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国内新材料产业自此开始强劲发展,据了解,2020年新材料总产值约达60000亿元。
据此可以说明,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撑和相关产业产值的提升,材料类人才的需求和薪资都将水涨船高,但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下,对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复合能力等要求也更为严苛。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作为我国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依托世界顶尖理工科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办学,早在办学之初就为人才培养配备了国际环境、一流师资、优质条件,以此支撑新产业下对“新质人才 ”的大量需求。
据了解,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就入选了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而这一计划本身就是广东省为了培养一批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一同入选的包括广东省的985高校和老牌实力院校,这也就侧面体现了背靠世界百年理工学府的广以起点较高,其材料科学与工程更是官方认证的“一流”学科。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专业的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学术资源、教学条件等也与以色列理工学院本部保持一致,全面共享本部的顶尖教学资源。
另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全英文教学,对于这一教学模式,2024级新生崔嘉这样评价:“小组协作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之一。在预备学期的英语课上,我们时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演讲。英语老师会让我们自行组建英语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完成演讲任务:选定主题、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制作演讲PPT及演讲。在小组协作中,成员的思维碰撞让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新想法的诞生也总能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得益于如此优越的条件,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科研人才,比如2023届本科毕业生陈林泓,是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于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广以学子,最终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直博全奖录取。其实早在大二期间,陈林泓就凭借出色的课堂表现和优异的课程成绩,受教授邀请参与科研项目,并前往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随后更是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物理期刊《物理学报B:原子、分子与光学物理》上发表论文。
事实也是如此,广以的师资水平与本部保持一致,因此其师资队伍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色,除了部分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派遣的教师外,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波兰、希腊、韩国等国家的教师与研究人员。此前,这批教师皆拥有在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高校或世界500强企业接受教育或工作的经历,例如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西北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联合利华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麦吉尔大学材料物理中心、劳伦斯利物浦国际实验室等。
无论是交叉学科的快速崛起,还是新材料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必然结果都是对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自然不言而喻。
而很多人所担心的化学品污染、工作危险、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在双碳战略下,许多高污染的化学材料都在逐渐被淘汰,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安全性也在逐渐提高。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薪资以及越来越多的岗位需求,也让更多学生再度把视线放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上,而广以的名校基因、国际环境、一流条件无疑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