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一些地方为了快速实现经济繁荣,选择了大肆举债搞建设,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然而,这种盲目扩张的行为往往透支了当地的财力,留下了巨大的财政黑洞,成为阻碍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沉重负担。
以贵州省独山县为例,这个常住人口仅26万余人的县城,在曾经的县委书记潘志立的带领下,疯狂借钱发展项目,以政府信誉为担保,吸引投资人,高息借贷。短短几年间,举债高达400亿元,最终导致了当地财政的严重危机,不仅使两任县委书记和一任县长因此落马,还使得整个县城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据贵州发展研究中心发文披露,截至2022年12月份,该省地方显性债务已高达12470亿元。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更为严峻的是,化债工作的推进异常艰难,靠地方自身能力已无化解之法。
为了遏制这种大肆举债的冲动,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实行大肆举债责任追究终身制。这意味着谁举债、谁偿还,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这种严格的责任制度将使得决策者在举债时更加谨慎,不敢轻易脱离实际,大肆举债。
2.科学设定举债的上限。我们可以根据地方财政收入的情况,设定一个合理的举债上限,例如不超过当地年财政收入的2倍。这样可以在总量上控制债务规模,防止债务过度膨胀。同时,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也要严格把关,不得突破这一上限。
3.将举债规模与干部升迁挂钩。如果地方官员在任职期间突破债务规模上限,那么他们在提拔升迁时将面临一票否决的境地。这将使得官员们在追求政绩的同时,更加注重财政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严惩大肆举债背后的腐败行为。我们要通过审计等方式,严查大肆举债搞建设背后的腐败行为,尤其是官商勾结行为。一旦发现腐败行为,要提格办理,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遏制大肆举债的冲动,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地方财政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