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毛主席出生的地方韶山,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
第一,关于韶山的传说
韶山位于湖南湘潭和湘乡以及宁乡三个县的交界处,从古代就是被誉为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这韶山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上古时期,舜帝南巡的时候,曾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个妃子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全乱叠嶂,鸟语花香,情不自禁之时,让带来的乐队在这里即兴演奏了一曲,两个妃子就在乐曲中翩翩起舞。
不想,这美丽的曲子,加上美丽的妃子,再加上美丽的景色,引来了天上的凤凰, 这个曲子就是所谓的“韶乐”,这个山也被称为了韶山。
根据《湘潭县志》记载,韶山虽然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但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在《湘潭县志》里的地图上,滴水洞后面的书堂的东侧,有一个“小韶山”,其实是叫“韶山嘴”,也是一个绝美的地方。
战国时期,这里是荆楚的地方,秦始皇曾置郡县,属于长沙郡县湘南县,从唐代开始,这里一直是属于湘潭县。
毛主席便是在这里美丽的地方出生,他的父亲毛顺生给孩子取名“润之”。
1925年6月,毛主席第一次以家乡的名字为名,创建了当地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韶山党支部。
有人说,韶山是中国是中国气候的温度计,其实自从毛主席出生在这里,韶山的名字就慢慢被人熟知,这里也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某些特征,韶山也包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韶山毛氏族谱》对韶山有这样的描述:“韶山,拔起一峰,高出云霄,为诸山之祖。”又说:“谓非山之灵,境为奇乎?”由此可见韶山的与众不同。据说这韶山八景,北宋大画家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真是名垂千古。
第二 ,韶河
韶山有山有水,有韶山,自然有韶河。韶河是韶山境内最大的河流,原名叫云湖河,因为流经古云湖,所以到了70年代才改名韶河。韶河在峡山口的北面,有深潭,或纵深切下去,或裸露出青色岩层。河岸宽四五米,植以乌柏,春夏季节,柏叶苍翠,浓荫如盖。
在北面有杨家和杨营两个村子形成的冲积平原,这里稻米丰盛,景色秀丽,虽然这里的山不太高,但也是地势险峻,生机盎然。在韶河上面又分成了两支,一个是北边的公路,一个就是罗仙寨,据说在罗仙寨上有一个古迹,远远望去,门顶上是三个大字:报恩寺。
关于报恩寺,传说里面供奉着古典小说里的观音菩萨,当然,关于报恩寺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在唐朝时,有个母女乞讨到这里,但是孩子不小心丢了,母亲痛不欲生就一直住在寺庙,不想她的孩子最后功成名就,居然和母亲又重逢了,二人抱头痛哭,僧人感动不已,把名字改成了:报恩寺。
从报恩寺原路而返,越过一个山冲,就会看到一个辽阔的山间平原,这里连绵十多里地,山体相连,波连浪涌。
在平原山,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平原的边缘一个村庄,就诞生了一位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彭绍辉将军。
建国后,毛主席在一次接见彭绍辉时就笑着说:“咱俩算是真老乡啊。”二人用浓重的韶山话交流,开怀大笑,真情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