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期《华山论鉴》来到了天津天街古玩珠宝城,来鉴宝的,是一位山东的藏友刘女士,很朴素的一位中老年妇女。
她带来一个瓷器,她说那是她的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一个碗。
想着把这个碗卖掉,因为这个妇女的衣着十分朴素,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家里有什么急事,急需用钱。
结果她说她养了四十多只流浪狗。
这些狗都是被遗弃的,每个月为了养这些狗,刘女士会花很多钱。可怜的是刘女士,每个月的退休金只能维持这些狗的吃和住。
因为这些狗是被遗弃的,还有健康方面的原因。所以刘女士需要更多的钱去给这些人流浪狗治病。
主持人田甜很耐心的和藏友讨论一个实际的问题,有些狗有病,有些狗有残疾,哪怕是被领养之后,也很难再有人去选择从刘女士手中接过去领养它。
这样说的确是非常的客观,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家老小的开销已经是很大了。再去领养一些生病甚至残疾的流浪狗,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而令人不解的是,刘女士原来是住在城里,但因为领养的狗太多了,气味很难闻,遭到了邻居们的嫌弃。无奈之下,刘女士为了这些狗,都已经全家搬到乡下去了。
看到这里,我以为刘女士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甚至是没有结婚,没有老伴的。如果是精神上太过于空虚,需要这些流浪狗的陪伴,倒是可以理解。
接下来刘女士说的话更是震惊三观,她说她的女儿也很反对。自从刘女士为了这事,和四十多只狗搬到乡下去之后,刘女士的女儿一次都没有去过。
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了,可能大家都觉得刘女士很有爱心,但是对于她的女儿,甚至那些住在她家附近的邻居来说,刘女士这种做法其实挺自私的。
在这个家庭之中,她竟然无形中把狗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以至于不顾女儿的反对。女儿如果是个年轻人,没道理要求她因为老母亲的爱好而放弃城里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机遇,跟着她到乡下去住,就是为了养这些狗吧。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如果刘女士带来的古董是真品,那么必定很值钱。
为什么这个古董碗,不可以留作女儿的嫁妆,或者是如果女儿想创业,留着当女儿的创业启动资金呢?说实话,如果遇到这样的妈妈,任何年轻人都可能表现出无法理解,感到头痛。
刘女士说她觉得每一条狗都是小生命,不舍得放弃。所以卖了这个古董碗,就是为了救助这些流浪狗。
但可以预见,这对于她家庭的和睦是无利的,从刘女士的衣着来看,她的家境并非殷实。
而她现在看起来五、六十岁。如果将来年纪渐长,逐渐失能至不能自理。甚至有一些小病、小痛。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那个时候如果需要看病,请护工照料,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女儿一个人身上。
如果这个碗是真品,她还可以把它卖了,减轻女儿经济上的上点养老负担,但是现在,她竟然决定把古董卖了之后,全心全力的救助这些流浪狗,说实话,看到这里啊,尽管觉得她很有爱心,但是我也不能理解。
主持人说,“你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但是这份爱的重量,放到我们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上,我们都可以说这是有点难以承受。”并劝解这位刘女士说,你的女儿其实也是心疼你。
刘女士接着输入了她预期可以卖这个碗的价格就是5万块钱。而经过专家仔细的辨假识真,来鉴定这个古董碗的真伪。
专家毕竟是专业的,拿过手之后就说这是一个青釉的花口碗。从这个碗的款式到它的年代甚至底部的一些细节,专家都没有放过,仔细鉴定之后说是真品,是晚唐五代越窑的花口碗。
并指出,虽然这个碗相对来说,它的修胎虽然不够规整。所以专家会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参考价格。这个节目还有几位金牌店主。他们跟专家不同,他们的报价是紧跟市场行情的,但是也会出于他们自己的需求,给出一个客观的报价。
这个时候的刘女士当然很开心了,她心里想的仍然是家里那四十多只或病或残的流浪狗。
三位店主给出三个报价分别是:10万,2.5万和5万。
最后揭晓的专家估价则是8万。
这个到了这个时候,刘丽女士拍着手掌,笑出了声音。
犹太人大卫说:“犹太父母不接受子女给他们钱。他们通常很早就做了完善的财务规划,不需要向子女伸手。可以说,犹太父母是很骄傲的,有很强的自尊心,觉得就算老了也要独立。不独立,就不自由,而不自由,就好像奴隶一样。你知道,犹太人曾经在埃及当奴隶430年,因此,自由对犹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按照咱们的习惯,父母养子女长大,子女为父母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代的年轻人,独生子女很多,得到的宠爱多,人到中年后,肩上的责任也越多。
专家甚至指出,这种越窑瓷器呢,现在在市场上出现的并不多,看到这里,我挺心疼刘女士的女儿的,不知道看过这一期的观众们,看到这里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华山论鉴》这个节目上,每一个藏友背后,就有一个故事,不一定拥有古董的人,就能拥有快乐无忧的生活,会理财的人会“以藏养藏”,不会理财的人,祖先留下的古董也是随意买卖,说到底这都是各人的自由。
只是有时候,真的很好奇这些藏友的故事有着什么样有意思的后续。比如这一期节目是2019年的,刘女士的古董碗后来真的卖了去医治流浪狗了吗?她女儿有去乡下陪伴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