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解放军的后勤运输效率,达到中华民族战争史的巅峰

轮回历史 2025-01-03 10:00:39

仔细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朝代,即使再强盛,也不会在一年以内,主动发起两次以上大规模的作战。主要原因在于打仗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某种程度,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实力,需要后勤补给,绝大多数朝代对后勤如何支撑,其实是没有太足的底气。

很多时候,如果后勤补给不到位,那么这场战争就极可能会输;但打仗又是旷日持久的,如果要后勤源源不断地补给,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可能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行,甚至拖垮国家经济。

汉武帝时期,根据《汉书·李广利传》记载,汉武帝为了征伐大宛国(今帕米尔高原西侧),从各地调集了十四万头牲畜,调配了全国的罪犯约十几万人,集结了六万民夫,以及十八万屯田兵在边境备战。共计二十余万部队和二十万以上的后勤人员。同时在沿线各国“征集”了大量粮草。虽然最后取得胜利,但回到境内的士兵只有万余,牲畜只有千余。十四万头牲畜的损失,对严重仰仗畜力来耕作的农业产生了严重的打击!汉武帝晚年时,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隋炀帝时期,隋朝发兵113万大军远征高句丽,随军民工二三百万之多,结果惨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员军队和后勤规模太大,自己拖垮了自己的军队。

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打仗从某种程度来说,打的不是前线,而是后勤,前线冲锋陷阵容易,但后勤怎么让战士们吃饱饭、穿暖衣非常关键。正因为大规模的作战,需要后勤运输的支持太多,因此,一般都不会持续发动大规模作战。

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一个例外,从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短短一年时间完成了规模庞大的三大战役。我们要知道,这三大战役,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灭国”级别的大战役。

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70万,国军55万;

淮海战役,中野和华野合计60万,国军80万;

平津战役,东野和华北军区加起来超过100万,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

每场大战都是百万级别的大战,和古代大战比,不管是发生时间的密集度,还是人数规模,都是空前的。

但就是这一年时间,我们的后勤效率撑住了,这在古代是不敢想象的,比如淮海战役,就动用了500万支前民工,他们驾驭着70多万匹牲口,出动大小车辆80多万辆,携带着30万副挑子、20万副担架,共向前线运送1000多万吨弹药、数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

可以说,这种军事后勤运输效率,达到中华民族战争史的巅峰,也只有人民军队,人民群众才愿意那么心甘情愿的支持。

1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