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不好当,不仅工作繁忙,私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妃嫔侍寝的制度太不近人情,以至于出现了雍正这样的劳模,也出现了同治那样的奇葩。
人们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感觉很热闹,尤其是皇帝身边围绕着成群的绝色佳丽,只要皇帝愿意,整天都可以沉浸在温柔乡里纵情欢愉。但是艺术作品并不是现实,现实中的皇帝,可没有影视剧中演得那么风光,说起来还不如妻妾成群的普通人。
皇帝富有天下,拥有最顶级的资源,但想要随心所欲地享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一切的源头,都要归功于清朝奇葩的妃嫔侍寝制度。
清太宗建立大清的时候,为了江山永固,在子孙传承的问题上,绞尽脑汁制定了一套奇葩而又严苛的侍寝制度。当然了,制定这套制度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保证皇家血脉的质量,但却让后世之君饱受折磨苦不堪言。
在清朝的皇宫里,有个隶属于内务府的“敬事房”,别看这个部门不起眼,但是权力可不小。敬事房不仅管理太监、宫女、端茶倒水等日常琐事,连皇帝、皇后及嫔妃的私生活都要管。
后宫有等级的嫔妃,都会被敬事房做成小竹牌,待皇帝吃过晚饭后,太监就会用银盘子端着数个摆放整齐的小竹牌,让皇帝遴选夜里侍寝的嫔妃。
由于牌子都是背面朝上,只有皇帝翻开牌子之后,才知道是哪个嫔妃,所以这一步也就是俗称的“翻牌”。但就是这个简单的程序,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被呈到皇帝面前的,太监呈牌子之前,要先经过皇后的筛选。
也就是说,不是皇帝想临幸谁就临幸谁,只能在皇后认可的几个妃嫔里面挑选。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皇后的权威性,皇后要是看谁不顺眼,估计这个妃嫔大概率就要被雪藏了。
所以,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妃嫔敢在皇后面前支棱,甚至是暗中较劲下黑手。这要是在其他朝代,或许还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在清朝,妃嫔巴结皇后还来不及呢,哪还敢不知死活地跟皇后过招呢!
皇帝翻了牌子之后,被选中的妃嫔就要开始香汤沐浴做准备,然后被太监用棉被裹着抬进皇帝的寝宫。临进卧室的时候,侍寝的嫔妃还要褪去棉被,换上一件绵绸披风,再由太监抬到皇帝的龙床之上。
按理说,普通人家到了这一步,就要开始剑拔弩张直接开怼了,可是侍寝的嫔妃还要经过一道程序。侍寝的嫔妃必须从被子的下面,顺着皇帝的龙足小心翼翼地钻到被窝里面,等在被窝里面躺好了之后才能开始进入实战阶段。
皇帝跟嫔妃在龙床上翻云覆雨,太监们就守在门外掐算时间,两人温存最多只有半个时辰,时间一到太监们就要开始叫门,然后再用被子把侍寝的嫔妃裹着送回她自己的后宫。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想把妃嫔留下来过夜都不行,太监喊三次要是皇帝不知声,就该拿着祖宗的令箭直接闯进内室抢人了。
临走时,太监还会问一句“留不留”。皇帝要说“留”,太监就要记录好时间,以备之后妃嫔怀孕时查询。皇帝要说“不留”,侍寝的嫔妃接下来就跟邱大美女演的《慈禧》一样,会被太监用特殊的手法清理干净。
清朝有着一套连皇帝都无法违背的制度,你说他拥有最顶尖的资源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偶尔才能享受一回,真的是暴殄天物浪费至极。
不过,后宫女眷里有一个人例外,皇后对这套奇葩而又不近人情的侍寝制度,自带免疫功能。
皇后跟皇帝在一起过私生活,连说法都不一样了,妃嫔叫“侍寝”,皇后叫“伴寝”。中间的程序也没有那么多花样,皇帝想找皇后,直接跑到皇后的寝宫里就行了,能正儿八经像平民夫妻一样睡个安稳觉。
另外,皇后就不存在“留不留”的问题了,敬事房的太监只需要记录两口子的同房时间就够了。
正是由于这套奇葩制度的存在,也就不难理解雍正在位13年醉心工作的原因了,与其私生活过得不尽兴,还不如废寝忘食地工作,青史留名来得实在。同时,这也就不难理解,同治为什么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痴迷八大胡同无法自拔的原因了。
这两个皇帝在清朝历史上都很有名,只不过同治的名声,实在是太过难以启齿,才19岁就染上了隐疾,不治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