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座的李沁金晨,没发言的高叶,将“看人下菜”呈现得淋漓尽致

小申不哽咽 2025-01-13 18:06:54

你有没有想过,明星们参加活动时的座位到底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有人稳坐第一排,成为全场焦点,有人却被安排在不起眼的边角位,甚至连话都没法多说几句?最近,一场“微博之夜”又把这个陈年话题推上了热搜:李沁和金晨被放在第四排,这还不算糟,获奖的高叶居然连一句获奖感言的机会都没捞到。

这种现象乍看只是座位安排的小问题,谁坐哪儿不一样?但深入一点想,你会发现,这不仅是“明争暗斗”的流量博弈,更是一整套内部等级和潜规则的缩影。

对普通人来说,座位安排可能无非是“先来后到”或者按熟人优先的顺序挨个排排。而在娱乐圈,谁坐哪儿,讲究的可是赤裸裸的市场价值。所谓的“黄金座位”——通常是主桌的核心位置或者第一排聚光灯最亮的位置,这些位子从来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精挑细选。

大咖、流量王、片酬拿得手软的明星,才配得上第一排。从座位分布的逻辑来看,这更像是一次行业“排资论辈”的公开展览。

比如在这次的微博之夜上,李沁、金晨被放在了不那么起眼的第四排,而凭借《狂飙》荣获“年度质感演员”的高叶,甚至连感言机会都没有。表面看是几个节目组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但在粉丝眼里,这种冷落是对自家偶像的不公平,也是对她们多年来努力的无视。可别觉得粉丝反应过激,这对明星来说,可不仅仅是一场活动上的小委屈,而是关系到资源、曝光,甚至是未来的商业机会。

事实上,这种因为座位安排引发的争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稍微翻翻娱乐圈的新闻,你会发现,这样的事件年年有,规则说来简单,执行时却让人心寒。

先说2017年那场闹得轰轰烈烈的彭于晏和李冰冰“坐错事件”。那场活动中,两位一线大咖因为座位分配不当,尴尬地对视了一秒钟——都是圈里名头响亮的大牌,谁愿意在座位安排上输给对方?事后主办方出来解释,这只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引发的误会”,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显然不买账。为什么?因为大家心里清楚,这绝不是简单的“坐错位置”,而是娱乐圈内部资源争夺的另类呈现。

再比如2018年,有人发现周冬雨和胡歌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居然被安排在相对靠后的座位上,当时就引发了粉丝的强烈质疑。周冬雨这些年成绩赫赫,奖项一大堆,按理说座位怎么也能排到核心圈,结果却被人压制得连镜头都少得可怜。这背后的潜规则到底重不重要,大家自己心里有数。

还有去年——2022年的微博之夜,流量明星因为热搜减少,被“降格”安排到稍靠后的位子,而陶虹、殷桃这样的实力派演员也没能如愿进入核心区域。一个高峰一个低谷,座位背后少不了资本与热度的权衡。

而今年,又有李沁和金晨踩上同样的“征途”。这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个行业对“资历老”和“热度高”的迷信有多深。

这场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一场无声的较量。谁能坐上前排,不只是主持人的话筒伸得远一点的问题,更关乎行业话语权、团队的盈利,甚至直接决定了明星的后续资源和咖位地位。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金晨。作为近几年凭借影视作品慢慢崭露头角的女演员,金晨的经历特别令人叹服。从早年的“小透明”综艺身份,到近几年在大制作中频频亮眼,她可以说是“一步一脚印”走到今天。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才华又有作品的演员,居然还被安排到第四排。这不禁让人想问,是她的成绩不够亮眼吗?还是作品算不上爆款?其实都不是,只因为资本和流量把她拦在了“入圈”的门口。

再看高叶,这个凭借硬实力摆脱配角标签、终于熬出头的演员,居然在获奖后连个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她心里是没气的吗?作为观众,我都替她捏把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前排”和“机会”依然被牢牢掌控在那些已成名的,或者流量更大的明星手里。就算你手握奖项,也顶不上流量明星带来的经济效益。

娱乐圈混了这么多年,大家其实早就懂了,座位安排只是种表象,背后的一套逻辑才是真正残忍的游戏规则。论资排辈的传统依然根深蒂固,行业资本的操控也从未停止。那些常年坐在超C位的人,不见得每一位都拿得出过硬的作品,有些不过是人脉关系的体现;而靠着作品突然爆红的新力量,常常因为没有长久的抗压资本而难以突破自身的阶层。

比如说张小斐。2021年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让她一举迈入了一线阵营,从默默无闻到光芒万丈,仅仅用了一部戏。

后来她在一些活动中也终于跻身了第一排的位置。这说明了实力依旧有翻盘的可能,但座次的更迭通常是缓慢甚至漫长的,在娱乐圈里,只有长久成功的人,才能彻底打破这种阶级束缚。

相较之下,像李沁、金晨和高叶这样的演员,即便有作品,他们的咖位始终被流量光环压着。你有作品但流量不够,观众买单却资本不发声,这个里外不是人的处境就这样将人彻底卡住。

最后问题回到原点,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明星座位为什么如此重要?也许座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多少艺人的资源和命运。

这种被资本、流量左右的排资规则,可能短期内很难完全扭转,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其实未必。观众永远是影视行业的最终评判者。如果大家对流量明星够冷静,对优质作品够坚定,那么资本或许也会被更公平的声音所影响。

说到底,站得再多,坐得再远,真正让人记住的,始终是作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6

小申不哽咽

简介:知识无穷尽,专注分享趣味科普人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