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的这一天。
网上的一篇“小作文”,瞬间把方静这个“央视名嘴”推上了风口浪尖。
“央视主持人方静泄露军事情报”的消息很快传遍大街小巷。
方静的事业也被这件事毁于一旦,无奈退出央视。
最终44岁的方静带着满腔的遗憾在台湾病逝,令人痛心不已!
那么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放弃保送、逐梦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央视不少主持人都是“学霸”,其中撒贝宁就曾说过自己一路保送北大。
其实方静也是一个有名的才女,更是得到了保送外国语大学的机会,但她却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
这是为什么呢?
1971年方静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妈妈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家三口非常的幸福。
作为独生女的方静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就能唱能跳,是周围人眼中的“小明星”。
在方静年仅4岁的时候,就被郭兰英看中了。
郭兰英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享誉全国的歌唱家。
为我们贡献了许多的经典作品,如《白毛女》、《我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而方静作为大师的关门弟子,自然是天赋异禀,小小的年纪便能登台献唱《白毛女》,圈获了许多的“妈妈粉”。
原以为方静未来会成为优秀的歌唱家,郭兰英对她也抱有很大期望。
但方静最后还是放弃了歌唱道路,因为母亲反对她走这条道路。
妈妈觉得“作为女孩子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身为老师的母亲还是想让方静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
作为乖乖女的方静选择听了妈妈为她制定的方向,唱歌自然要为学业让道。
郭兰英大师不免感到惋惜,因为她觉得方静绝对是一个歌唱家的好苗子,但也只能尊重方静的选择。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的方静很快就跻身“尖子生”,从小到大方静一直是班里的“学霸”。
中学时期、高中时期一直是学校的前几名,更是在高考前就被保送外国语大学。
但方静拒绝了,因为方静心里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北京的广播学院。
许多人感到不解,其实从方静的爱好中可以找到原因。
在业余时,方静时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品学兼优的方静经常被老师委以重任,担当活动的主持人。
在这期间方静逐渐爱上了这种感觉,并且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北广播音系”。
放弃保送就意味着方静还是要参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不过方静有自信,因为自己毕竟有歌唱的底子在,再加上文化成绩十分优秀。
很快方静就拿到了“北广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向着自己的主持人梦想迈近了一步。
不做“花瓶”做才女进入大学的方静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热衷于交友、玩乐。
时光易逝、红颜易老,只有知识才是永恒的,方静立志一定要做一名满腹经纶的才女。
为此方静只有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并且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天。
在别人休闲娱乐之际,方静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为自己的梦想助力着。
成为才女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大学时期许多人会迎来自己刻骨铭心的初恋。
许多人注意到这个文静的女孩,为了引起方静的注意,在图书馆拿着书就坐到方静的旁边。
只是方静对此就好像没看见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落花有意水无情”,在方静面前这个男孩似乎感到了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但别看方静不喜欢社交,大学时期大大小小的晚会、活动,她从不缺席。
在这一时期方静积累了不少经验,她发现自己的语言储备还是不够。
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方静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在大学毕业之前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
这也成为了方静敲开央视大门的“利器”,所以说人的一切努力都会在未来收获自己的果实。
“央视名嘴”成长史和许多的人一样,方静最初也是以央视为目标的,那是所有主持人的终极梦想。
临近毕业前夕,方静作为学校的尖子生被学校分配到央视的海外频道做毕业前实习。
最初大家并没有高看方静这个“学生工”,作为实习记者方静得到的机会有限。
直到一次偶然的采访经历,让方静惊艳了众人。
当时国足的主教练施拉普纳接受了方静的采访,方静那标准流利的英文一出口便让众人刮目相看。
大家想不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居然如此深藏不露,这为方静顺利进入央视的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的方静就受到了央视的邀请,这让方静大感意外。
原来方静早就被领导注意到了,于是在方静一毕业就进入了央视的舞台。
这让方静受宠若惊,但进入央视不代表事业就会一飞冲天,所有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中国新闻》这个节目不仅是方静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沉淀的7年。
在央视人才云集的大家庭,方静的外表并不算出众,业务能力在当时也排不到前面。
但是方静并不灰心,她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主持人,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业务水平。
时间一长观众对这个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主持人有了一份最初的喜爱。
就这样《中国新闻》因方静而变得大不一样,收视率也冲到了前几名。
领导也对方静表示了赞赏,同事也表示祝贺,但方静并没有被这小小的成就迷住双眼。
她深知唯有自己不断的强化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生,方静选择继续深造。
1996年,方静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社会系,进一步扩宽了自己的道路。
花香蝶自来,努力的方静被周围人看在眼里,她的工作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在次年更是被点名担任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间”的主持人,方静那大方得体的主持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此后方静更是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王牌节目的主持人。
其实不管是节目大小,方静从来不挑。
对于她来说只要自己还在主持的岗位上,那就心满意足了。
工作中的方静常常不受“待见”,因为她对工作的要求太严格了,只要有一点问题,她就会紧盯不放。
有次在主持《焦点访谈》时,头天的稿在语法上有点小问题。
方静就拉着几个撰稿人一直改,不少人不耐烦。
但一抬头看到方静专心致志的样子,马上就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
优秀的方静在工作上影响了许多人,让大家明白了对待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凭借这样优异的表现方静几乎包揽了那几年所有的主持人奖项,一时间风光无限。
那个年代的主持人并不像如今的主持人动辄几千万的年薪,方静的收入并不算高。
以至于她在央视干了几年却还是住在央视的集体宿舍。
但对方静来说主持人并不是自己赚钱的工具,而是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热爱。
只是方静也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一些东西。
一辈子的遗憾醉心工作的方静转眼间自己的年龄也来到了30大几,身边的人陆陆续续都不如了幸福的婚姻中。
方静一时间仿佛掉了队,不知是不是优秀的人在感情上开窍太晚,这些年在感情上她毫无进展。
父母也开始操心方静的人生大事,母亲在方静休息之余也像大多数普通妈妈一样。
拉着方静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静静,你也不小了,早点成家”。
方静只是搪塞的说道:“我没时间啊,碰到合适的我一定会抓住的”。
身边的同时们也都劝方静:“别挑了,眼光放低点”。
但放晴是个认死理的女人,她认为感情是不能将就的,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她骗不了自己。
有次父母托人介绍了一个高学历人才,“海归”出身的男方条件可谓是十分不错。
最初两人见面方静也是十分的满意,但就在男方对待服务员不尊重这件事上,方静一下子对他所有的好印象都没了。
这一来二去方静逐渐不再执着于追求爱情,碰到了就试试,没有就算了。
但方静直到去世之前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或许她一个人生活更好吧!
这估计是方静一辈子的遗憾了。
但其实方静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自己热爱的主持人行业继续发光发热。
“间谍门”毁了方静的一生曾经有记者采访方静:“如果有下辈子你还会做主持人吗”?
方静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我会的,主持行业是我一生的最爱”。
言语之间毫不掩饰自己对自己事业的喜爱,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事业的方静却也被人给毁了。
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方静接手了一档国防节目《防务与观察》。
这档节目会涉及到一小部分的敏感点,这也成了葬送自己事业的炸弹。
2009年6月9日,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阿忆”在自己的《考试作弊已实现现代化》的文中直言方静是“间谍”。
这番言论简直不亚于一个深水炸弹,一下子炸开了人们心中的好奇心。
面对谣言,最初的方静并没有予以回应,只待时间慢慢磨平这件事。
只是方静低估了这件事的威力,铺天盖地的舆论甚至影响到了方静的正常工作。
眼看愈演愈烈的议论声,方静无奈发出回应:“我绝不会背叛我的祖国”。
方静还在博客上公开声明:“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看到这样的声明,“阿忆”马上光速删帖,并在平台上公开道歉。
虽然“间谍门”事件落下了帷幕,但方静的事业也一落千丈。
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主持人岗位。
心灰意冷的方静在2015年转播过俄罗斯大阅兵的最后一场节目后就再也没在荧幕上出现了。
之后更是患上了癌症,朋友托专家在台湾找到了一所静养的医院。
要强了一辈子的方静最终却没能战胜病魔,在2015年11月8日客死他乡,不禁令人惋惜。
结语谣言成了随意挥舞的利刃,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毁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祝福方静下辈子还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发光发热。
人言可畏,我们对待谣言一定要谨言慎行,别让自己的话成为扎人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