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人到了一定年纪,睡觉这件事就像是小时候的弹珠,一不留神就滚得没影儿了。许多老年朋友都疑惑,“是不是年纪越大,真的越应该少睡觉?” 也有人说,“年纪大了,睡不着是正常的,不用管。”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睡眠并非越少越好,而是要睡得对、睡得健康。 尤其是70岁之后,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今天,就来聊聊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并重点告诉大家,70岁以后,睡觉时最应该注意的三件事!
一、年纪大了,真的要少睡觉吗?很多人认为,“人老了,睡眠时间自然会减少”,这其实是对睡眠的一种误解。确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生物钟会发生变化,褪黑素分泌减少,入睡变得更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增多,整体睡眠结构也会有所改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就应该刻意减少睡眠时间。

(1)睡眠时间缩短: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容易早醒、夜醒,整体睡眠时间可能会比年轻时少1~2个小时。
(2)睡眠变浅:一有动静就醒,甚至夜里上厕所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这主要是由于大脑活动的变化,使得深度睡眠减少,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
(3)昼夜节律改变:不少老年人会出现“提前觉醒综合症”,也就是晚上八九点就困得不行,早晨三四点便醒来,再也睡不回去。

但要明确的是,虽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可能相对缩短,但并不意味着睡眠需求减少。 如果因为“年纪大了就该少睡”而刻意减少睡眠,反而可能影响健康!
二、睡眠不足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很多老年朋友都习惯了“睡不够就忍着”,但长时间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比想象中更严重。
1. 影响记忆力,增加老年痴呆风险睡眠是大脑清理杂质的关键时期。 大脑中每天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比如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这些“杂质”无法及时清理,会加速大脑衰老,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异常、心率不稳定,增加中风和心梗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老年人,患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比睡足7~8小时的人高出30%以上!
3. 降低免疫力,容易生病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增强的关键时期。 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感染,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4. 影响情绪,增加抑郁风险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烦躁,甚至诱发老年抑郁症。

许多老年人有晚上看电视、玩手机的习惯,殊不知这些习惯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建议:
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产品,可以听听轻音乐或看看纸质书籍来放松。
避免睡前喝浓茶、咖啡、酒精,这些都会干扰睡眠质量。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起床,让生物钟稳定下来。

卧室温度适宜(18~22℃),避免过热或过冷。
床垫、枕头选择舒适的,避免过硬或过软。
房间光线要尽量昏暗,尽可能减少噪音干扰。
3. 适量午休,但不要过长很多老年人喜欢午睡,但午睡时间过长(超过1小时)反而会影响夜间睡眠。 建议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午睡后适当活动一下,避免夜晚难以入睡。

白天适量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瑜伽等,有助于晚上更容易入睡。 但要注意,晚饭后2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影响入睡。
2. 适当补充褪黑素或中药调理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关键激素,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褪黑素水平会下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量补充褪黑素,或者通过中药调理,比如酸枣仁、百合、茯苓等,有助于改善睡眠。

很多老年人习惯性服用安眠药,但长期依赖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甚至影响记忆力。 如果失眠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寻找更安全的方法改善睡眠,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
五、总结70岁之后,睡觉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睡得科学、睡得健康。 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心血管、免疫系统,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良好的睡眠习惯、舒适的睡眠环境、适量运动和科学的睡眠调理,都是提升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关键。
各位朋友,你或者家里的长辈有没有睡眠问题呢?有什么改善睡眠的好方法?欢迎分享经验,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人睡眠健康指南》,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版
《睡眠科学与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褪黑素与老年睡眠质量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