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做癌症筛查?专家告诉你这六种高发癌症该怎么筛!

桐乐说健康 2024-11-01 19:28:57

点击查看更多ESC专题报道内容↑

一说起癌,大家都觉得沉重,但生活中又的确没法回避。

要不就是听说体检时隔壁的同事突然查出癌了,

要不就是说家里某个亲戚今年突然走了,

再想熬夜+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不能不碰烟酒的自己,

如果再知道娘胎里带来的某种癌症的家族史,真的不想拿青春或中年赌明天啊!

所以,坚持每年体检,尤其高风险人群,在体检中加上防癌的检查项目,就非常有必要了!

“每年的体检我都做了,但那个不是针对癌症筛查的?”

“光体检能有用啊?不做点基因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这些啊?”

“我们家有乳腺癌家族史,也有直肠癌家族史,该怎么查呢?”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团队将来告诉大家,如何在每年体检中做好防癌检查,怎么选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现在很火的基因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有没有必要人人做。

很多人一说起癌症就头痛,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得不得癌很多时候是看基因。事实上并非如此,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基因只是其中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这就是为什么要积极进行防癌体检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报告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的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还有一类高发的恶性肿瘤——乳腺癌。

针对这六种高发癌症,我们来跟大家梳理一下,哪些人需要查,怎么查。

01

肺癌

高风险

人群

有肺癌家族史(三代内直系亲属有肺癌病史)、长期吸烟(包括被动吸烟)者、职业暴露(石棉、铀等)、有肺部慢性病史(如慢阻肺、肺结核)等人群。

筛查

的方法

40岁后,每年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

普通人群提示:

即使不属于高风险人群,鉴于我们国家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较高,也建议普通人从40岁起每年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结直肠癌

高风险

人群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疾病史;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肠道息肉史。

同时具有一项及以上者:① 慢性便秘;② 慢性腹泻;③ 黏液血便;④ 不良生活事件史;⑤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⑥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筛查的

方法

根据高风险的因素不同,高风险人群需要开展的筛查时间及频次也有所不同,建议具体可咨询医生。

普通人群提示:

普通人群40岁起可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在医生指导下每5~10年开展1次结肠镜检查。

03

甲状腺癌

高风险

人群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筛查的

方法

首选甲状腺超声检查。

普通人群提示:

普通人群每年做好体检(包括抽血、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就行。

04

肝癌

高风险

人群

包括各种原因(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患者、乙肝或(和)丙肝慢性感染且年龄≥40岁者,推荐监测起始年龄为40岁。

筛查的

方法

建议40岁后,首选超声联合AFP检测,CT与MRI是进一步的筛查手段。

普通人群提示:

除高风险以外的人群,其他人群每年做好体检的基础项目就行了。

05

胃癌

高风险

人群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群。

筛查的

方法

建议高风险人群接受胃镜筛查,同时,推荐在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Hp感染检测筛查。检查方法及频次根据风险级别的不同,有所不同,具体需要咨询专科医生。

普通人群提示:

推荐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可以开展评估后逐步筛查,因为这个也比较复杂,做哪些检查、间隔时间多久,要听医生的建议哦!

06

乳腺癌

高风险

人群

有直系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癌病史、有胸部放疗史(30岁之前累积放疗剂量≥10 Gy)的女性,建议筛查起始年龄提前至25岁;

40岁以前被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女性也属于高风险人群,也需要每年查。

筛查的

方法

25岁后,乳腺超声是首选,乳腺的钼靶检查和乳腺MRI可作为补充。

普通人群提示:

对于普通人群,每年体检项目中都有乳腺检查项目,各位女生坚持每年体检就行。

“医生,不是说现在有基因检测,怎么没推荐呢?”

答:没有推荐是因为作为日常的防癌检查,这些检测手段都没必要。

1

癌症基因检测

癌症基因检测的价格不便宜,据说抹点口水、抽点血就能够“预知”得多种癌症的可能性,的确有不少人“心动”。但为什么我们不推荐这项检查用于日常防癌,主要是受检测样本、检测技术水平以及癌细胞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目前癌症基因检测结果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所以,普通人就算做了这个检测,医生也并不会仅根据基因检测的报告,就作为癌症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独立依据,还要结合其它诊断技术协同进行临床评估。

所以,这一项检测更适合家族有癌症病史,尤其是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咨询后再做检测,而且也没必要每年做。

2

肿瘤遗传性胚系突变(生殖细胞突变)检测

肿瘤遗传性胚系突变检测,又称生殖细胞突变检测,也是近年来比较火的一种检测。

这种检测手段主要是看你的身体内是否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的胚系突变,基于当前遗传性肿瘤研究数据,可以预测一生中患癌几率。比如,携带APC基因胚系突变的经典型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预期这一生中将100%会发生结肠癌。

虽然这是一种靠谱的检测手段,但大部分人做了都不太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完全没有癌症家族史的普通人群。目前,只推荐专科医生从医学判断存在遗传性肿瘤高危风险的人群做该检测。

3

肿瘤标志物检测

这项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途径之一,外周血、尿液、胸腹水、组织细胞等都可以检测,但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检测意义。

这是因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有阴性和阳性,检测出来阳性并不一定就说明是肿瘤或癌症,同样,阴性也不一定就放心,因为有些肿瘤就是会引起检测结果假阴性。检测结果更多的是一种提示和信号!

我们一般推荐有肿瘤家族史、在肿瘤高发地区、长期接触严重污染或致癌物质、身体出现异常“肿瘤信号”等高危人群来检测,并不推荐所有人年年做。

1

这些基础体检项目,每年都该做

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脉搏、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尿酸、大小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DR胸部正侧位片/CT胸部平扫、腹部彩超。

就以抽血来说,不仅能反映你的心血管情况,还能看出是否有感染等问题;而大家最容易放弃的大小便,也反映着胃肠、肾等全身多个器官的健康状况,所以,这些基础检查,是每个人每年必须做的。

2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根据情况添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大家每年的体检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等增加,尤其可以根据疾病情况有所侧重——

01

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对象: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问题,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过量饮酒、抽烟、久坐不动、高钠低钾饮食、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推荐筛查项目:眼底检查、尿蛋白/肌酐比、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TCD、头颅CT或者MRI、超声心动图、冠脉CTA、颈动脉彩超等。

其他慢性病筛查

对象: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史,吸烟,长期接触粉尘、烟雾,要重点关注有没有慢阻肺;

有高血压、冠心病、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黑棘皮病史,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病史,肥胖,久坐不动,要重点查血糖;

绝经后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体重过低,用过糖皮质激素,有脆性骨折家族史,需要关注是否有骨质疏松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在体检中发现血尿或蛋白尿的,需筛查慢性肾病。

推荐筛查项目:肺功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检查、骨代谢指标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

03

肝病筛查

对象: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及体液职业、阳性亲属、免疫抑制剂治疗史,需要筛查病毒性肝炎。久坐不动、有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需要筛查一下脂肪性肝炎。

推荐筛查项目:肝炎标志物、肝炎病毒定量、脂肪肝及肝纤维化测定。

不是说人到中年,40不惑吗?

可癌症早期筛查,

都是建议从40岁开始。

感觉不查会惑,查了更要惑……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

本文转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点分享点收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