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天后宫村滨江学校丝竹声声,余韵悠长。“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走进五接镇,天后宫村联合滨江学校与天音艺术团共同举办的“非遗传承葫芦丝专场音乐会”倾情上演。本次优质文化资源进基层活动以经典曲目展演、文化讲座为载体,吸引本村及周边乡镇600余名观众到场。这场以“非遗传承”为内核的音乐盛宴,不仅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生机,更在村民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文化深耕,让传统艺术扎根乡土。五接镇天后宫村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春辉说:“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展示,而是要让传统文化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刘春辉与天音艺术团共同协商,精选《竹林深处》《相思桥》等兼具艺术性与群众基础的经典曲目,协调滨江学校现代化的智能影音礼堂,确保视听效果。组织村民志愿者成立“志愿文化服务队”,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开展宣传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活动突破传统演出模式,创新融合“演、讲、学”三维体验。舞台背景以动态水墨画为基底,竹影婆娑、草原辽阔的视觉画面与音乐旋律交相辉映,让来宾们共享视听盛宴。

丝韵共情,经典旋律唤醒文化记忆。音乐会在《画你》的空灵旋律中启幕。天音艺术团的演奏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指尖流淌的音符如清风拂过竹林,似山涧溪流淙淙。当《相思桥》的缠绵曲调响起时,老一辈观众们不约而同轻声哼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的生活情境。” 演出巧妙平衡传统与现代,《春到草原》以电子音效模拟马蹄声,与葫芦丝高亢音色交织,展现草原的壮阔豪情;创新改编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采用葫芦丝与现代电子乐相呼应,东西方乐器的对话赢得满堂喝彩。
薪火相传,非遗讲座激荡文化自信。“葫芦丝不仅是乐器,更是民族文化的情感密码。”国家级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老师的专题讲座,将活动推向更深层的精神共鸣。他以《竹林深处》为例,解析傣族音乐中“柔、糯、飘、颤”的演奏精髓,现场示范如何用气息控制表现竹林晨雾的朦胧意境。他说:“音乐没有门槛,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承者。”
持续两个小时的活动如同一场文化春雨,浸润了大家的精神世界。“当传统乐声成为村居生活的背景音,当年轻人主动探寻文化根脉,乡村振兴便有了最深沉的力量。”刘春辉说。
今日的五接镇,正以非遗为舟,载着乡愁与希冀,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稳健前行。
通讯员 魏丽 马正祥 童轩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