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能从一位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由刚毕业到走入社会后的经历思考点什么.
小李是一位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县城机关工作,他认为到基层最能发挥他的特长,实现其开发山区资源,造福一方父老的抱负.于是,他便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
刚开始小李是一副"书生意气".在建采矿场的时候,他发现用来建厂的大部分钢材都被领导拿去送人,他便气鼓鼓的质问领导:"怎么能拿公家的东西送人呢?",领导拍了拍李某的肩膀说:"小伙子,刚出校门不知道人情世故呀,搞设计不能死扣实际需求量,还必须把一些人为的损耗加进去,这才是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
李某深思了一阵,便不再坚持己见.这样,他安然的度过了他步入社会,融入现实的第一步.在领导眼里,李某能干又听话,几个月,便把他提拔为副乡长.有了一定权力之后,使得李某的才学有了用武之地,他东奔西走处心积虑,做了许多违心的事,然而成绩也不小.他拉关系,送礼的技巧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自然,在他面前自然是红灯少,绿灯多.关系一旦捋顺,做起事来就有一种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的感觉.几年下来,他主持的那个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连年翻番,老百姓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三年后,他被任命为乡长,乡党委书记.两年后,又被提升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小李在大学时立下的志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已经实现了.
理想是美好的,但要把这种"美好"转化为现实,在现实中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要首先遵守社会的运作法则,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处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