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银幕初代硬汉,凭《战火中的青春》风靡全国,却在事业巅峰期推掉所有戏约;他照顾失明瘫痪妻子46载被誉模范丈夫,却在发妻离世两年后迎娶其闺蜜。庞学勤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情感传奇,揭开老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生命底色。
1950年代的长春电影制片厂,25岁的庞学勤与王心刚并称“南北双雄”。前者在《边寨烽火》中策马扬鞭的英姿,让周总理观后亲自致电表扬;后者因《寂静的山林》成为全民偶像。
而让这对竞争对手化敌为友的,正是中央戏剧学院才女杨洸——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北大高材生,放弃总政歌舞团铁饭碗,毅然追随庞学勤扎根东北。
在零下30度的《冰上姐妹》片场,杨洸为捕捉晨光镜头被强烈反光灼伤视网膜时,庞学勤正在隔壁棚拍摄《战火中的青春》。当医生宣布妻子可能永久失明,这个银幕硬汉在化妆间痛哭失声。此后二十年,他白天拍戏晚上念剧本给妻子听,把《甲午风云》台词录成300盘磁带供妻子解闷。
1966年特殊时期,时任长影剧团长的庞学勤被下放农场,每月仅有的探亲日,他徒步40公里给妻儿送粮。杨洸为给丈夫补充营养,把组织配给的鸡蛋腌成咸蛋,结果因保存不当全部发臭。夫妻俩就着霉变的咸蛋喝稀粥的画面,成为儿子庞洋记忆中最心酸的“家宴”。
1998年杨洸突发脑溢血瘫痪,68岁的庞学勤发明独特护理法:用军队绑腿带辅助妻子复健,在卫生间安装双人浴缸方便擦洗。某次帮妻子翻身时他腰椎骨折,却隐瞒伤情跪着完成电影《世纪之梦》配音工作。这些艰辛直到2014年杨洸葬礼上,才被追悼词披露。
2006年杨洸病逝后,79岁的庞学勤陷入严重失智,时常对着空气喊妻子小名。在日本经营旅行社的高山英子——杨洸生前最信任的闺蜜,收到庞家紧急越洋电话。这个曾见证他们婚礼的女人,带着杨洸生前最爱吃的苏州酥糖突然现身。
在子女见证下,两位古稀老人开启另类“恋爱”:每天视频三小时重温杨洸往事,联手整理出28本夫妻日记出版。当舆论质疑“娶妻妹”有悖伦常时,庞学勤在自传中写道:“英子不是替代品,她是洸儿派来陪我走完最后一程的使者。”2015年弥留之际,他紧握高山英子与杨洸合影离世,终年86岁。
从《古刹钟声》的侦察科长到现实中的终身看护,庞学勤用半生诠释“责任”二字。或许正如他给年轻演员的临终赠言:“戏里的忠贞易演,生活的坚守难为。”这段饱受争议的黄昏恋,恰是两位老人对生命最深情的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