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棒球中如何更好的沟通

棒球壹号位 2022-05-17 17:13:15
为什么我们平常跟别人说话,自己觉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是对方根本没听懂 ?

作为棒球教练,曾经最最最让我郁闷的就是,花了很多时间教球员一个技术动作,但是对方就是听不懂,理解不了,更做不出来。

最后我既觉得自己是个蠢教练,又觉得他是个蠢球员,我们简直蠢到一队了。

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种状况?父母苦口婆心的给孩子讲要努力学习,将来要是考不上大学人生将会非常辛苦,孩子却压根儿体会不到你的用心。

上司给下属交代工作,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对方似乎听懂了,但到交付工作成果时却不尽人意。

在一次培训课程中,一个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游戏,我才知道以上情况其实是我们交流机制中存在的一个bug,心理学上叫“知识的诅咒”。

我们一旦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不具备知识那一方的心理状态。

简单讲知识诅咒就是,“我知道,但我不知道你不知道。”

我当时被老师选中拿一根筷子,在杯子上敲击节奏,让其他同学去猜到底是哪首歌。

我敲了好几首,同学不但没一个猜出来,更夸张的是我在敲国歌,还有一个哥们儿居然说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简直对他刮目相看,五体投地。估计他当时也在想“这小子敲的这么激情亢奋,肯定是这首没跑了。”

这个实验其实是斯坦福大学一个女性学者伊丽莎白.牛顿所做的一个研究,研究结论是120首歌,能猜对的只有3首,成功率仅为2.5%。

她通过这么小的一个实验,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把这个现象叫作“知识的诅咒”,什么意思呢?

别人敲的节奏我们听起来会觉得特别乱,就像摩斯电码,什么乱七八糟的根本听不懂。但是假如我们敲给别人听呢?你会觉得自己敲得很清楚啊。

但明明敲得乱七八糟的,别人听不懂,为什么我们自己会觉得敲得很清楚呢,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们脑海当中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它脑补了那个旋律,所以我们本能的觉得其他人也应该听得懂。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平常跟别人说话,自己觉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是对方根本没听懂的原因。

如果我们意识到交流的过程被“知识诅咒”了,那该如何破解?

总结下来大概会有以下五招,接下来我会用我日常的棒球训练课来做为案例,我们一起来尝试破解一下我头脑中的“诅咒”。

1 从简单到复杂。

棒球打击难度实在不小,如果你能连续10棒使用同样的姿势并且击中同一个目标,恭喜,你已经进入专业水准。

从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球员在一开始接触打击训练,都试图训练整体的挥棒动作,然后教练会根据他整体动作给予实时反馈。很少有教练会刻意单独的将打击姿势拆分成各种细节,如准备姿势,手部动作,腿部动作,重心控制,节奏,计划等等。

因此为了破解诅咒,我现在训练时会将打击训练拆分成6到8站,每一站大概6-8分钟。每一站都会设定一个特定训练内容,目的只有一个“简单,专注”。

这一站就练习手,下一站就练习腿,最后一站练习如何将前面所有内容融合起来。

这么做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当球员手做的不好,我可以直接告诉他回忆一下在手部练习那一站是怎么做的,他可以立马反应过来并做出调整。

并且通过分站式训练,让球员对身体的每一部分该如何正确使用建立认知后,他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才是“挥棒”。

2 利用已有的认知,再加一点儿。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必须要精炼简洁,因为人一次能学会和记住的东西实在有限。

在打击中,非常核心的要点是,在出棒击球前双手必须要先准备好并尽可能保持稳定。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做起来却异常困难,因为它违反了普通人的发力习惯。

如何才能让球员去理解这一点?我会先给他们看奥运会中射箭比赛的视频,所有的射箭选手都会先将弓拉满,并且只有在后手保持稳定后才会放箭。

我会用拉满弓才能射准箭这个已有认知,去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我们挥棒时后手也必须要保持安静稳定。

特别是在球员忘记刻意练习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们,“弓拉满了吗?”

当他们想起拉弓的姿势,也会开始同步注意双手的姿势。

3 运用类比,学会新概念。

打击中要说最难的部分,绝对要数教会球员如何正确使用上下肢的力量挥棒。随便将一根球棒给人,你只要告诉他拿球棒打球,他的自然发力方式一定是用双手玩命挥。

要想转变这种身体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不夸张的讲有点像告诉他们不要用手拿筷子,要用脚拿一样。

在说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最喜欢运用的类比是我会把挥棒力量的分配方式比喻成开车。双手是控制方向盘的,而下肢才是控制油门的,我相信没人见过谁想把车开快却在拼命拧方向盘的吧?

那同样,挥棒的时候双手的作用更多的是控制球棒去中球(方向盘)而不是拼命挥,真正用来打击的力量来源于下肢发力(油门)。

往往在说出这个比喻的时候,球员就会开始理解上下肢各自的工作是什么,并且有意识地去感知他们的身体,支配这不同的力量。

4 重复,重复,再重复。

之前看一本管理类书籍,说日本人给员工布置工作,至少要说五遍。第一遍说渡边君,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什么什么事,第一遍说完了。渡边君说嗨,转身就要走。

他说别着急,回来,麻烦你重复一遍。第二遍重复一遍,重复一遍完了以后说,那我可以走了吗?别着急,我再问你,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让我做这个事的目的大概是为咱们……很顺利,三遍,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别着急,我再问你,做这个事会不会出现意外?出现什么情况你向我汇报,出现什么情况你自己做决定?这个事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就向您汇报,如果发生那种情况,我就自己做决定,你看可以吗?

四遍问完,第五遍说最后一遍,好,我再问你,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如果让我自己做的话,我打算怎么做,你看行不行。五遍问完,直到渡边君说,老板你要再不让我走,我就剖腹了,我受不了了,去吧。

看完这个故事,我自己是觉得非常受用的。当我讲完一个打击技术要领后,我也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球员提问,甚至我还会让球员以教练的角度去看他队友打击训练。

“根据我们说的技术要领,他刚做的动作你会给他打几分?如果再提高1分,他还需要做些什么?”

当球员从自己的嘴里重复出来,还能够指导别人时,我才会确认他真的理解了。

5 行动,用成果去验证。

根据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观点,知和行是同步关系。只有真正做得出来才是知道,但凡做不出来就是不知道。

体育训练除了头脑知道以外身体还得知道,即使这名球员说的头头是道,但他就是做不出来相关的动作,这也说明他不知道。

这时候,我会根据他的动作再将训练的步骤拆分的更细,并将上面四个步骤再重复一遍,直到他做出来为止。

通过以上5个步骤,可以极大的帮我消除在棒球训练这个场景下“知识诅咒”的影响。

但所有的一切都有个大前提——觉察,只有意识到当下有“知识诅咒”的存在,我们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法。

所以要想真正让别人理解我们所表达的信息,唯有带着极强的同理心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如果你感兴趣,你也可以试着玩一下敲水杯的游戏,如果你能让猜的人都猜对,自豪吧,你绝对是一个沟通大师。

0 阅读:0

棒球壹号位

简介:关于棒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