A那样精细。

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别,一旦应用到实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现代空战,比拼的不仅仅是战机的性能,更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关键价值。

飞机的动力之源,也就是“心脏”——航空发动机,它的表现直接影响了飞机的战斗力。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局限。

而如今,歼-20S、歼-35A以及歼-15T换装国产发动机,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这不但让我国空军战斗力更上一层楼,还让中国飞机制造业在国际上更受瞩目。

只有掌握了自主研发的航空动力,一个国家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未来。

未来挑战:中国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中国航空工业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探索未来航空技术的发展方向;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确保中国航空工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国际军事交流与关注的舞台上,博格丹的这一转变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刚从中国返回俄罗斯,他便对中国五代隐身机赞不绝口,而这和他之前的表态截然不同,这样的变化不禁让人深思。

此前,博格丹或许出于各种因素,对中国五代隐身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但当他亲身来到中国,近距离接触、了解了这些先进战机后,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反转。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有真正亲眼所见、深入探究,才能打破固有认知,领略到其卓越之处。中国五代隐身机所展现出的先进技术、强大性能以及独特设计理念,无疑给博格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他不得不抛开之前的成见,发出由衷的赞叹。

从更广泛的国际层面来看,博格丹的这一转变也反映出中国军事科技在近些年取得的巨大进步正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过去,外界可能存在一些质疑或者低估的声音,但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一款款先进的军事装备惊艳亮相,用实力证明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雄厚实力。而博格丹的称赞,也会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在国际军事交流圈中泛起涟漪,吸引更多国家的专业人士来重新审视中国的军事科技成就,进而促进国际间在军事技术等方面更为客观、公正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总结升华:博格丹的态度转变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中国军事科技从默默耕耘到惊艳世界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凸显了国际交流中眼见为实的重要性。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领域,只有凭借扎实的研发、过硬的成果,才能赢得外界的尊重与认可。对于我国而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军事科技水平,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筑牢坚实的防线。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应摒弃偏见与无端猜测,以开放、客观的态度去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成果,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军事科技向着更高水平迈进,让军事力量更多地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地区稳定的崇高使命,而非成为制造纷争的工具,营造一个和平、有序且充满积极合作氛围的国际军事环境。

以下是一些网友的评论:

网友 “军事爱好者_晓林”:“博格丹的变化确实挺意外的,但也说明了咱们中国五代隐身机是真的厉害呀!以前可能别人不了解,现在亲眼看到了就被折服了,希望咱们国家能继续在军事科技上发力,让世界都看到中国的强大呢。”

网友 “国际军事观察家_阿强”:“这事儿挺有意义的,博格丹的称赞会让更多国际上的人关注咱们的军事装备了。咱国家这些年在军事科技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就是得靠这种实实在在的成果去打破别人的固有观念,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认可呀。”

网友 “科技交流推动者_小悠”:“博格丹的态度转变给国际军事交流开了个好头呀,大家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嘛。希望以后各国都能像这样,抛开偏见,多来看看咱们中国的好东西,一起把军事科技发展得更好,为世界和平多做贡献呢。”

网友 “国防关注者_小张”:“看到他这么夸咱们的五代隐身机,心里挺自豪的。这都是咱们科研人员辛苦努力的结果呀,也证明了只要咱自己用心搞研发,就不怕别人不认可,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呢。”

总之,博格丹的称赞是对中国军事科技的一种肯定,也期待我国在这一领域能持续绽放光彩,收获更多认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