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成都女老板曹世如在红旗商场负债超千亿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接手,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于把红旗打造成了“中国便利店第一股”,最辉煌的时候,门店有3655家,营收超百亿。
她本人也被称作“零售女王”,没想到,她却选择“急流勇退”,把正在盈利的红旗连锁,转手卖给了国资四川商投,套现5.5亿元。
那么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曹世如又是如何创造的这段“神话”?
遍地开花的红旗连锁
作为上世纪计划经济改革下的产物,红旗商场靠着政策的“东风”和本地人的好口碑,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国营企业。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当守门将军,没有开拓精神,而红旗就是这样一位“守门将军”,没有跟上时代经济的步伐。
经营模式老旧是最为直接的问题,而这也导致红旗在2000年的时候,负债超过1000万元,员工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随时都会“关门大吉”。
作为一名在红旗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员工,曹世如从营业员一路干到了批发业务的经理,见证了红旗走向辉煌艰辛历程,所以她不忍心看着红旗倒闭。
她性格直爽,被同事戏称为“曹大侠”,秉承着不能轻易言弃的江湖规矩,于是她在借着商场改制的契机,接手了红旗商场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000年6月,曹世如带领着50名员工,成立了成都红旗连锁公司,就此翻开了她“商业神话”的新篇章。
所以她只能转变思想,从别的方面入手,在社区服务的工作经历让她有了灵感,她在便利店上线了公交卡充值功能,吸引来了很多顾客,同时也让便利店的生意开始有了好转。
后来,曹世如继续扩大业务范围,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红旗的便利店解决,甚至还能买报刊、打印资料、冲洗照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不难看出,多年和供应商打交道的曹世如,思维十分活泛,令人意外的是,早在那个年代,她就开辟了电话选货、送货上门的额外服务,得益于种种布局,红旗便利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2005年,曹世如第一次开始了资本运作模式,她将当初红旗商场分出去的其他子公司统统收购过来,扩大公司的规模,红旗也变成了连锁店的经营模式。
到了2012年,红旗连锁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成为了A股的“中国便利店第一股”,红旗连锁的名气就此打响。
然而,曹世如的野心不止于此,她想要带领红旗走出四川,2020年,在甘肃多地新开了15家“红旗便利”连锁超市,但是经营状况都不太好。
为了实现“出川”的目标,她采用并购的方式,收购了红艳超市、互惠超市、乐山四海超市等共计9010家超市,来扩大公司的规模。
在曹世如的带领下,红旗没有成为“守门将军”,反而是一直在求变,2023年,红旗新开了好几家“黄果兰”超市,面向更加年轻的消费群体。
红旗不光扩展了线下的业务,线上的业务也有涉足,同年6月份,红旗在短视频平台做直播带货,曹世如亲自上阵,首场直播就拿到了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曹世如和她的儿子曹曾俊以50亿人民币财富登上了胡润百富榜的第1179位,而且在CCFA公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榜单中,红旗连锁排在第九位。
从红旗披露的全年财报来看,全年的营收再次超过百亿,连续两年营利双增,就在外界一致猜测,红旗未来的继承人会是曹世如的儿子曹曾俊的时候。
红旗突然宣布要将公司转让给国资,2023年底,曹世如和曹曾俊将9392.50万股股份出售给了四川商投,合计价款为5.52亿元。
这个举动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曹世如的回应是,想让红旗能有更好的发展,实现“出川”的目标,她将会以总经理的身份继续管理公司。
根据可查资料记载,这已经不是曹氏母子第一次出售股份了,早在2016年,她们就套现了10亿元,2017年,又将股份出售给永辉,套现16.56亿元,累计下来,套现金额超30亿元。
红旗的实控人换成四川商投之后,经营收入依然可观,光是2024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就达到了86.99亿元。
而且截止2024年6月底,红旗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3655家,注册会员人数超过500万人,红旗经历了从国企变私企,又从私企变回国企的历程之后,能否实现“出川”的目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中国商报2023年12月21日关于“国资接手!曹世如继续担任红旗连锁董事长”的报道
中国基金报2023年12月21日关于“宣布了!“连锁超市第一股”控股权,“花落”国资”的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2023年12月20日关于“红旗连锁求变路上迎来四川国资入主 新东家供应链资源如何赋能?”的报道
湖北长江商报2024年04月03日关于“红旗连锁营收再超百亿净利续增 九成业绩来自大本营出川仍待考”的报道
金融界2024年10月31日关于“四川零售巨头1元卖子公司,甘肃国资接盘”的报道
中访网财经2024年12月06日关于“红旗连锁“交棒”国资背后,藏着曹世如的大局观”的报道
新浪财经2024年07月29日关于““零售女王”曹世如急流勇退交棒国资”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