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为何如此美味?其背后隐藏的秘密(不是电饭煲)

颤抖的熊猫 2025-02-18 21:07:13

日本大米为何如此美味?其背后隐藏的秘密(不是电饭煲)

经常听到大家说日本吃到的白米饭特别美味。为此也有很多国人去日本买电饭煲,觉得是日本电饭煲好的原因。其实日本大米美味更多是因为它的品种,让我们来探索下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亚洲稻的特点

稻和米的起源在亚洲。野生稻属有亚洲种和非洲种,总计约有20种,但栽培稻仅有2种,即“亚洲稻”。

亚洲稻分为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如今,亚洲的大米几乎都是粳稻或籼稻。粳稻是短粒稻,加热后会变得黏稠,是日本型大米。这种稻谷脱壳后,通过煮或蒸的方式进行烹饪。

籼稻则是长粒稻,黏性较低,属于印度型大米。这种稻谷不是通过煮的方式烹饪,而是通过炖的方式。煮和炖是不同的烹饪方法。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被称为爪哇型的大粒稻(Javanica),其口感接近籼稻。

总结来说,有粳稻、籼稻和爪哇稻,但在日本,99%都是粳稻。这就是日本的“稻”,也是孕育了越光米(Koshihikari)、秋田小町(Akita Komachi)和梦美人(Yumepirika)等优质大米的“大米”。

日本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稻田里,甚至在难以耕种的梯田等土地上,都精心培育这种稻。

“苗代”这一创新

水稻种植主要有两种方式。在水田中种植的稻称为水稻,而在旱地种植的稻称为陆稻。在日本,几乎全部采用水稻种植方式。

水稻种植也有多种方法,在中国古代,主要采用直播的方式,依靠天然降水进行种植,这种方式被称为天水农业。

在日本,由于稻谷生长旺盛期常遇梅雨,收获期又常遇台风,因此主要采用从种子开始,在苗床(苗代)中培育壮苗,然后将这些幼苗移植到水田中的种植方式。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相当费力的方法,但正是这种方法,最终形成了从立春算起第88天进行插秧,经过210天的台风季节后,迎来金黄色的收获日,这一过程大约持续10个月的“时间培育”节奏。

这种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培育”,让日本人对大米产生了虔诚的敬畏之情,也带来了稻谷丰收的喜悦。

“苗代”的创造使日本的大米变得更加强壮、丰富和美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加入苗代,是日本的一项创新之举。

或许这些是日本大米特别美味的原因吧。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