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司马南知之甚少,真正认识他是从他公开怒怼联想和柳传志开始。笔者确实对财经类知识一窍不通,并不清楚争执谁对谁错。但是看到司马南以爱国作为背书,不畏强权地揭露联想鲜为人知的内幕,加上大部分人都支持他,所以笔者也对他好感攀升。
也许是尝到了在线怼联想带来的巨大红利,此后,司马南更是肆无忌惮,开撕莫言,拱火何祚庥中科院,直面痛批张文宏,含沙射影钟南山,软硬兼施陶斯亮,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笔者曾经尝试着发文表达观点,像我等屁民批评司马南两句也不过是蚍蜉撼树,犹如隔着10层靴子搔痒。但还是引起了不少司马南拥趸的强烈不满,他们不从论据上争辩,翻来覆去就三个奇葩观点:第一,你为了蹭热度脸都不要了?第二,联想给了你多少钱?第三,司马南本身就是流量,他还用碰瓷?不厌其烦,就逐一击破!
笔者是普通球迷,除近期江老去世,作为拥趸发表过几篇内容以示怀念外,90%以上的作品都是看球观赛的感悟,没有任何蹭热点的迹象。笔者之所以发文Diss司马南,单纯就是看不惯其作风而已,真想蹭热点,司马南不够“热”。
联想给了我多少钱?这个帽子扣得莫名其妙,联想没有给过笔者一分钱,笔者也不清楚联想是否有雇佣水军的行为,如果有,他花钱让一球迷(发文体育板块)来骂司马南,那说明联想公关部脑子瓦特了。
司马南本身就是流量,不需要碰瓷?前文笔者分析过头条和抖音对司马南评价天壤之别,这与两个平台的年龄层次有着极大的关系,头条因为创作有收益,所以中老年人比例畸高,而老年人也成为司马南粉丝的重要组成。这个也很容易验证,点进留言者的账号一看便知,因为老年用户有个非常显著的习惯,填年龄,用真头像,很好辨认。
司马南目前单一平台粉丝过千万,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网红,他确实通过平台收获颇丰,有人便天真地误认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有流量,不需要碰瓷任何人。
平台也有平台的规则,司马南作品推荐一定比你我更高,但是他自己的作品流量也会参差不齐,没有卖点的内容,照样阅读量少得可怜,有热度的文章才能更吸引人。
司马南作为网络达人,显然不是像其粉丝口中只想通过自媒体为民发声,他目前已经在单一平台发文接近20000篇,这是什么概念呢?每天发10篇,他大约需要不间断发布2000天。
网上有不少人算过司马南日进斗金,有些粉丝就认为这么有钱的司马南一定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其实,作为普通创作者而言,平常发文5毛收益,蹭热点2元分红,这种差别不值得一提。但是对司马南而言,就是50万和200万,500万和2000万的差别,司马南会无动于衷吗?还有人执迷不悟?知道这个MCN蓝岸智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有人帮我引流,帮我运营账号,收益与我进行分成。说直白点,司马南属于该MCN机构的签约艺人。所以,你认为司马南的发文真是他内心的声音吗?
虽然司马南发文确实是为了钱,但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倒也并不丢人。那还要看看司马南是否为了挣钱去刻意伤及无辜?
在司马南的满纸荒唐言中,笔者对两个话题颇有发言权。其一,他对莫言的人身攻击目的不纯。
笔者大学时,拜读过不少文学作品,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钱钟书的《围城》,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购买了他的《生死疲劳》《娃》等系列丛书,从文学性和趣味性上讲,他的作品谈不上顶尖,却也属上乘,为了黑而黑确实有失偏颇。
而小说是不同于纪实文学的艺术创作,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司马南在批判莫言时刻意误导舆论,似乎莫言写的所有的文字都要作为历史被铭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老家山东潍坊引起了小小的波澜,但因为与民生无关,基本也就年轻人闲聊时一笔带过,但自豪感还是油然而生。那些说莫言的老家人要恨死莫言的人简直就是信口雌黄。
司马南对莫言散文《北海道的人》进行了批判,就差给他扣上卖国求荣的帽子。但滑稽的是,司马南自己穿着和服,满脸傲娇地自称赳赳武夫。
他一边以爱国为背书,一边跑去美国度春节,跑去日本过生日。他连续在个人账号发文,名曰东京纪事,对日本文化极尽阿谀逢迎,对国人却鞭笞无度,同胞大而化之,华而不实,毛毛躁躁。这些截图绝非合成,司马南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忽略了网络是有记忆的。
95岁的何祚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李政道和杨振宁关系不俗,对中国两弹研发也做出过突出贡献。虽然近些年与方舟子和司马南纠缠不清,反中医也影响了他的形象,但行业地位仍然不容置疑。
近日,何院士不幸染疫,司马南作为晚辈和老友电话关心,气氛融洽。但是随后就发文,中科院对何老不管不问,让中科院遭受舆论谴责,何院士则良心难安。
司马南有多重操作令人费解,首先是录音,不分析电话录音是否违法,但偷偷录音一定违背道德。很多人一边自己讨厌被录音,一边为司马南极力开脱。有人说这是手机自带功能,司马南录音有两种情况,一是刻意给何院士录音,既然朋友关心,录音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对所有人都录音,只是为证清白,公布了何院士的录音。我等屁民都极为排斥,司马南接触的都是怎样的精英人群?每个人都给录音,别人以后还会搭理他吗?
其次,法律上有正当防卫,过火了叫防卫过当,太过火了就是有意犯罪。比如别人骂了你一句,你把别人捅了,这不叫正当防卫,也不叫防卫过当。何院士不幸染疫,但症状轻微,在家静养,他有保姆,有专职秘书,中科院定期关怀(送口罩、药品),领导逢年过节慰问,看病有专门的绿色通道,有特殊要求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面对这样众星拱月的生活,何老显然不想打破。与司马南的通话,全程都是司马南提问,何院士回答。他一没有抱怨,二没有求助,三没有让司马南曝光网络。如果司马南有心帮忙,让秘书或者保姆或者自己给相关部门一个电话,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但他却选择了曝光网络,作为网络红人他应该知道恶意曝光的杀伤力有多大,中科院以为何院士让司马南曝光,何院士很愿望,中科院有关怀机构,配备专职秘书,设置绿色通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上不管不问的帽子,中科院很无辜。试问,司马南在此事件中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有意犯罪呢?
有人说,司马南这是引起社会关注,提高退休老同志待遇,你利用名人的身份呼吁,大家拍手称快,但你为啥要拿中科院和何院士当炮灰呢?一句不管不问伤了多少付出的人?
司马南近期点名怒怼张文宏,坚决反对放开政策,抨击张医生名下有医药公司,假公济私。问题司马南作为自媒体人,猫在家里就年入千万,他当然反对放开,如果他有自己的企业或公司需要运营,他还能这么大义凛然吗?而司马南的粉丝大多有退休金,年老体弱容易感染,他们当然支持司马南的观点!
司马南?一个巧舌如簧的投机分子
发现网上骂司马南的从来不说针对司马南的某一论点进行反驳,都是拿一些小道消息来批驳其人品
就是支持司马南。
司马之流终将万古流恶
他接的活也许不出自他本意也不是他擅长的,但为了好处,昧着良心就接下了,这样怎么能干好呢
就是支持他
司马南又是专家啊?怎么这么多我都不认识
跑出去美帝不鸟他又跑回来捞金的
小编你信吗?
我不知道他为人怎么样,上个月就屏蔽了他
司马南背后金主一直都是美国人!
这次还是相信
不比一些以专家之名,发布虚假数据,带货连花清瘟的好?
满口人义道德
司马南该抓了
老司马同志,你能不能消停?
你看哪图P的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