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谈妥了,50%的矿产协议不接受,乌克兰还能掏出什么筹码?

欣史调 2025-02-21 04:10:15

2025年2月20日,白宫正式宣布美乌矿产资源协议已经作废,标志着美国试图通过协议控制乌克兰50%矿产资源的计划失败了。虽然泽连斯基表达了强硬态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根据多方披露的信息,美国向乌克兰提出的协议草案要求获得该国50%的关键矿产资源所有权,包括锂、铀、石墨等战略资源,并规定美国对矿产收入拥有优先分配权,甚至要求协议受美国法律管辖,赋予美方近乎“经济殖民”的控制力。

美方将此视为对过去三年“数千亿美元援助”的补偿,更直言目标是获取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然而,协议中完全未提及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且未明确如何处理俄控区域的矿产归属问题。

泽连斯基对此表示拒绝态度是意料之中的,他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协议“未保护乌克兰利益”“超出宪法和法律框架”,并称“不能出卖国家资源”。这一立场得到乌克兰国内广泛支持,因为协议条款甚至被比作“远超二战战败国承受的经济惩罚”。然而,美方则批评泽连斯基“短视”,认为其错失了强化美乌经济纽带的机会。

协议破裂后,美国迅速以暂停对乌援助作为回应。泽连斯基近期披露,乌军“爱国者”反导系统的拦截弹已耗尽,前线指挥官频繁求援,而美国既未提供新装备,也未批准乌克兰自主生产许可,显示这与美方此前冻结援助的行动直接相关。白宫顾问迈克尔·沃尔茨甚至警告基辅“不得表达不满”,强调美国有权要求“回报”。

事实上,美国对乌援助始终带有明确的交易性质。美国将资源与援助捆绑,试图通过“美国优先”政策将乌克兰纳入其战略资源供应链,同时规避国内对“单方面付出”的批评。然而,这种将乌克兰定位为“资源附庸”的做法,与其宣称的“安全保障伙伴”角色严重矛盾,导致双方互信崩塌。

当前乌克兰面临着双重困境,若接受美国协议,乌克兰将丧失资源主权,经济命脉被美方掌控;若拒绝,则面临武器断供的风险。乌方希望借协议推动美国支持其收回俄控领土,但美方仅承诺“在停火后派兵保护矿产”,实则将乌克兰问题置于美俄关系重置框架下,进一步边缘化基辅的诉求。

此外,协议中涉及俄控区资源的条款暴露了更深层矛盾。例如,乌克兰东部舍甫琴科锂矿(欧洲最大锂矿床)已被俄方控制,而美方草案未提出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即便协议达成,乌克兰也需在未恢复领土完整的情况下履行条款,无异于承认现状。

而此次协议作废可能对俄乌冲突走向产生连锁反应。一方面是美国战略调整。美方或将减少对乌直接投入,转而通过施压迫使欧洲盟友承担更多责任,同时寻求与俄罗斯的局部妥协。另一方面是乌克兰的孤立风险。西方援助持续缩水,乌军战斗力或将急剧下降,而欧洲国家受经济与能源压力影响,对乌支持也可能动摇。

美乌矛盾又会为俄军提供了分化西方的机会。俄方近期对重返七国集团兴趣寥寥,转而强化二十国集团角色,显示其正利用美欧分歧扩大战略回旋余地。美乌矿产资源协议的破裂,本质是主权与生存权的博弈,乌克兰在抵抗俄罗斯的同时,不得不与“盟友”美国进行利益拉扯,反映出小国在大国地缘竞争中的脆弱性。

泽连斯基的强硬态度虽暂时守住资源主权,却无法掩盖乌军后勤问题的凸显。未来,乌克兰或需做出更艰难的选择,而美俄的战略互动将进一步决定这场冲突的终局。

0 阅读:7

欣史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