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职称评审是无数教师的心头之痛。
在一项“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调查中,“教师”以73.2%的得票率,高居首位。为了评职称有人奋战数十年,有人评职称没通过被末位淘汰到行政岗位,更有副教授晋升失败面临“要么走人要么职称降级”;有人憋着不评职称,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
对于高校来说,职称评审是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学校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撬动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
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指出,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类型等,实行分类评价。
同月,首部从国家层面出台的职称评审监管文件《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发布。本次出台的《办法》围绕职称评审领域反映突出、易发多发的问题,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监管,提高职称评审质量,促进职称评审公平公正,打通了职称制度改革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高校评职称,有多难?
一个月内被两次提及,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再次引起热议。作为我国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称与教师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紧密相连。然而,高校教师的晋升之路,远比想象的漫长、艰辛。
按照有关规定,在高等学校中,高校教师职称设置初级、中级、高级,其中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此前,中国高学历人才比较稀缺,教师晋升还没有那么“卷”。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并加快引进青年人才,在严控职称比例的背景下,高级职称僧多粥少,晋升俨然成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据论文《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影响因素的事件史分析》的调查显示,教师获得讲师职称的平均年龄是29.8岁,晋升至副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34.2岁,晋升至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40.8岁。高校教师由讲师晋升至副教授平均需要5.5年,由副教授晋升至教授平均需要7年,那么一共平均需要12.5年。
这只是晋升成功的“幸运儿”们所花费的时间,在等待晋升的队伍里,还有很多教师花费了十年、二十年去翻越这座大山,未能顺利晋升,仍然在原地,甚至被教师队伍淘汰。据半月谈报道,多位博士研究生反映,有的高校在“非升即走”制度下,青年教师3年后淘汰率甚至超过90%。
与晋升时间变长同步发生变化的,还有难度“水涨船高”的评审标准。
2021年,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划定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基本标准。
但这些只是可以申报各层级职称的条件,现实的竞争更加残酷,往往要和其他“更强”的参评教师一同竞争有限的名额。竞争之下,学校每年都在提高评职称的条件。
不少亲历职称评审的老师们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学校副教授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学奖项得拿到国家奖才能稳上,教授没有国家项目基本没戏。”更有人评了近10年教授,仍希望渺茫,“985内非强势专业,41岁,1青基,2面上,1社科,9年副教授,看不到转正希望。”
图源:知乎
梳理多年来副教授评定条件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对现在的讲师们深表同情:“如今,985学校最终通过评审的副教授,其难度已经大过了评教授。”发了几篇论文、出版了几部专著、拿到几个课题……这些被量化的指标,把高校教师们困在职称评审中。
改革中的“破”与“立”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近年来,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职称评聘体制也在不断改进。
着眼于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观,摒弃简单化、数量化的评价方式,引导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过程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是国家对高校用人评价、对职称改革的着力点。
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将论文、项目等由必选条件改为选项条件,不限制成果类型;推行代表作制度,加强同行评议;放宽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教学质量好不好、学生是否有进步等之前难以量化的内容,在职称评定考察中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教师们的职称晋升有了更为畅通、宽裕的渠道。
政策大方向指导下,各高校积极进行职称改革的探索。
曾因“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全靠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评上副教授”的评审政策冲上热搜的南京林业大学,在对“教学专长型”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察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让“潜心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也能得到应有的回馈。
面对研究成果侧重于应用、农林学科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专门开设了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岗位,为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研究的教师开辟专门发展通道。
作为农林水学科齐备的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设立科研推广型岗位,可以“先转后评”或“先评后转”,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细化了十多个系列职称评审的细则,核心就是打破单一简单的评价,向着综合多元迈进。得益于全方位的职称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上百名教师通过新的职称评定方式得到晋升。
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培育出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长沙理工大学,坚持分类评价、实绩导向,促进每位教师成长,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师资队伍。例如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孙小琴,2016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20年成为特聘教授,2021年晋升教授职称,短短8年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像孙教授这样的优秀人才竞相涌现,极大提升了长沙理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职称评审改革是大势所趋,青年教师作为创新性人才,其发展之路各异,着力点不同,无论是立足教学,还是从事科研,都应激励引导、人尽其才,让职称评价真正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本质,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更好地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