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2861字,阅读时间8分钟
本文浓缩版可看视频,详细内容继续一看到底
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汽车电池安全问题一直是全行业关注的焦点,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轩然大波。日前,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召回计划,涉及Jeep、福特、奥迪等多个品牌的180196辆汽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调查中指出,这些车辆的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隔膜有时会出现损坏,结合电池单元内部的其他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品牌的车主缺乏预警提示,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
此次大规模汽车召回,如一颗重磅炸弹,对三星电池市场份额造成沉重打击。消费者对汽车安全高度敏感,电池故障引发火灾的隐患,瞬间击碎他们对三星电池的信任。这种信任崩塌,或将直接导致车企在选择电池供应商时,对三星态度谨慎,甚至可能终止合作。
三星电池,或许正在历经2016年Galaxy Note7手机连环爆炸后的最大危机。
1.辉煌往昔:三星电池的高光时刻
三星,在消费电子领域曾是熠熠生辉的存在,自信地掏出三星Galaxy Note,抽出手写笔在屏幕上写写画画,这曾是多少高端商务场合的经典一幕。
全球电池行业的版图中,三星附属企业三星SDI亦是无法被忽视的巨头。多年来,三星SDI凭借着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强大的规模化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电池行业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在电池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深刻影响着行业走向。
图/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在消费电子领域,三星的电池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融入生活,待机长续航成为消费者的刚需。三星精准地把握了这一趋势,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推出的高性能电池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拿手机电池来说,三星电池有着令人赞叹的续航能力,一次充满电,足以支撑一整天的高频使用。不管是长时间煲电话粥,还是沉浸式刷剧、玩手游,都无需频繁寻找电源。更重要的是,即便历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它的电量保持能力依然出色,延长了手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除了长续航,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三星的动力电池自诩经过了严苛的安全测试,稳定性极高,安全性极高,能有效降低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风险。
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不仅为三星积累了口碑,更为其进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注入了动力与资金支持。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三星也在动力电池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三星与众多国际知名车企展开合作,其中与宝马的合作尤为引人瞩目。它为宝马电动汽车量身定制的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加持,使得宝马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仅能轻松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周末自驾游、短途出差等中长途出行也不在话下。
图/三星与宝马董事长会面商讨合作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携手宝马,一度让三星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三星电池的表现尤为突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星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3.1GWh,排名全球第七。三星与通用汽车、Stellantis集团等多家车企通过合资建设电池工厂的方式,达成了深度绑定。
然而,此次大规模的汽车召回事件,对三星电池的市场份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自诩稳定性极高、安全性极高的三星电池,正在被严苛的现实啪啪打脸。
2.深陷泥潭:18万辆汽车召回的滑铁卢
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问题向来极为敏感,一旦出现电池故障可能引发火灾这样严重的安全隐患,他们对三星电池的信心便会瞬间崩塌,而车企在未来选择电池供应商时,也会再三斟酌。
图/三星电池隐患引发多品牌召回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据了解,此次总计180196辆召回车辆中,克莱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共有155096辆汽车被召回,涵盖了2020至2024款的Jeep牧马人4xe以及2022至2024款的Jeep大切诺基4xe,这两款车型均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图/被召回的Jeep品牌车型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被召回的奥迪汽车为4616辆,包括2022款A7和2022至2023款Q5。
图/被召回的奥迪品牌车型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福特汽车为20484辆,包括2020至2024款的福特翼虎以及2021至2024款的林肯冒险家。
图/被召回的福特品牌车型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根据召回报告,三星电池单元内的隔膜损坏可能导致热过载或内部短路。克莱斯勒和奥迪表示,受影响的车辆可能会在没有事先警告的情况下发生火灾,而福特车辆可能会在发生故障前显示“立即安全停车”的信息。
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如此大规模召回,让外界对三星电池的技术可靠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使得三星在电池技术领域的口碑一落千丈。曾经被视为技术领先的三星电池,如今却被质疑技术不过关。
图/NHTSA公布可能发生的隐患和原因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以福特为例,作为此次受影响的主要品牌之一,在经历了此次召回事件后,福特极有可能重新评估与三星的合作关系。福特在全球汽车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对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会影响到众多车型的电池配置。如果福特选择减少或终止与三星的合作,那么三星将失去这一重要的市场份额。
再比如Jeep,一直以来,它都以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此次电池问题却让消费者对Jeep的质量产生了质疑。而这一切,都与三星电池的故障密不可分。
这些品牌在汽车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它们的决策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示范效应。一旦这些品牌纷纷减少与三星的合作,三星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将会大幅下滑。
3.积重难返:三星能否挽狂澜于既倒
事实上,三星电池并非首次遭遇“火”的考验。
2016年,三星Galaxy Note7曾引发举世瞩目的“电池门”事件。当时,Note7手机因电池缺陷频繁起火爆炸,这一事件犹如一场暴风雨,迅速席卷全球,给三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品牌形象遭受重创,消费者对三星产品的信任降至冰点,销售额大幅下滑,同时还面临着巨额的赔偿和召回成本。
显然,手机电池爆炸事件对三星自身伤害极大,其全球市场份额经过多年努力虽有回升,但中国市场至今仍未恢复,一直在尾部徘徊。这就说明,失去市场很容易,要重建市场信心却是难上加难。
图/Note 7手机电池爆炸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此次三星电池在汽车领域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它将带领三星走向何处?
可以肯定的是,三星电池此次因大规模汽车召回事件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安全危机,毕竟手机爆炸的杀伤力和电动汽车自燃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三星动力电池单元的隔膜出现问题,这背后既有技术、质量控制等内部因素,也有同行竞争等外部压力。三星要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加大研发投入改进技术势在必行。
隔膜作为电池内部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星电池在这一关键技术上的短板,可能是其屡次陷入“火海”的重要原因。
除了技术问题,三星电池在质量控制上也存在明显漏洞。从电池单元的制造到组装,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召回事件暴露了三星电池在制造环节的把控不严,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其质量的担忧。
要知道,四年前,三星SDI的全球市场份额还是10.1%,排名第三。如今,三星SDI的市场份额跌到了4.4%,排名第七。
图/2024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恢复市场信任一定是三星SDI努力的方向,三星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其电池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长期稳定的产品质量表现,逐步赢回市场的信任。
但消费者和车企在经历此次事件后,尤其是在中国电池企业已经凭借好口碑赢得了全世界的信任后,市场还会给三星SDI机会吗?
从辉煌到颓败,三星电池的经历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三星电池能否在本次危机中涅槃重生,将取决于其能否真正解决技术短板、重建市场信任。否则,三星电池的“火警”警报,可能只是其衰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