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裁无效?中国外交部今年已5次宣布制裁美企,真的有用么?

清凌说世界 2024-08-02 16:57:48

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国近两年对美企的制裁愈发频繁,其中光今年我国外交部就已经5次宣布对美企的制裁措施了,这些制裁措施瞄准了包括洛克希德·马丁等在内的美国顶级军工巨头。

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7月12日的时候,我国外交部宣布了对6家美国军工企业及5名企业高管采取反制措施;还有今年5月份,我国宣布对美国12家军工企业及10名企业高管采取反制措施。

此外,在今年1月、4月以及6月的时候我国都有宣布对美企的制裁,而这些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参与了对台军售。

但随着制裁措施的频繁出台,一个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些制裁真的有用吗?有人质疑,这些美国军工巨头主要依靠美国政府订单生存,在中国的业务占比并不高,制裁似乎难以对其造成实质性打击。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中国的"外交表态",对美国军工企业不痛不痒。

尤其是我国此前对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实施的对台军售两倍规模(差不多990亿人民币)的罚款,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些罚款也没见他们交。

所以随着我国对美国那些对台军售的军工企业实施制裁愈发频繁时,不少网友都对我国的这些制裁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

尤其是这些被制裁的美国军火巨头背靠美国这棵大树,仿佛有恃无恐,继续对台军售,那我国的制裁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中国制裁美国军火商的原因:捍卫核心利益的必然之举

为何我国会频频出手制裁美国企业呢?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制裁措施,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美国持续不断的对台军售!

咱远的不说,就来看看今年美国不顾我国警告一意孤行的对台军售的行为,简直就是不断在我国的红线上反复试探!

像今年2月份的时候,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价值7500万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仅过了4个月,美国就有批准了两项共约3.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

更难以置信的是,在4月20日的时候,美国众议院当时还通过了一项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向"印太安全"提供超80亿美元的援助,而这笔款项中有19亿美元更是明确指定用于台海地区!

这些军售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也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而且美国也早在1972年时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就已经表明了它们的态度:美国承认一个中国。

在之后的《八一七公报》中美国也明确表示,他们将会逐步减少对台军售,最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但美国嘴上说的好,但在实际行动中可谓是将这些忘的一干二净,不过美国真的是忘了还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显然,明显是后者。

所以现实情况是,美国非但没有减少对台军售,反而不断升级对台军售的规模和质量,从"爱国者"导弹到F-16V战机,再到各种先进通信系统,无疑是在一次次触碰中国的红线。

为何美国会如此热衷于对台军售?一方面是因为,对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工巨头而言,台湾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提款机",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贡献可观的利润。

其中在民进党上台后的8年时间里,民进党光拿着台湾民众的血汗钱从美国那购买武器装备就高达20多次,花了220多亿美元,仅2020年一年,台湾就花费了118亿美元购买美国武器,成为当年美国对外军售的最大买家。

这庞大的军售市场,不仅为美国军工企业创造了巨额收入,也维系了其在全球军事装备市场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将对台军售视为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向台湾地区输送武器,美国试图在台海局势中保持影响力,同时制衡中国的发展。

这种做法其实非常符合美国"印太战略"的整体布局,旨在通过强化与地区盟友的军事联系,构建一个围绕中国的"包围圈"。

但不管美国打的什么算盘,我国的立场始终明确而坚定,就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了防止"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因此,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对台军售,我国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予以回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中国外交部今年已经5次宣布制裁美国军工企业。

像将相关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这些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这些企业在中国新增任何形式的投资活动;禁止相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入境,并取消已在中国的高管的居留或工作许可...

这些制裁,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对美国不断挑战中国底线的严正警告!

表面VS实质: 制裁的短期与制裁的"后劲"

乍看之下,这些制裁似乎并未对美国军火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尤其是这些被制裁的美企表面上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有些还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任何因为我国制裁而感到慌张的,至少表面没有。

甚至在制裁宣布后不久,美国政府就批准了新一轮的对台军售,而这些企业仍然是军售的主体。

所以这种表面现象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中国的制裁真的有效吗?

但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制裁措施正在悄然发挥作用,就像是一颗种子,虽然刚种下时看不到任何变化,但它正在土壤中悄悄发芽,只待时机成熟就会破土而出。

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切断了这些美国企业的稀土供应链。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武器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F-35战斗机的雷达系统到"爱国者"导弹的制导装置,几乎所有先进武器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而中国恰恰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占据了全球稀土产量的80%以上。

失去了中国稀土的供应,这些美国军工企业就好比失去了"维生素"的人体,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但长期来看必定会影响其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例如,没有足够的镝,战斗机的永磁发电机就无法正常工作;缺少铽,夜视设备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是渐进式的,就像是慢性病,一开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美国企业可能需要寻找替代供应商,但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面临质量不稳定的风险。

而且就算美国政府可能会通过增加订单来支持这些企业,但长期来看,成本上升将侵蚀其利润率,影响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我国对美企的制裁也限制了这些军工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机会,毕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的潜力对任何跨国公司都具有巨大吸引力。

而失去在华发展业务的机会,可能对这些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和未来增长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虽然制裁的效果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它正在从根本上动摇这些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这种长期影响可能比短期的经济损失更加致命。

数据说话: 制裁效果初显

虽然被制裁的美国企业表面上似乎无动于衷,但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

首先,一些被制裁的美国军工企业开始出现订单积压的情况。

很多人都以为随着巴以冲突、俄乌冲突以及红海危机等各种冲突的爆发,美国很多军工企业的订单量肯定会大幅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就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来说,其"积压订单"已经突破了160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F-35项目的净销售额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2.75亿美元。

尤其是这个F-35项目,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洛克希德首席执行官就已经表示,这款战斗机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像固体火箭发动机、铸件和锻件等都出现了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战机的生产速度,生产都成问题了,更别说对F-35的升级计划了。

对于供应链问题,洛克希德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了,这种情况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第三季度。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引以为傲,甚至还极力向盟友安利的F-35隐形战机,近几年美国国防部却不断有消息传出,表示因为交付质量远不及预期,尤其是F-35没有完成TR-3升级,所以其"拒收"了洛马公司的一大批F35战斗机。

据报道,已经有超过100架F35战斗机因为软件稳定性和硬件问题而被迫停在停机坪上,这些造价高达每架8000万美元的战机只能可怜巴巴地停在那里,场面颇为尴尬。

此外,这些被制裁企业的股价也开始出现波动,虽然波动幅度暂时不大,但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例如,在中国宣布新一轮制裁措施的当天,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和波音公司的股价分别下跌了3.2%、4.3%和4.4%。

虽然这些跌幅可能很快就会被市场波动所掩盖,但它清楚地表明了投资者对这些制裁措施的担忧。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被竞争对手迅速蚕食,例如,在民用航空领域,空客正在迅速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波音则在不断失去订单。

这种市场份额的变化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显现,但趋势已经开始形成。

由此可见,虽然这些数据变化还不足以对这些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但它们清楚地表明,制裁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就像是冰山的一角,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只是整个影响的开始。

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制裁并非中国的最终目的,而是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平方向发展的一种手段。

虽然中国的制裁措施可能不会立即改变美国的对台政策,但它们确实在发挥着实质性的作用。

这些制裁不仅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的利益,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裁的效果将会越来越明显,最终有望推动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其对台政策。

文章信源:

赖清德着手向美支付“保护费”?喂肥美国主子,坑惨台湾民众!--台海网

反制对台售武!中国外交部今年已5次宣布制裁美企措施--环球网

惨!被美军拒收的F-35,已经快没地儿放了……--环球时报

全球最大军工企业预警:订单创下纪录新高 但供应链中断将拖累业绩--财联社

0 阅读:27

清凌说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