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是刑警》查案很“笨”?这是对犯罪分子的巨大震慑

心怀的启航 2024-12-18 10:22:36

《我是刑警》集合了众多知名案例,开篇案件原型就是鹤岗128大案,侦破过程是一波三折,让观众惊呼有一种看纪录片之感。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是刑警》似乎有些平淡,简单说就是警察破案的手段看起来太“笨”了。

我们印象中的警匪剧或侦探剧,剧情总是充满了各种悬疑和反转,警方和罪犯之间的斗智斗勇堪称谍战大片,让观众追剧体验感很爽。

《我是刑警》有两个案子却反其道而行之,看起来不仅不爽,甚至还有些无趣。

一、全靠DNA检测?

淞山县有一个案子五年没破,14岁的女孩李艾在去同学家路上被罪犯强奸杀害,由于搞错了侦破方向,不仅险些造成冤假错案,还让办案人员受到了处分,当地警方压力非常大,无奈请来了秦川。

秦川勘察了现场之后发现当地交通非常闭塞,外地人很难进来,他迅速给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采集案发地附近所有适龄男性的DNA进行检测。

这个方案不禁让观众感到一个字“笨”,这不就是穷举法吗?费时费力还费钱,毕竟当年DNA检测的费用可不低,几百上千人检测,不是一个小数。

秦川求爷爷告奶奶终于让技术部门把这些检测做完了,结果还是没能找到罪犯,这对于已经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的当地警方无异于晴空霹雳,如果这个方法还不行,那这个案子更没有招了。

好在,技术部门通过新技术锁定了罪犯父亲的DNA,最终抓到了罪犯,案子虽然破了,这个过程却让一些观众觉得索然无味,感觉没啥技术含量,要是靠这个办法破案,那还要什么神探。

二、全靠监控视频?

面对这个案子,秦川选择的办法也并没有多么神奇,最关键一招,那就是看监控视频。

笔者曾经有过类似经历,多年前在某商场工作时,有个柜台丢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商品,不知道是被偷了还是盘库出错或者是丢了。

为了查出真相,笔者坐在监控室整整看了一天监控视频,从商品出库到上架再到消失,最后到被人带出商场,通过视频锁定了小偷,然后发动整个商场的工作人员辨认小偷的影像,终于水落石出。

笔者当年查看的只是一天之内的视频,范围也是一个商场内,目标相对集中,即使这样也需要看整整一天视频。

张克寒案中的警方面对的是整整一座城市,时间范围则是案发前到案发后几个月,这个数据量和工作量大到让人感到绝望,说是大海捞针绝不算夸张。

同时,这种查看监控视频的工作还不能让一般人来做,必须有专业技术和技巧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才行。

秦川在溪城一开始希望调动两百人查看监控视频,虽然只来了八十人,这个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到了钟城案发,秦川更是把一座体育馆改造成查看监控视频的场地,调动了警察、警校学生和理科大学生在内的上千人,为了存储监控视频,直接将本市的硬盘买空。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工作,警方终于在浩如烟海的监控视频中锁定了罪犯张克寒的踪迹和影像,让整个案件豁然开朗。

在整个破案过程中,秦川几乎没有什么让人感到拍案惊奇的破案招数,最常用的就是人海战术,看起来那不是一般“笨”。

三、巨大震慑

问题来了,不是穷举DNA检测就是大海捞针看监控视频,《我是刑警》为什么不像有些影视剧那样多搞一些悬疑和反转吸引观众呢?为什么要拍如此“笨”的破案手段呢?

我们不妨看看《我是刑警》的出品方,其中包括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所以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之前很少看到的剧情。

比如省厅总队秦川在协调并案问题上遇到了阻力,在溪城部署破案时也遭遇了来自地方市局的各种不配合,这种事情在观众看来不可思议,但相信《我是刑警》也有通过这些剧情警示内部的想法。

通过李艾被害案我们知道,犯罪分子再狡猾也不能修改自己的DNA,同样也不能修改自己直系亲属的DNA,警方就算不能直接锁定犯罪分子,也能通过新技术查到犯罪分子的亲属那里。

张克寒伪装能力和反侦查能力极强,他不使用容易被锁定的手机,不使用自己的身份证,甚至连房子都不住,直接睡在坟地里。

哪怕出行,张克寒也不断改变自己的装束,并且修改自己的走路姿势,甚至连买早餐都准备好零钱不多停留哪怕一秒,可以这么说,张克寒在信息时代在伪装自己隐藏自己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

虽然张克寒如此狡诈,同时他也确实耗费了警方海量的人力物力,但他依然还是暴露在警方的人海战术之下。

《我是刑警》通过张克寒案也可以震慑有些人,张克寒已经做到如此极致的地步依然难逃法网,如果你有什么不良想法,最好收起来。

综上,虽然《我是刑警》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破案剧情,但这部剧通过这些看起来很笨的破案过程却能带来极强的震慑作用,这大概就是《我是刑警》最现实也最实际的社会效应和艺术价值。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