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徐新

凡兮娱乐 2019-01-17 19:41:06

徐新最近有点忙,更多的也许是迷茫!

2018年初,在未全面尽调的情况下,徐新竟两次豪赌4个多亿投资了一个所谓的“新物种”NOME项目。遗憾的是,没多久NOME竟因没有商标就大肆公开招商加盟,损害了加盟商的权益而引发不满,并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前景堪忧。没做好尽调前就直接打款,犯了一个在投资圈看来最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让人匪夷所思。徐新这个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据知情人士爆料,NOME全年销售业绩不到10亿,整体亏损超2亿元。NOME如此的市场表现,无疑给一直为它投资、站台的徐新泼了冷水。业界盛传,徐新有意“重新梳理”NOME相关数据,并在后续将其估值推高超过50亿,进而为NOME物色新的投资伙伴。

有投资界人士分析,在如此糟糕的业绩表现和寒冷经济当下,不要说是50亿,可能连20亿都不值,这或许是徐新提前为自己规划的新退路。

一名已离职的NOME项目IT负责人透露,陈浩在第一轮投资时,为了让业绩好看拿到15亿的超高估值,让其强行修改了数据,把所有的店铺销售额硬拉高了30%以上,从而显得非常亮眼。

该负责人事后想起这件事非常后怕,随后辞职。而现在一年过去了,虽然开了200多家,但却出现了大量的低业绩店铺,每天营业额只有区区几千元,跟2017年只有10家店铺时的每天几万元的业绩相比,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烫手山芋在手,又没有新的投资进入,徐新似乎有些骑虎难下,不知何去何从?资本寒冬,徐新能否找到“接盘侠”?行业不少前赴后继的“先烈”告诉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NOME属实体零售,像互联网一样的“烧钱”打法并不能烧出一个赛道,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行业格局。未能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徐新如何避免遭遇投资“滑铁卢”?

一直顶着“风投女王”光环的徐新或许被外界神话了。在投资界看来,徐新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投资圈的“个体户”,管理资金的规模不大,从联系潜在创始人到看项目,再到最终决策,基本上徐新一个人说了算。

虽然高管频繁出走,圈内负面传闻不断,但徐新却极其爱惜自己身上羽毛,遍寻网上关于很多对她不利的言论大都已被“和谐”。光环背后的徐新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她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从下面的这些轨迹中,或许能帮助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徐新。

NOME的美丽谎言

去年以来,徐新频繁高调出场,为被投企业站台,其中为NOME项目站台次数颇多。

2018年4月13日,标榜为瑞典设计师品牌的NOME在广州宣布,其获得今日资本、红杉资本共4亿元投资。据曾在徐新身边工作的管理人员称,徐新在没有完全尽调的情况下,还是投了NOME项目,未免盲目了些。另有消息源透露,红杉资本跟投的全部资金也是来自今日资本,红杉根本没投钱,徐新只是找了一个站台的帮手而已。

实际上,NOME项目其实是东莞“洗头工”陈浩精心编织的一个“美丽”谎言。

陈浩,NOME项目负责人。1986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小学刚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他自曝学习成绩不好,多次留级,还喜欢打架。辍学后,陈浩曾在东莞长安镇做了一年洗头工。

从做猪饲料到做保健品,诞生了伟大的“药神”天狮;接受了几天所谓“大师”的培训,东莞政府“扫黄”之后,陈浩就摇身一变从一个“洗头工”到“瑞典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如此看来相比天狮,陈浩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一小步,都是人类的一大步。陈浩的“华丽”转身,当中的莫名与滑稽,识其者心知肚明,也不禁感叹——东莞是一个出奇迹的地方!

根据NOME官方公布的瑞典地址,有“好事”网友深八后发现,关于NOME公司官网的联系信息,瑞典方面写的是:NOME of Sweden AB,地址在 Humlegardsgatan 31, 11446 Stockholm, Sweden。

但是,该网友在合法、公开的瑞典黄页上查到公司局显示地址和 NOME of Sweden AB公司官网上显示的地址却完全不同,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而非介绍所说的2017年),然而在那之后一直没有任何营业额,公司处于“休眠”状态,到现在都没有“激活”。细心的网友还发现,该公司注册地址甚至是“LGH”,即是一个某公寓的地址。

官网上地址显示的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公司,甚至也没有任何人。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里原来是一个公园广场!

再来回看NOME请的所谓“创意总监”Fredrik Moberg。据可考资料显示,他不过是一个“群众演员”,而且是一个依然在做着亏本买卖的瑞典小商人。Fredrik Moberg本人也并没有在领英里标注和NOME有任何关系。

不仅如此,NOME宣传视频里出现的其他“洋人”(见下图),在视频里分明介绍了自己的摄影师身份,靠卖照片赚钱,却被NO ME标注成是“独立设计师”。在视频提问里问到了“你为什么来到NOME?”他回答:“是NOME找到我的!”

这当中,真真假假,不难觅得线索。即便是如此,徐新却似乎毫不在意,甚至多次以投资者身份为NOME站台。

这种勇气,实在“可嘉”!

最为关键的是,陈浩在没有商标专用权的情况下还执意开展全国特许加盟活动,对加盟方收取品牌使用费,这种行为在零售圈内人看来,不仅是行业大忌,也难免被质疑涉嫌欺诈。

据传,目前已有其他品牌正计划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对NOME及陈浩进行刑事指控。就NOME项目本身而言,除了背负大量诉讼,而且全年销售业绩亦不理想,其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不断被顾客投诉,不少加盟商欲退出,百般拖延耍赖,公司员工摔伤不闻不问,被迫上网公开寻求帮助……NOME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徐新。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徐新这次或许真的看“走宝”了。

据了解,陈浩此前的一个品牌“KM”亦因商标侵权在今年6月份曾被佛山公安刑事立案。两次栽倒在商标侵权上,东莞“洗头工”出身的陈浩,要想把企业做好确实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而投资了这样的公司,徐新的心苦与不堪,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据今日资本一位前高管表示,NOME项目烧钱无度,极度缺乏品牌经验,花了不少冤枉钱。因与徐新签了对赌协议,为保住股份,陈浩更是不惜血本扩张,“完全不按正常的商业逻辑去经营,无意于饮鸩止渴”。

更有知情人爆料,陈浩的两个品牌拖欠上游供应商货款超过20亿,经济下行,一旦出现挤兑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一位混迹资本圈多年的“老炮”称,徐新其实应该也看到了陈浩的风险所在,意欲脱手,故意把NOME的估值推高到超过50亿。“很明显,她肯定是在找新的接盘侠,为退出NOME做准备”。

一位研究消费领域投资的业内人士透露,NOME项目的估值被今日资本严重推高了。当它的估值在15 亿时,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投资的安全边界,资本已经过了“疯狂期”,NOME这个烂摊子没人会接,也没人敢接。如果它估值再度被推高,接盘者将成为“悬崖上的舞者”,资金没有流动性,“死棋”砸在手里,这场游戏也将变得极其危险。

徐新的赚钱套路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徐新的投资满满都是套路,专欺“无知少年”。首先,利用初创企业创始人不懂资本运作,给他画一个大饼:“要做行业第一”,然后资本强势进入,稀释企业大量股份,最后套现大赚退出。

最早直接喊出徐新就是一个骗子的是封帅——相宜本草的老总。今日资本的前高管曾透露,封帅在内部大骂徐新是骗子,头顶真功夫、网易等项目风险投资人的光环让他们吃了亏。

封帅说,徐新投资的钱一半都没有花掉,但股份却被稀释掉了,这种行为就是欺骗。

众所周知,投资京东是徐新的最得意之作。但是,圈内人透露其实最早京东只需要200万美元渡关,而徐新“巧舌如簧”极力说服刘强东:200万美元哪够啊!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成为第一品牌,所以你需要1000万美元。

对此,据江湖传言,刘强东后来也在内部会议上对徐新故意稀释京东股份表达强烈不满,骂她是骗子。最终,徐新拿出部分股权作为京东高管的激励补偿,才安抚了京东团队。

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有相应的估值,稀释对应的股份。如果投资者背离了这个基础,难免有欺骗的嫌疑。

不止于相宜本草和京东,这种欺骗嫌疑还包括徐新对中华英才网、荣庆物流等等。2004年,今日资本一进入中华英才网便成为大股东,创始人张杰贤辞去管理层职务退居股东,中华英才网全面由徐新掌控。

不过中华英才网的没落也始于2004年。当年,Monster与徐新领导的中华英才网董事局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这份“对赌协议”一直没有公开,外界流传,Monster将帮助中华英才网实现三年内上市,若上市失败,其将拥有优先全资收购中华英才网的权利。

此协议一出,徐新便考虑如何做高业绩。一位前中华英才网员工曾透露,当时公司用了很多欺骗手段粉饰业绩。这使得Monster非常不满,在发现财务疏漏和虚报财务数字后,Monster请来两大会计事务所对中华英才网展开全面审计。

在徐新投资荣庆物流之前,曾有多家基金对荣庆物流进行拜访。最后,正是今日资本承诺的一些服务打动了荣庆物流的创始人张卓。

“投资前徐新答应帮助我们塑造品牌,培训员工,做绩效考核,介绍重要客户,这些都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张卓称,但今日资本投资以后,这些方面并没有落实到位,徐新的当初承诺更多是忽悠。

老公的吸金大法

“相亲快,找珍爱”,这句在《非诚勿扰》植入的广告语一度传遍大江南北。鲜有人知极富争议的珍爱网的创始人是李松,而更少人知李松是徐新的丈夫。

李松对珍爱网视如己出,不可谓不拼命。他曾以“假发红娘装”的造型登台演讲。再此后,他以一身“互联网许文强”的装束,出现在某个大会论坛。

李松不止一次放出豪言,珍爱网的营收是竞争对手之和,并且珍爱网已经具备上市的条件。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在真相面前豪言不堪一击,李松“珍爱网数据造假”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种种迹象表明,李松与珍爱网的豪言背后,旨在融资,他并不想自己创办的企业顶着“千年老三”的名头。创业失败倒是其次,珍爱网所引发的“诈骗”、“强奸”等恶劣事件,在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舆论,不断有媒体声讨珍爱网和李松。随便打开一下百度,输入“珍爱网”,几乎全是上当受骗的新闻。

徐新和李松,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要离婚,找徐新

有媒体在总结徐新的投资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所投的公司创始人极易发生“婚变”。

2010年11月初,徐新投资的土豆网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没想到次日,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就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前妻杨蕾之前提出的离婚财产分割诉讼采取行动,冻结了王微名下三家公司股权,其中包括上海全土豆科技有限公司95%的股份。王微与前妻杨蕾的离婚案成为土豆网上市的一大阻碍。

徐新投资的赶集网也遭遇“婚变”尴尬。2009年,王红艳控诉赶集网创始人杨浩然与其在美国离婚诉讼期间,将其所持有的“赶集网”50%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其弟杨浩涌。此后,多名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从赶集网离职。因为“婚变”,赶集网的竞争对手58同城却成功于2013年10月底登陆纽交所。

徐新投资的真功夫,因2006年9月的夫妻婚变导致蔡达标与潘敏峰两个家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内斗”,夫妻、兄弟反目成仇。法院最终判决蔡达标“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6宗罪,身陷牢笼。而前妻潘敏峰也是身心俱疲,两个家族最终两败俱伤。

“性侵案”虽以结案,但奶茶妹妹和东哥两人的关系也到了“危险”的境地。也有路边社消息,目前东哥与奶茶妹妹正在协议离婚,看来东哥加入“婚变”大军,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而徐新投资的NOME项目,负责人陈浩在徐新投资3个月后,也传出了“婚变”风声,内部绯闻不断,有可能打破了徐新投资企业家的“婚变”最快记录。

江湖调侃:要离婚,找徐新。就连徐新自己也不得不对投资引发的婚变表态,“凡是结了婚的我们要访谈老婆、离婚的我们要访谈前妻、没结婚的我们要访谈爸妈”。

强势干涉企业经营

不得不“佩服”,徐新的嘴皮子功夫很是厉害,在她的鼓吹诱导下,企业向今日资本打开了“防盗”门。一旦进入企业,徐新便强势干涉企业经营管理。

徐新曾常用教练、陪练、绿叶等来定位自己作为投资人的角色,而创始人才是红花。如果在发展战略上跟创始人有不同意见,徐新说会听创始人的意见,让创始人去试一试。

但现实总是打脸。很多被投资的企业都表示,徐新所说和所做恰恰相反,一旦徐新进入,很多时候都要听命于她的建议。正因为如此,很多被投资企业和今日资本、徐新的关系非常紧张。

徐新也将强势的风格传导给自己的团队。她要求下属一定要对被投企业严格管理。因此,今日资本的员工对被投资企业也变得过于强势,这令被投资企业十分反感,感觉引狼入室。

强势干涉经营管理在中华英才网也得到印证。张杰贤回忆,徐新和其他的投资人不一样,她对公司的介入非常多。张杰贤坦诚,公司融资以后,来自徐新的压力非常大。

虽为创始人,张杰贤在会议上提的很多发展规划,都被董事会拍死了,只因徐新是大股东,双方之间的出发点不同,徐新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快速赚钱,而创始人考虑更多的是活下去和企业长远规划。

成立时间较58同城还早9个月的赶集网,因为没有抢先一步上市,最终的结局只有被并购。赶集网一位内部员工曾透露,赶集网靠着风投维持了很多年,被收购是因为投资方撤资。

而此前投资赶集网的今日资本,一度对赶集网严加管控。

据了解,赶集网CEO杨浩涌在公司成立了KA大客户部,徐新的今日资本也成立一个KA大客户部,虽然两个部门同属于一个大领导的管控之下,但是今日资本的大客户部杨浩涌为代表的却无权干涉,长期以来两个部门功能职责的重叠造成了许多同质化竞争,内耗不断。最后投资方的部门因业绩不敌赶集网而被解散,不少员工因此离职。

资料来源:

1、《美元基金之今日资本:徐新的迷茫》;

2、《今日资本8000万对赌相宜本草》;

3、《企业家婚变:民企经营新风险》;

4、《赶集网被指遭资方抛弃 58赶集合并背后的故事》;

5、《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6、《今日资本 昔日沉沦》;

7、《张杰贤:离开中华英才网部分源于与投资人矛盾》等。

转载自:每天学点经济学 《2018马失前蹄?“风投”女王徐新的新烦恼》, 标题、内文略有修稿

0 阅读:1

凡兮娱乐

简介:曝光娱乐圈黑幕、潜规则、明星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