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出身于桐城张氏家族。他是清朝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张廷玉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享年82岁。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为当时清流之首、文人典范。张廷玉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入值南书房。他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张廷玉被任命为刑部左侍郎。次年,他又升任吏部左侍郎。
雍正即位后,张廷玉的仕途更加顺遂。雍正元年(1723年),他被提拔为礼部尚书。雍正评价张廷玉"气度端凝,应对明晰",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张廷玉在雍正朝的地位不断上升,先后担任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雍正四年(1726年),张廷玉进入内阁,成为文渊阁大学士。
张廷玉在雍正朝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解决了棚民问题。当时,大量流民在山区开垦荒地,形成所谓的"棚民"。这些棚民不受地方政府管辖,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张廷玉采取了温和的政策,通过招抚和编户等方式,将棚民纳入正常管理,化解了这一社会矛盾。
在对准噶尔用兵期间,张廷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前线军需物资充足,为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贡献使张廷玉在雍正朝的地位达到顶峰,成为内阁首辅(领班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是当时朝廷上的汉臣第一人。
张廷玉为人谨慎,他的人生格言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种谨慎的态度使他能在复杂的朝廷环境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张廷玉总结了几种容易犯错的人:性格刚直之人、过于以"天下为公"出发考虑办事的人、权力过大又不知谨慎的人,以及求名求利者。他在政治生涯中始终避免犯这些错误,保持低调谨慎的作风。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前,遗命张廷玉、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为顾命辅政大臣,同时遗诏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一殊荣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张廷玉是唯一获得的汉臣。
乾隆即位后,张廷玉继续在朝中担任要职。乾隆初期,对张廷玉还比较倚重,称赞他"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乾隆十四年(1749年),77岁高龄的张廷玉请求致仕。乾隆准奏,并赐诗三首以示褒奖。
张廷玉在乾隆朝后期逐渐失宠,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乾隆对朋党问题高度警惕。张廷玉在朝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所谓的"张党"。虽然张廷玉本人并无结党之意,但这种现象还是引起了乾隆的疑虑。
其次,张廷玉与其他重臣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乾隆对他的看法。如张廷玉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但二人关系并不融洽。据鄂尔泰所言,他们"往往竟日不交一语",张廷玉还会对鄂尔泰的过失"微语讥讽"。这种情况可能被乾隆视为朝廷内部不和谐的因素。
最后,张廷玉的一些行为也引起了乾隆的不满。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逝世,张廷玉在祭祀刚开始时就请求南归。乾隆对此非常不悦,命令张廷玉思考是否应该配享太庙。张廷玉惶恐,上书请求罢免配享并治罪。虽然乾隆最终只是罢免了他的配享资格,没有进行处罚,但这一事件无疑影响了乾隆对张廷玉的看法。
同年,张廷玉的女婿朱荃在四川学政任内因"匿丧赶考"事件被查处,这一案件也牵连到了张廷玉。乾隆决定收回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以示惩罚。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乾隆遵照雍正的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赐祭葬、谥号"文和",灵柩安葬于龙眠山文和园。
张廷玉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少有的能够长期保持高位的汉臣。老成谋国,简在帝心,辅佐三代帝王期间,更是整治吏治,完善军机制度,称得上“一代名臣”之美誉。他主持编纂的《明史》为清朝统治奠定了法理依据,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张廷玉的政治生涯反映了清代中期朝廷政局的变化,也体现了汉臣在满族统治下的处境。
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值得后人借鉴。他谨慎低调,善于把握分寸,在复杂的朝廷环境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他注重实际工作,解决了棚民等社会问题,为国家做出了实际贡献。同时,他也保持了清廉的作风,拒绝贿赂,以诗歌表达自己对清廉的坚持。
张廷玉的经历也反映了清代中期政治生态的变化。雍正朝重用汉臣,打破了"尊崇满洲"的祖制,这与雍正即位初期面临的政治困境有关。雍正需要依靠像张廷玉这样的能臣来巩固统治。乾隆即位后,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对汉臣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警惕朋党问题。
张廷玉的晚年遭遇也反映了清代官员面临的困境。即使像张廷玉这样谨慎的官员,也难免因为一些小事而遭到猜忌。这种情况在专制制度下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张廷玉是清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经历既体现了个人的才能和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特点。研究张廷玉的生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代中期的政治生态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