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间,“晋创谷·太原”签约入驻202家企业,申请知识产权500余件;一年间,来自省内高校院所的团队注册企业81个,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省外高校注册的企业63个,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占比过半;一年间,入驻企业实现营收上亿元,有2家企业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有望入统……
“晋创谷·太原”作为全省首家晋创谷示范项目,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太原的重大任务,也是太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抓手。一年来,太原抢抓战略机遇期,紧盯目标任务,在这里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倾力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如今,“晋创谷”太原模式已强势起步,科研与市场的“双向奔赴”处处跃动着生机和活力,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供了全方位支撑,为新质生产力孕育了无限可能。
打造全省首家示范项目
“2024年取得了年销售额比上一年翻倍的好成绩。”新年伊始,太原赛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海港正制定发展计划。作为一家来自山西大学科研团队的注册企业,他对入驻“晋创谷·太原”的感受颇深。“入驻之后,涉及企业的税务、知识产权以及厂房的相关手续办理很简便,一站式服务非常便捷,我们才有更多精力来研发和生产。”吕海港说。
寒冷冬日里,走进“晋创谷·太原”,一间间办公室温暖而敞亮。2023年12月,“晋创谷·太原”揭牌并投入运营。先行区毗邻中北大学,占地约17平方公里,先行区重点划定1.5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挂牌并组织运营。
谈及“晋创谷·太原”的设立,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晋创谷打造成科技资源整合之谷、产学研贯通之谷、“四链”融合之谷、体制机制创新之谷、政府市场等创新要素合力之谷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调动各方资源,努力将其打造为全省创新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四链”融合助推器,探索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为全省推动深化全方位转型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
一年来,省市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工作专班召开数次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建设运营中的难点、堵点,强力推进“晋创谷·太原”建设。同时,省市相继出台对入驻企业和团队的配套支持政策,我省围绕科创团队及企业入驻、产业落地、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推出“1+5”政策包。按照对标省级政策细化一批、聚合市级优质政策叠加一批、借鉴国内先进政策因地制宜制定一批的原则,我市制定“1+7”政策体系,出台37条具体支持举措,特别是在支持研发机构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人才团队引育、众创孵化机构发展等方面细化、量化、具体化省级政策。省市两级政策互为补充,形成叠加,全方位支持入驻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链”融合构建新生态
水清华(山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水处理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整体设备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运用,2024年销售额达到2312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金玲仙说:“通过‘晋创谷·太原’我们与省内高校合作,增强了研发团队实力,得到了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对企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同样,山西艾微科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的“艾微科光”团队,入驻晋创谷成立“艾微科光”科技公司,主要从事ADKL光电开关研制、雷达3D机器视觉重构传感器系统研制。该公司提出太原昂迈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2项专利技术符合其项目所需。得知企业需求后,市科技局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最后促成2项专利技术成功转让。目前,该专利技术已用于产品,销售情况良好。
面向省内外高校院所,吸引科研团队入驻;聚焦培优育强,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强交流合作,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晋创谷·太原”坚持打出“组合拳”将“四链”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任务,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技术市场部的部长张晓鹏说:“2024年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5项,合同金额3000多万元,成绩十分喜人。”
为鼓励高校院所到“晋创谷·太原”转化科技成果、创新创业,省市两级工作专班在多地的高校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有力提升了晋创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对于转化的科技成果,“晋创谷·太原”协助企业积极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先行区已落地和谋划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上百亿元,多个项目即将开工。
此外,学习借鉴合肥科大硅谷模式,引入一批高水平服务合作机构。其中,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重点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重器科工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和丹瑞里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在太原打造丹麦(北欧)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进博会期间,在丹麦驻上海领事馆,国投晋创谷(太原)发展运营有限公司与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中欧促进会重点引进欧洲科创企业,共建集“招才引智—育才培养—用才孵化—留才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和创业孵化平台。
科技金融担当“催化剂”
最近,由太原理工大学团队注册的山西华智电网防冰除冰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历时三年的研发项目终于进入小批量生产,这与该公司在2024年5月得到一笔大约100万元的资金有很大关系。“有了这笔资金,研发队伍由6人扩充至12人,研发进度提升了三成以上。”该公司总经理王磊介绍,此前预计2025年才能开始测试,有了这笔资金,研发力量增强,研发速度加快,去年下半年开始场外测试。对于新技术的前景,王磊非常有信心。该公司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项目已经验证了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该产品正处于从实验室样机走向市场的关键阶段。
资金链是科技创新的“血液”,有助于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这100万元正是省财政拨付的“创新启动资金”。省市有关部门均制定了入驻“晋创谷·太原”科创团队及企业可享受的政策清单,以“免申即享”与“常态化征集、集中兑现”相结合方式,及时兑现省市级优惠政策,确保创新主体应享尽享,使政策效应加快转变为企业发展效能。目前,省财政“创新启动资金”累计支持35家企业,共计下拨3500万元。
同时,研究推进厂房使用租金“先缴后补”等实施细则,引导企业合理使用空间载体。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方式,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此外,探索推进科技保险创新,联合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行新材料领域中试保险产品,破解企业融资难。
结合入驻企业全是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四高一轻”特点,省市有关部门组织山西金控资本、中行山西省分行、农行太原分行、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太原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类、担保类、投贷联动类、交易类、项目技改类等涵盖科技型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多款重点产品,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培育种子期企业,有创新线上信用类贷款“初创e贷”等产品;扶持初创期企业,市科技局开展“先投后股”模式,为企业提供引导资本注入等金融服务,该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伴飞成长期企业,通过人才、技术、成果、转化、政策等服务企业成功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贷”等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贷款;护航成熟期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资金需求……
“一年建设成形,两年运营成势,三年培育见效……我们基本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第一年发展目标。”国投晋创谷(太原)发展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鹏介绍,在省市专班共同努力下,今后继续为全省的“晋创谷”试机制、出经验、创模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聚合”到“聚变”,“晋创谷·太原”正努力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全省的“晋创谷”太原模式。
记者 郜蓉 (图片由国投晋创谷(太原)发展运营有限公司提供)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