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不愿搬回西花厅,何谦求助陈毅,陈:你去把鱼缸砸了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10 13:39:01

《周总理不愿搬回西花厅,何谦求助陈毅,陈:你去把鱼缸砸了》

1960年初春,中南海内流传着一个奇怪的故事:周总理从广东考察归来后,竟然不愿回自己住了十多年的西花厅,而是在钓鱼台找了个临时住处。秘书何谦为此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日愁眉不展。就连德高望重的陈毅元帅出面相劝,也只换来周总理的一声叹息。更令人不解的是,陈毅最后对何谦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你去把鱼缸砸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周总理为何要"赌气"般地离开自己的居所?那个无辜的鱼缸又是怎么卷入这场风波的?

一、西花厅的往事

说起西花厅,在中南海可谓是个历史悠久的去处。1949年10月,当时的中央办事处主任叶子龙,就是在这里给周总理安排了住处。那时的西花厅,可不像现在这般光鲜亮丽,房子阴暗潮湿,家具设备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当时的警卫员老张回忆说,周总理搬进西花厅那天,屋里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就是用几块木板钉了个简易木板床。周总理看了却很满意,说道:"这床挺结实,能睡觉就行。"

西花厅的门口有棵老槐树,树下摆着一张石桌。每到夏天,周总理就喜欢在这里办公,特别是傍晚时分,凉风习习,周总理常常在这里接见外宾,处理公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张石桌见证了多少国家大事。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周总理床边那张断了腿的小桌子。1956年的一天,何谦发现这张小桌子的一条腿已经朽烂断裂,赶紧找来两块方砖垫上。本想着等过几天去采购新的,谁知周总理知道后,立即表示:"这不是垫得好好的吗?用着挺方便。"

就连西花厅的窗帘,也都是用了十多年的老物件。1958年春节前,中办的同志想给换新的,周总理得知后连连摆手:"这窗帘遮光又保暖,为什么要换?"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窗帘是解放前从天津买来的,周总理一直舍不得换。

更有意思的是西花厅的电灯。1955年,一位外国使节来访,看到周总理办公室只有一盏40瓦的小灯泡,觉得太昏暗,提出要送一盏豪华吊灯。周总理婉言谢绝:"我们国家还很穷,这样的灯用着正合适。"

西花厅的家具摆设,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那个老旧的衣柜,是建国初期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桌上的台灯,是1950年苏联大使送的;连茶杯都是用了十多年的老茶缸。1954年,有人送来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周总理却让工作人员收起来,说:"这么好的东西,留着招待外宾用吧。"

十年间,西花厅的潮湿始终没有改善。每到雨季,墙角总会渗出水来,家具上的漆都被腐蚀得斑驳不堪。工作人员心疼,可周总理总说:"我们国家正在建设,能省则省。"就这样,一住就是十多年。

二、一场善意的"擅自装修"

1960年2月下旬,周总理即将启程前往广东视察。何谦看着西花厅日渐破旧的环境,决定趁这个机会对房子进行修缮。他先找来了中办的几位老同志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把这件事办妥,可谁都知道要说服周总理并非易事。

一天早晨,何谦鼓足勇气向周总理提出修缮西花厅的建议。周总理立刻摇头:"不用修,我住了这么多年,再住几年也没问题。"何谦据理力争,提出西花厅作为文物的保护价值。这个理由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周总理沉默许久,最终提出了三个条件。

这"约法三章"可谓说得明明白白:第一,修缮必须节俭,不该动的一律不动;第二,原有的家具设备继续使用,不准换新;第三,墙面保持原状,不许重新粉刷。周总理特意叮嘱何谦:"这三条你都记住了?"何谦连连点头答应。

然而,等周总理启程去广东后,何谦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召集施工队伍,对西花厅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墙面不但重新刮了大白,天花板也做了防潮处理。那些老旧的家具,包括断腿的小桌子,都被换成了新的。就连地板都重新铺设,窗户也换成了新式的防潮窗。

施工期间,邓颖超同志来看过工地。看到焕然一新的房间,她轻轻叹了口气:"这样改动太大了,恐怕总理回来会有意见。"但何谦认为,只要把房子修好了,周总理一定会理解的。

工程进行得很快,半个月后基本完工。新装修的西花厅焕然一新,完全变了个样:墙面洁白平整,天花板不再有水渍,新添置的家具也都是实用大方的款式。何谦还特意在窗台上放了一个新鱼缸,想给房间增添些生机。

3月初,周总理从广东回来。一进西花厅,他的脸色立刻变了。这那里是修缮,分明是大装修。周总理当场训斥何谦:"这哪像是为国家省钱的样子?你这是带了个什么头?"

何谦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第二天一早,他就组织人手,把原来的旧家具一件件搬回来,连那张断腿的小桌子也重新找回来垫上方砖。墙上刮的大白没法处理,但其他能恢复原样的都恢复了。

可即便如此,周总理仍然不愿搬回西花厅,而是在钓鱼台另找了处临时住所。何谦写了检讨,每天去请示周总理回西花厅的事,但周总理始终不为所动。唯独那个新添置的鱼缸,因为已经固定在地上,一时难以处理,就这样尴尬地留在了那里。

三、陈毅元帅的调解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何谦只好去找陈毅元帅帮忙。这位与周总理共事多年的老战友,或许能够化解这场尴尬。1960年3月中旬的一天,陈毅来到钓鱼台拜访周总理。

陈毅先是例行公事地汇报了几件工作,然后话锋一转,说起了西花厅的事。周总理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老陈,你也来劝我?"陈毅笑了笑:"我是来听听你的想法。"

周总理随即谈起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艰苦奋斗,特别是农村还有不少困难。作为国家领导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过紧日子。这次西花厅的装修,用了不少物资和人力,这些本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陈毅听完,忽然问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还记得1941年在延安时的事吗?"周总理一愣,问:"你说的是哪件事?"陈毅说:"就是你让警卫员把自己的棉被送给生病的战士,结果毛主席知道后是怎么说的?"

周总理回忆道:"主席说,革命干部也要注意身体,光想着别人,把自己累垮了,对革命事业反而不利。"陈毅接着说:"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西花厅年久失修,潮气重,对你的身体有影响。何谦他们也是为你的身体着想。"

这番话似乎触动了周总理。他沉默片刻,说:"可是这次改动太大了,用了那么多新家具,还换了地板和窗户,实在太铺张了。"陈毅说:"那些旧家具不都已经搬回来了吗?墙面防潮是必要的,这不是浪费,是保护文物。"

周总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全国还有那么多同志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我们怎么能住这么好的房子?"陈毅说:"正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更要注意休息。你看看现在,住在临时住处,办公不方便,会客也不方便。"

谈话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临走时,陈毅忽然问:"那个新添的鱼缸,你觉得如何?"周总理说:"那个更不该添,完全是多余的。"陈毅站起身,拍拍周总理的肩膀说:"鱼缸的事好办,我让人把它搬走就是了。"

出门后,陈毅找到焦急等待的何谦,对他说了那句令人费解的话:"你去把鱼缸砸了。"何谦一时没反应过来,陈毅解释道:"那鱼缸是最后一件新添置的物件,只要它在那里,就会提醒总理这次装修的事。与其留着碍眼,不如干脆砸了。砸了鱼缸,就等于砸碎了这次装修带来的隔阂。"

这番话让何谦豁然开朗。当天晚上,他就带人把鱼缸拆除了。鱼缸拆除后,何谦又重新布置了一下房间,尽量还原了装修前的样子。

四、重返西花厅

1960年3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周总理终于重返西花厅。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在钓鱼台处理了一些文件后,突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去看看西花厅吧。"

当周总理推开西花厅的门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停下了脚步。门口的老槐树依旧苍劲,石桌上还摆着他常用的那套茶具。屋内的陈设也基本恢复了原样:那张断腿的小桌子仍旧垫着方砖,老式衣柜安静地立在墙角,连他用了十多年的茶缸都放在原来的位置。

唯一改变的是墙面,虽然还是那面墙,但确实比从前干爽了许多。原本渗水的墙角不再有潮气,天花板上的水渍也消失了。窗户虽然换了新的,但样式跟原来的很接近,一点也不显得特别。至于那个曾经惹出风波的鱼缸,早已不见踪影,窗台上重新摆上了周总理平日爱看的几本书。

周总理在屋里转了一圈,走到书桌前坐下。这张他用了十多年的旧书桌,还是那样结实。桌上的台灯是1950年苏联大使送的,依然能照得很亮。他翻开桌上的一份文件,发现这里的光线比在钓鱼台临时住处要好得多。

这时,一个老管理员带着工具进来,说是要给房间通通风。这位老同志在西花厅工作了十多年,周总理认得他。老管理员一边开窗通风,一边说起了这些天的事。原来,自从周总理搬到钓鱼台后,他每天都会来西花厅打扫,保持房间整洁。特别是那些老物件,他都格外用心保护,就连擦拭都很小心。

周总理问起了鱼缸的去向。老管理员说,何谦同志带人把鱼缸拆除后,把鱼放进了中南海的湖里。周总理点点头,走到窗前。春天的阳光透过新换的窗户洒进来,房间里暖洋洋的,一点也不潮湿。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让人把办公用的文件和日常用品搬回了西花厅。他对前来帮忙的工作人员说:"还是这里办公方便。"第二天一早,他就在这里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与会同志们发现,相比在钓鱼台时,周总理似乎更显精神。

一周后,何谦收到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新安装的防潮设施效果很好,西花厅的湿度明显下降,室内空气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些改进都是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陈设的基础上完成的,花费并不多。

就这样,周总理重新住进了他熟悉的西花厅。那些曾经的争执和不快,就像被砸掉的鱼缸一样,化作了中南海的一段往事。西花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朴素风格,只是环境变得更加适宜居住和办公。

五、最后的十四年

从1960年重返西花厅到1974年离世,周总理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四年。西花厅见证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日以继夜的工作历程,也记录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2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发现周总理的书桌抽屉坏了。他主动请缨要换一张新的,却被周总理婉拒了。总理说:"找个木匠修一下就行。"后来,这位木匠师傅只用了几块木板和一些钉子,就把抽屉修好了。这张书桌一直使用到周总理去世。

1965年夏天,西花厅的空调出了故障。工作人员提议安装新空调,周总理却说:"开开窗户,用电扇就行。"于是,工程人员只更换了几个零件,让旧空调又运转了好几年。每到夏天,周总理总是让人把窗户打开,说这样可以省电。

1968年,有人注意到西花厅的地板开始松动。建议更换地板的提议再次被周总理否决。他说:"找人修一修,钉牢就是了。"最终,工人们用一些木楔子把松动的地板固定住,一直用到了1974年。

西花厅的家具也见证了周总理的节俭作风。那张1960年险些被换掉的断腿小桌子,一直在房间的角落里发挥着作用。周总理经常在这张桌子上放些常用的文件和书籍。方砖垫着的桌腿,成了西花厅一道特殊的景象。

1970年,一次暴雨导致西花厅的一扇窗户漏水。工作人员建议更换所有窗户,周总理只同意修补漏水的那一扇。他说:"其他窗户都好好的,为什么要换?这是在浪费国家的钱。"

到了1972年,西花厅的那盏老台灯开始时明时暗。工作人员反复劝说要换新的,周总理总是说:"修修看能不能用。"后来,电工找到了问题,更换了一个零件,台灯又正常工作了。

1973年冬天,何谦发现西花厅的暖气片效果不太好。但这次他学乖了,没提更换的建议,而是找来技术人员检修。结果发现只是水垢太多,清洗后就恢复了正常。周总理知道后说:"看,修修就好了。"

直到1974年,西花厅的基本陈设都没有太大变化。那些1960年保留下来的老家具,连同后来修修补补的痕迹,都成了这个房间的组成部分。工作人员们都记得,周总理经常说:"这些东西都还能用,为什么要换新的?"

每一件旧物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天花板上的水渍不见了,墙面的潮气散去了,但西花厅的朴素风格从未改变。十四年间,周总理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方砖垫着的断腿小桌子、修补过的书桌抽屉、清洗过的暖气片,都是最好的见证。

0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