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办、国办近日发布了《关于加速构建普通高校毕业生优质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强调了市场机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中的关键作用。

《意见》指出,面对2025届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必须全面升级和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更好地契合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这包括完善培养供应体系、强化就业指引服务、健全招聘求职机制、加强帮扶援助制度、创新监测评估方式和完善支持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促进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地方和高校需对新设学科专业进行严谨的人才需求论证,同时全面评估现有学科专业的就业状况,确保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制定专项招生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意见》还强调要拓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挖掘更多新的就业增长点。支持民营企业稳定发展、拓展岗位,充分激发其吸纳就业的潜力。同时,鼓励各类群体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提供更具特色、更加专业的就业服务,满足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为促进岗位资源的共享,《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区域性、行业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激发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招聘求职工作合力不足的问题,《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统筹规划和推进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将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融入高校课程体系,鼓励高校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加强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教育和培训。

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要落实就业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师资力量参与就业教育工作,提升就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部正积极实施“双千”计划,与企业联合开设一系列微专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和素质。
目前,教育部正紧锣密鼓地安排各地各高校抓住春季促就业的关键时期,深入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活动”。通过加快组织校园招聘会、精准实施就业帮扶等措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帮助,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