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半个月,票房破13亿(预估总票房110亿),有人看完泪光闪烁,有人看完觉得浪费时间。
真是应了那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如果做不到互相理解,能够互相尊重就很好。
全片52首古诗,你在电影院听小朋友们背完诗,会跟身边人推荐吗?
一提到“国漫”,很多人都会无奈摇头、叹气,甚至发笑。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反驳,毕竟,口碑极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有50.7亿之多......
可是,除了这位票房冠军,其它的国漫电影就很不经看了,咱还是直接亮数据吧!
除了第2名的《姜子牙》有15.66亿票房,余下8部票房均未超过10亿。
以下为国漫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
人都很喜欢听故事,但不喜欢被教育。
就不说国漫电影了,很多电影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比如狂吹美术特效和服装道具化妆术,强卖人物设定或剧情设定;
如果说,一部动漫没有以上这些“症状”,并且画面能够服务于剧情,大抵就不会是一部商业化的烂片了。
动画片《长安三万里》以史为骨,以诗为魂,并加以一定程度的艺术改编。
内核是史诗交融,意在呈现波澜壮阔的大唐绘卷。
除了高适和李白,还有10余位顶流大佬: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岑参、崔灏、吴道子、李邕、张旭、王摩诘、李龟年、哥舒翰、郭子仪等等。
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后的数年,曾让万国来朝的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也就是杜甫笔下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泸水关外,白雪皑皑,兵强马壮的吐蕃大军以压倒性的实力步步紧逼,剑指长安;
60岁的“西川节度使”高适率领的部队节节败退,漫天风雪中,这位花甲老人含泪追忆自己的青春,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高适出生于名门之后,少年丧父,家中穷困潦倒却有青云之志,舞得那柄长枪好似蛟龙出海,他想直驱长安追梦,想叩天子门,想建不世之功。
在旅途中,他结识了同样胸怀鸿鹄之志的李白,满腹才华却不染凡尘的男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高适和李白,一个是地上英杰,一个似天上谪仙,一个飒飒如骏马,一个昭昭如繁星。一个脚踩山川撼乾坤,一个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性格不同,一文一武,却都有经天纬地的雄心;他们一见如故,喜获挚友相伴,共赴长安。
当时的大唐正逢开元之治,四夷宾服,八方来贺;
长安城里灯火璀璨,万里繁华,最不缺的就是意气风发的才子。
高适家道中落,投军无门;李白是商人之后,无法参加科举。
他们的满腔抱负,却因没有背景人脉而付诸东流,名门世族是很了不起,但他们不怕也不服!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建功立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高适和李白追梦的漫漫长路上,杜甫、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王之涣、崔灏、岑参等一众文人墨客悉数登场。
长安一片月,照得是盛唐群星闪耀时,这是何其伟大的时代?
他们这一生的起伏,对应着大唐的变迁。
有“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快意;
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气魄;
有“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落寞;
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
当少年成暮年,当长安繁华不再,当江夏的黄鹤楼成了断壁残垣,当扬州的二十四桥被摧毁,高适心中的悲凉不可抑止。
长安是理想,他和他的朋友们,或春风得意,或怀才不遇,或年少成名,或遗世独立,终归,与理想的距离不止三万里。
任何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迷茫和求索都是一样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即便是天纵奇才如李白,壮志难酬屡遭碰壁;从青春热血到大腹偏偏,千金散尽都没能换来一张入场劵,他也有过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绝望:“纵有凌云笔,只得断鹏翼。”
这只大鹏飞不动了,也不想飞了,只想喝酒,只想消愁。
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尔同消万古愁。
比如主角高适,勤勤恳恳,厚积薄发,因无人举荐蹉跎半生,46岁才踏入仕途,走进官场,朝堂之上如履薄冰,一回首,故友凋零尽。
他说,天下间的捷径,岂会为寒门而开?
可是,天下间不为寒门而开的又何止是捷径呢?
再比如,岐王宅里的少年杜甫,眉飞色舞,无忧无虑,一心盼着未来大展宏图,奈何一生颠沛流离,晚景凄凉,眉间藏着半个乱世,自顾不暇却也见不得人间疾苦。
古人说:入世,出世,观世,怜世。
后人说:见天、见地、见众生、见自己。
天下辛酸事,跨越千年,依然相通、相同。
高适在山河破碎之时还能感悟:只要诗在、书在,黄鹤楼就在,长安就会在。
当在电影院听到小朋友们跟着背诗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这种千年呼应的传承,也感受到了诗魂里生生不息的精神。
加油!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