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属于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0天后,完成了使命的东方红卫星,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飞行器那样在完成任务后自主销毁,而是静静在留在了太空当中,继续围绕着地球运动。
如今53年过去了,作为中国航天历史中独一无二的里程碑,它还在正常运转吗?
又能否被接回中国,让更多人领略到当年前辈们的精神呢?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众所周知,东方红系列卫星的得名,与工程师在卫星上安装的音乐曲目名字是《东方红》有关。
在歌曲《东方红》中,用淳朴的语言感谢了伟人对于新中国建设的巨大贡献,他带着大家一起赶走外来侵略者,引领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同样的,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也是在伟人的牵头号召下,才开始规划设计,并将其列为1958年的重点任务。
上行下效,领导人们的重视和支持,让科学家们更加信心百倍。
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奋斗:
他们住在简陋的宿舍中,吃的也仅仅是果腹而已,生活上极尽朴素,就连科研人员最重视的科研设备也是远远落后于别国的高精尖装备……
那几年的自然灾害让国内的大环境经济更拮据,对于亟需资金的科研工作来说更是更是雪上加霜。
除了国内条件的艰苦,来自国外的恶意封锁也让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步履维艰。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世界各国大多不愿与我国进行技术交流,科研人员硬生生的从无到有,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和状况的太空发展战略。
即使如此,我国科技工作者们,硬是在10天之内拿出了卫星的构建方案和系列建设的规划,又一笔一笔画出了中国的太空蓝图。
广大的人民和群众又以奇迹般的速度,将图纸变为真实。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面世了!
1970年4月24日,甘肃酒泉升起了一朵漂亮的蘑菇云,中国人终于触到了宇宙神秘面纱的一角,代表了中国航天史的序章的拉开。
让全国人民听到《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沿着既定轨道缓缓运动,而在地面上人们也受到了别样的惊喜。
当他们打开收音机的时候,居然能接收到来自太空的卫星所播放的歌曲《东方红》!
为了这个别开生面的“礼物”,科研人员准备了三个多月。
早在设计卫星的时候,科研人员就将“听见卫星”作为要攻克的重要课题之一了。
但怎么听,以及怎么可以让老百姓也能通过市面上常见的收音机收听到是个大难题。
为了能确定每一款收音机都能听到卫星转播的歌曲,科研人员找来了当时所有在使用的收音机,甚至有一些是国外生产、售卖使用的,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过。
这一切努力,只是为了确定每一个人都能用收音机听到这支特殊的歌曲。
借来收音机后,科研人员开始了对收音机的分析记录。
他们记录下所有收音机的数据,再反推出如果这台收音机想听到的话,卫星需要发射怎样的功率。
看着手中记下的表格,科研人员犯了难。
先进的、更灵敏一些的收音机需要的功率数据不算大,但想要一般的收音机能够收听到,那么卫星上就必须要安装发射器了。
但对于当时的卫星来说,目前的构造重量已经很大了,加上发射装置的话,卫星重量大幅增加,对于运载器的要求也会增加,只会增加成功发射的难度。
为此,大家便计划用地面的接收站接收歌曲再转播给全国各地。
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听到来自于太空的中国声音,也不会影响卫星的发射任务。
就这样,歌曲《东方红》随着卫星一起在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
而在完成任务后,卫星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运行轨道的特性以及惯性等原因,它未曾陨落或者销毁而是一直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运转。
可以说,这颗卫星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它代表了中国航天科技的第一步,更代表了那个年代里所有科研人员的毅力和坚持,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因此,在中国航天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有人又回忆起了这颗留在太空的卫星,发出一个疑问:“我们能不能把它接回来呢?”
能否带它回家如果在新世纪之初提出这样的疑问,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这个问题放到现在,也就是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只有在捕捉到卫星后先收回空间站,才能进一步探讨把它运回地球的可能性。
因此空间站的出现为中国人在太空中的进一步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卫星一样,我国的空间站一样是从零开始发展的。
拥有空间站技术的美国以中国技术不足为由,拒绝中国参与到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就连中国想要接触到一些空间站的数据也表示拒绝。
但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人又一次创造了自己的太空奇迹,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站还拥有了先进的机械臂技术。
我国的机械臂不仅能够伸展到18米,还能达到25吨重的承载力。
而这样一个大家伙实地工作起来又十分精细,“绣花”对它而言都不是难题,精密度能够在肉眼无法看清并工作的的45毫米之内。
有了这个灵巧的“手”,我国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工作就更方便、安全了。
空间站的各个板块实施建设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提高任务的完成度。
正因如此,许多航天爱好者们对接回卫星抱有积极的设想,但接回卫星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翔实的计划,还需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中国人的航天梦持续千年,从古人的问月再到如今的航天员们探月,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呕心沥血的付出,更是承载了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