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年,谢再兴兵败诸暨,乱箭穿心后身亡,朱元璋:屠尽谢家男丁

品茗谈文史 2024-05-28 11:06:3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364年浙江诸暨城外,喊杀声震天。曾经叱咤风云的浙东猛将谢再兴,身中数箭,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一生。更让他难以瞑目的是,等待他家族的,将是灭顶之灾。

而下达这道残酷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誓死追随的明太祖朱元璋。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让朱元璋对这位曾经的功臣痛下杀手?

浙东战场上的“猛虎”

谢再兴的出身并不是很好,早年间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士兵。但是乱世之中,他却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军事天赋,一步步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投奔朱元璋后,参与了平定浙东的战争,那时的浙东,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谢再兴与另一员猛将胡大海并肩作战,攻城掠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史书上对谢再兴的评价是“骁勇善战”,他打仗不光靠着一股蛮力,更有着敏锐的战场直觉和灵活的战术运用。

据说在一次攻城战中,谢再兴率领少量士兵,利用夜色掩护,奇袭了敌军粮仓,烧毁了敌军的粮草辎重,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让敌军投降。

在浙东的战场上,谢再兴的名字成为敌人的噩梦,也成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

如果历史的剧本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或许他会像徐达,常遇春一样,成为开国元勋,封侯拜相,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命运的齿轮却在此时悄然转向,将谢再兴推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君臣离心:猜忌的种子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壮大,他内心深处的猜忌之心也逐渐显露出来。他开始对那些功高震主的将领心存芥蒂,谢再兴自然也在其中。朱元璋对谢再兴的防备,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端倪。

那年谢再兴的女儿到了豆蔻年华,亭亭玉立,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最终决定这桩婚事的,却是远在应天的朱元璋。

圣旨下来,谢再兴的女儿被许配给了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消息一出,众人皆称赞这是天作之合。

徐达是谁?那是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位高权重。这样的联姻,对于谢家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耀。但是在这份荣耀的背后,谢再兴却感受到了一丝寒意。这哪里是给自己的女儿安排婚事,明明是给自己安排了个眼线啊。

他知道朱元璋的心思缜密,这桩婚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徐家,更像是将谢家与徐家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关系。

“主公这是在提防我啊!”谢再兴心中暗叹。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虽然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功高震主,难免会引起猜忌。而这桩婚事,可能就是朱元璋用来制衡他的一种手段。

除了联姻,朱元璋还采取了其他的措施来控制谢再兴。他经常以“协助”的名义,派遣自己的亲信到谢再兴的军队中担任监军。

这些监军名义上是协助谢再兴处理军务,但实际上却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把他的所有行动都汇报给朱元璋。

每一次看到那些监军在自己面前虚与委蛇,谢再兴心中都感到无比憋屈。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猛虎,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而且自己伴随朱元璋这么多年,难道这点信任都得不到吗?这种被猜忌,被控制的感觉,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可以看得出来君臣之间最重要的信任,已经出现了裂痕。而这道裂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最终更是把两人推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随后不久,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引爆了谢再兴心中的怒火,让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背叛朱元璋。

1363年朱元璋挥师北上,剑指张士诚。他命大将廖永忠率领一路精兵,进攻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下令让谢再兴率部策应,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廖永忠性格刚烈,是出了名的猛将,但也常常因此轻敌。他率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逼近了张士诚的腹地。或许是之前的胜利太过顺利,廖永忠渐渐放松了警惕,低估了张士诚的抵抗决心。

他没想到的是,张士诚抓住机会,竟然暗中设下了埋伏,廖永忠的军队一点准备也没有,一头撞进了陷阱。激战过后,廖永忠的军队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消息传回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顿时勃然大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此时的他,顾不上分析战局,也忘记了谢再兴往日的功劳,满脑子都是廖永忠惨败的消息。

朱元璋十分生气,更是指责就是谢再兴的问题,一定是他没有及时出去救援,甚至朱元璋怀疑谢再兴是不是已经和敌军勾结了在一起。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猜疑者的心中疯狂生长。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可疑,越想生气,最后干脆认定谢再兴背叛了自己。

这对于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谢再兴来说,这样的怀疑和否认根本就是奇耻大辱。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不公待遇,更无法忍受朱元璋的猜忌和怀疑。愤怒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投奔张士诚。

1363年谢再兴率领旧部离开了朱元璋,投奔了张士诚。这一消息传出,顿时在天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这位曾经的浙东猛虎,为何会选择背叛朱元璋?

谢再兴的背叛,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竟然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愤怒之余,朱元璋也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了谢再兴的背叛?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谢再兴的选择,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他带着满腔的怨愤投奔了张士诚。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很快就会发现,这次选择,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张士诚虽然占据着富庶的江南地区,但他优柔寡断,缺乏雄才大略,根本就不是能够成就一番霸业的明主。谢再兴投奔他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处处受到猜忌和排挤。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更让谢再兴感到心寒的是,张士诚在面对朱元璋的进攻时,表现出来的完全是软弱无能,毫无抵抗的一面。他一味地退缩防守,把大片土地拱手相让,甚至还想着与朱元璋议和,就是为了苟活下去。

看到这一幕,谢再兴彻底绝望了,这和他的初衷完全相悖。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帮助张士诚成就一番霸业,洗刷自己在朱元璋那里的耻辱。但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让他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

乱箭穿心含恨离世

1364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对张士诚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谢再兴奉命镇守诸暨,这是张士诚在浙东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他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一战。

朱元璋的军队将诸暨城团团围住,城内守军寡不敌众,形势万分危急。谢再兴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们顽强抵抗,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朱元璋军队的进攻。

只是个人的勇武,怎么也没有办法改变战争的走向。在朱元璋军队的猛烈攻势下,诸暨城最终还是被攻破了。谢再兴在乱军之中,身中数箭,倒在了血泊之中。一代猛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据说谢再兴临死前,仰天长叹:“我错就错在不该背叛主公啊!”

“嫁女儿”与“杀全家”

谢再兴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朱元璋耳中,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对这位昔日爱将的惋惜,也有对他背叛行为的愤怒。最终愤怒战胜了理智,朱元璋下令,将谢再兴的家族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将事情做绝。他念及谢再兴往日的功劳,也顾及与徐达的联姻关系,最终赦免了谢再兴的女儿,也就是徐达的儿媳妇。不仅如此,他还将谢再兴的女儿封为了王夫人,让她安享晚年。

“嫁女儿”与“杀全家”,这看似矛盾的两个决定,却真实地反映了朱元璋复杂多变的性格。他既有冷酷无情的一面,也有念旧重情的一面。

结语

谢再兴的故事,就这样淹没在了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后人再次谈起他时,有人说他是乱世枭雄,也有人说他是背主小人。

或许在谢再兴选择背叛的那一刻起,悲剧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错估了形势,也错看了人心。他渴望建功立业,却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21日 10 版)——《明太祖朱元璋》:讲述史上最复杂的皇帝

7 阅读:3483
评论列表
  • 2024-05-30 12:13

    不熟悉历史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1368年才是洪武元年,还洪武初年,白痴!

    Paradise 回复:
    洪武元年不算洪武初年么?
  • 2024-05-30 16:39

    背叛在先 怪猜忌?

  • 2024-05-30 22:36

    谢再兴的女儿一个嫁朱文正,一个嫁徐达,跟徐辉祖有什么关系?

  • 2024-06-03 12:12

    看来又是一个野史文章,还不如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