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全球票房超120亿,这位辽宁人是背后的功臣?

大毛聊天室 2025-02-19 17:29:16

今年暑假的电影市场,掀起了一场“魔童风暴”。

《哪吒2》的火爆程度,连多年前《哪吒1》的“前浪”似乎都望尘莫及。

但对于观众来说,讨论这部影片时,聚焦点早已不仅是它的剧情和画面,还有影片背后的“辽宁人”,一个从大连走出来、让中国动画电影站上全球舞台的传奇人物。

这个人,就是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

光线传媒的起点:从10万元到中国电影巨头

如果说《哪吒2》是一场现象级的电影奇迹,那么光线传媒就是造梦这条路上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有些出人意料。

上世纪90年代,王长田只是一位普通的媒体人。

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电视行业正在发生变化,娱乐节目正一点点占据人们的生活。

带着10万元,他在北京的一间民居里创办了光线电视策划中心。

第一年,他推出了一档叫做《中国娱乐报道》的节目,这档节目迅速风靡大街小巷,被称为“娱乐新闻联播”。

光线的发展一步步从电视走向电影,从幕后策划转战大银幕。

当时的王长田还可能想不到,几十年后,他的公司会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面旗帜。

他只知道,当下的每一步努力,是为了追逐更大的梦想。

10年磨一剑:从《哪吒1》到《哪吒2》的逐梦之路

2004年,王长田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试着做一部让国人骄傲的动画电影?

那个时候,国产动画还处于发展初期,很难突破低幼化或者低成本制作的局限。

但王长田没因此退缩,他决定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

他开始密集投资国内有潜力的动画团队,为日后的《哪吒1》和《哪吒2》铺路。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

光线传媒旗下的动画电影厂牌彩条屋,找到了才华横溢的导演饺子。

团队从零开始创作《哪吒1》,过程充满挑战。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既是电影主角的信念,也是整个创作团队的共同写照。

2019年夏天,《哪吒1》上映,50亿的票房记录,让中国动画电影有了厚积薄发的意义。

哪吒2》的制作却更加艰苦。

为了达到更高的视觉效果,光线协调了138个团队、近2000个特效镜头,制作周期比原计划超期了一年半。

无数次碰壁和修改没有磨掉团队的那股劲头,反而让这部续作越发打磨精良。

2023年推出后,电影不仅收获120亿票房,更有望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辽宁人的骄傲:《哪吒2》背后出品人王长田揭秘

对于家乡辽宁人来说,王长田的成功故事,总让人带着一丝亲切感。

他从大连走出,求学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后来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进入了国内电影行业的核心圈层。

但或许只有熟悉他的人知道,他的骨子里藏着一种东北人的格局与韧劲儿。

从《娱乐现场》到《中国合伙人》《李焕英》,再到今天的《哪吒2》,王长田的作品始终带着鲜明的时代标签。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王长田曾强调,他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中国神话宇宙”,让观众以中国的叙事方式与世界对话。

这并非一句空话。

从光线传媒收购猫眼娱乐,到深度布局动漫市场,王长田正在以他独特的方式,推动国产电影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迈进。

打破质疑:从50亿到120亿,中国动画电影的新里程碑

还记得在《哪吒2》制作初期,王长田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他认为这部电影票房会到哪个数?

他的回答是:“我希望它能做到70亿,让国产电影迈入新阶段。

”彼时的他,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嘲笑:“这就是在做梦。

但如今,这个“梦”正在被验证。

《哪吒2》以120亿票房站上舞台,不仅是光线传媒一次漂亮的答卷,更代表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全新高度。

从技术到创意,国产动画正在突破以往被人诟病的短板。

不可忽视的是,这背后还有市场的成熟。

王长田曾预估,国产电影市场中,动画电影未来可能占到10%-20%的份额。

这一切,正在随着《哪吒》系列等影片而变成现实。

《哪吒2》的故事还未结束。

王长田说,光线传媒的目标是五十年内拓展完整的“中国神话宇宙”。

这个愿景看似宏大,但如果回溯他从10万元起家的经历,人们或许会觉得,他的成功并不只是运气。

这部电影并不是某个导演或某个公司的胜利,它是时间、耐心、积累共同打磨的结果。

王长田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的坚持,也许需要经历漫长岁月的验证,但它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0 阅读:15

大毛聊天室

简介:戚子淳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