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的距离
凡是让老人独自生活,自己忙事业的子女,子女显轻松,老人也自在;而选择与老人同住全心照顾的子女,常疲惫还被埋怨。
题记
我们几个四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聚会,聊到一个共同点话题:子女的出息与我们自己的的养老。
波波说:最优秀的子女是为全人类培养的,自己没多少分,养老靠自己;其次是为大城市培养的,自己一半社会一半;普通的在自己身边,朝夕相伴。
然后,聊聊我们各自的现状。
我们几个几个,基本上是我们那一届几百人中最优秀的,虽然不都是第一届考上大学,但都通过各种渠道出身了,至少在体制内退休了,退休金最少的也有5000,都有各自的幸福和烦恼。
最有出息最有钱的还是WLQ,他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名,毕业当年就考上了中南大学,后来又到了深圳,老婆是深圳的一名处级干部,只有一个儿子(我们这几个人里,只有那个退休金最低的有两个),留学美国,几年才回国一次。他说最近的一次回国二十多天,留了两天陪他们,然后是岳母娘家,同学朋友聚会。
一个自己住在市里,孩子在乡镇工作,两头都有房子,大都与子女住在城里,不过,自己和子女都有一点距离,当然,都有房子。只有一个和子女住在一起,他和孩子的房子是一梯的。大家认为有一点距离的最幸福。
老子曾说:离则两情悦。老人的养老生活与子女的距离,,似乎在这句话上找到了新的含义。那些让老人自己生活、忙于自己工作的孩子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那些选择与老人同住、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孩子们,却常常疲惫不堪,甚至还会招来老人的抱怨。
这种鲜明的对比,刺痛了很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适当的并行才能长久。
有人想通过每天的陪伴来弥补一辈子的亏欠,却不知道,亲情越近越容易擦出火花,感情越密越容易掀起波澜。
有些孩子以为住在一起就是孝顺,却忽视了老人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把老人当“病人”一样看待,反而剥夺了他们追求精彩生活的权利。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是“废物式养老”。
有句令人心酸的话:过度的贴近可能会灼伤彼此。当子女选择与老人同住并全心照顾时,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爱和责任。那些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反而容易被过度保护,失去生活的主动性。就像两根绳子,如果缠绕得太紧,反而容易打结。
《中说》有曰:远而不疏,近而不狎。真正的孝顺,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父母的幸福,不是束缚,而是成全,不是依附,而是独立。当我们学会给彼此适当的空间,反而能收获更温暖的亲情。爱需要空间来生长,否则会窒息。过度的照顾可能会剥夺老人的独立性,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主动权和存在感。这种失衡的关系,最终会伤害双方。
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于老年人生活而言,此理亦然。
许多人觉得,老年人生活需多些热闹,方能免孤单之苦。于是,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像年轻时一样广泛交际,经常聚会、请客。然过犹不及,过多热闹未必为善事。频繁聚会与请客,易使老人内心难安。每至聚会散场后的清冷,更易催生深沉孤独之感。这般心理之巨大反差,使人愈发渴求热闹,遂成恶性循环。
诚如古人言:“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老年人更应求内心之平静,享宁静生活。平素可借阅读以增智,凭散步以健体,靠养花以怡情;如此充实生活,寻得内心安宁。偶与亲友小聚,保持适度社交,既能增进情谊,又不至过度耗损精力与情感。如此,方能安享晚年之乐。
老年人当学会安享宁静,觅得内心的平和。阅读可增智,写作能抒情,绘画以怡情;此等活动,既能丰富生活,又可陶冶性情,使心灵归于安宁。平素亦可参与社区活动,结识新友,拓展生活之域;但切不可过度依赖热闹以填补内心之空虚。愿老年朋友们皆能于享受生活之际,秉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谧;为自己的暮年增添更多的温馨与欢乐!
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家庭都是一本难念的经,需要用智慧去破解。独居或同住,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选择。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的相处之道。
对于选择让父母独立生活的子女来说,“距离”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再忙,也要为爱的人留出时间;再远,也要为父母腾出空间,或许这才是子女们需要铭记的生活智慧。而对于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则需要在“亲密”中寻找“独立”。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既不过分依赖,也不过分疏离。这种微妙的平衡,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去维护。核心都是用心经营亲情。真正理解并尊重彼此的需求,愿意为对方着想,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不是控制,而是自由。孝顺并不一定意味着要住在一起。真正的孝,是让父母拥有选择的自由,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有时候,保持距离反而能让亲情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