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茫茫黄海的一角,有一座面积不到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孤岛,四周是陡峭的礁岩和惊涛的海浪,没有电、没有淡水,有一对夫妻却在那里默默坚守了32年。
丈夫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也被誉为“中国最平凡也最伟大的守岛人”,用身体力行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才是新时代真正的爱国情怀。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当年甘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年复一年地面对孤独与危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将为您揭开那段动人心魄的守岛故事。
初到孤岛1986年夏天,王继才站在小船的甲板上,第一次看到了开山岛全貌,那是一块孤零零的礁石,在灰蓝色的海天之间显得既渺小又冷漠,只有几排破旧营房伫立在荒凉中。
船靠岸后,他拎起行囊,深吸一口气,迈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烈日下,空气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里盘算着。
“这座岛该不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艰难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孤岛生活的第一晚,就彻底打破了他最初的心理预期,入夜的风呜呜作响,带着潮湿的凉意,仿佛一双冰冷的手掠过他的背脊,风浪造成的巨大轰鸣声让他浑身紧绷。
环顾四周,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荒凉感,随后,从不喝酒的他从行李袋里翻出一瓶备用的白酒,狠狠灌了一大口,刺鼻的酒劲呛得他咳嗽起来,也让他渐渐平复了紊乱的呼吸。
几天后,他发现岛上蚊虫成群结队地从杂草里飞出,肆无忌惮地叮咬他的皮肤,每到夜晚,他的双腿、胳膊和脖子都被叮满了红肿的疙瘩,奇痒难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那些细小的水蛇在退潮后爬满了岛上的每个角落,晃动着光滑的身躯钻进草丛、石缝,甚至偶尔还会爬进他的居所。
就这样,王继才白天忙着巡视、清点物资、挖掘防空坑道,还要记录每一艘经过船只的情况,但工作再忙也填不满内心的空虚,他从未感到如此孤独,就像被世界遗弃了一般。
身心煎熬之下,他只能一次次在心中鼓励自己。
“不能退缩,既然来了就得守下去,这座小岛是祖国的边防哨所,是千千万万人的第一道守护屏障,如果连自己都不敢面对这份艰难,又有谁能来守护它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守岛的时光就这样在无声的抗争与适应中缓缓展开,此时的王继才未曾想到,自己这一守竟是余生。
没过多久,妻子王仕花通电话时敏锐地察觉到王继才遭受的疲惫与落寞,脑海中不断浮现丈夫孤身在岛上的画面,那一刻,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疼。
她决定去岛上看看,哪怕是短暂的陪伴,也总比让丈夫一个人孤零零地熬着强。
三天后,王仕花搭乘渔船出发了。当小船靠近开山岛时,她终于看见了那片孤岛,与想象中一样毫无生机,风从海面吹来,夹杂着浓烈的咸腥味,让人胸口发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岛后,只见王继才正在一处坑道旁挖土,皮肤晒得漆黑,头发被海风吹得凌乱不堪,衣服上满是泥土和汗渍,整个人少了往日的从容,多了几分刚毅。
“你怎么来了,这么热的天,船上也不好坐。”
听到丈夫如此寒暄,王仕花没有说话,眼眶不知不觉间湿润了。
“继才,你为什么非得来这儿,别的民兵都能拒绝,你为什么不能?”
王继才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像是怕妻子看见他复杂的神色,嘴角动了动,最后只挤出一句:“有人得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天夜里,王仕花第一次感受到这片孤岛的恐怖,海风像野兽般敲打着破旧的营房,门窗被风吹得“咯吱咯吱”作响,仿佛下一秒就会被风卷走。
她整夜都没睡好,耳边一直回荡着风声和潮水的轰鸣,几次转过头看身旁的丈夫,却发现他已经习惯了这一切,枕着手臂沉沉睡去。
王仕花终于忍不住了,她站在王继才面前,眼里蓄满泪水。
“继才,你跟我回去吧,咱孩子天天念叨着要爸爸抱抱,这里不适合人住,换别人来守岛吧。”“你先回去吧,仕花,正因为没人愿意来,我才不能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王仕花的心上。她知道丈夫的心意已经非常坚定,任何劝说都是徒劳,当天她坐上了返程的船,船缓缓驶离开山岛时,她暗暗下了一个决心。
三天后,王继才站在岛上的礁石边,远处的小船又一次向岛靠近,只见王仕花背着行李,步伐坚定地向他走来,来到他面前坚定地说道。
“你不走,我也不走了,我留下来陪你,咱们一起守这个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此,这座荒凉的孤岛上多了一丝烟火气息,夫妻二人开始了以岛为家的生活,一起巡岛、挖坑道、种花草,王仕花也慢慢变成了和丈夫一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守岛人”。
执着守护开山岛的日子,看似平淡如水却夹杂着巨大的孤独与压力,在不到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岛上,王继才夫妇用32年的时间,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生活,还有一次次的内心挣扎与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岛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逻和护航标,他们要沿着蜿蜒崎岖的石子小路绕岛一圈,检查标志灯是否完好,防止海上船只因灯标失效而迷失方向。
岛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巡岛的路多是由锋利的礁石和杂草覆盖,走起来既累人又危险。
有一次,王继才在巡岛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松动的石块,整个人瞬间摔了下去,膝盖重重地磕在礁石上,鲜血立刻涌了出来。
那一天,他忍着疼痛走完了全程,回来时裤腿已经被血水浸透,伤口也被咸湿的海风吹得刺痛难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岛上没有电和淡水供应,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十分匮乏,饮用水要靠每隔一段时间运来的淡水补充,一旦天气恶劣导致船只无法靠近时,只能靠收集雨水或节约储水来勉强维持。
最初,夫妻俩守岛的年薪只有3700元,后来涨到了5000元,想要维持一家人的开支,这笔钱远远不够。
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利用巡岛间隙,在岛上捕些海鱼或者捡拾螃蟹,有时把捕到的海鲜晒成干货,攒到一定数量后带回岸上卖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便如此,这些收入还是十分有限,日常开销不得不靠亲戚朋友的接济,孩子们的学费也一度成为压在他们心头的重担,可夫妻二人依旧没有放弃这份清贫的事业。
当年,开山岛作为海上边防哨所,偶尔会有走私者和偷渡者试图在岛上落脚,他们伪装成渔民的样子,暗地里计划着非法交易,对此,王继才的态度极为坚决。
“有我在,你们就别想打这个主意,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你们敢动手,就试试看。”
靠着两人的守护,这座小岛成为了边防的一道铁壁,还帮助过相关部门侦破多起走私和偷渡案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复一日的守岛生活,让夫妻俩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孩子们生日时,他们只能通过电话简单送上祝福,过年时,别人家张灯结彩,他们却只能在岛上简单煮一锅汤。
就这样,王继才和王仕花在孤岛留下了无数看似不起眼却无比珍贵的瞬间,每当国旗在晨光中迎风招展,他们便觉得一切的艰难都变得值得。
精神传承2018年夏天,海风依旧像往常一样吹拂着开山岛,浪涛拍击着礁石,发出低沉的轰鸣,然而,王继才夫妇却迎来了永别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天傍晚,王仕花按照医生的建议,准备暂时离岛治疗长年累积的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
上船前,她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岛边的王继才,男人瘦削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但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还笑着挥了挥手。
“治好了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升旗。”
当晚巡逻途中,王继才突然感到一阵剧烈胸痛,等到其他工作人员发现时,他早已失去意识,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年仅58岁永远离开了这座他坚守了大半生的岛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噩耗传来时,王仕花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泪水夺眶而出,回到岛上看着曾经熟悉的一切,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每一步都带着刺痛的回忆。
抚摸着丈夫生前挖出的坑道,翻看着一页页巡岛日志,她意识到这个男人用自己的执着与生命诠释了什么叫责任,而她也不能让他所守护的这一切被遗忘。
“继才,你放心吧,你守的岛,我会继续帮你守下去。”
为了完成这个诺言,王仕花亲笔写下《替夫继续守岛申请》,经县里研究决定,聘用她为开山岛哨兵所名誉所长,以轮岗制替代长期驻守,让更多的人接过这份重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新回到岛上后,王仕花走到升旗台旁,一个人完成了升旗的仪式,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告诉所有人,即便王继才走了,开山岛上那面红旗依旧在飘扬。
多年坚守,王继才夫妇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开山岛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岛”。
县里修建了纪念馆,展出王继才生前的72件遗物,包括他用过的锄头、日记本和那一面面褪色的国旗,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这对夫妻无声的奉献与牺牲。
2019年元旦,北京国旗班特别赠送了一座电动升旗台和一面曾在天安门飘扬的国旗,从此,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再也不怕大风吹跑了,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精神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县人武部设立了轮岗制,越来越多的民兵骨干自愿报名,接过王继才生前的工作,他们从各地赶来,学习巡岛、护航标、记录日志,坚定地传承着夫妻俩的守岛方式。
每每夕阳西下时,王仕花总会坐在岛上的礁石边,回忆起她和丈夫共同守岛的日子,那是艰苦的岁月,也是充满意义的岁月。
她知道,无论她还能守岛多久,这片土地都已融入了她的生命,开山岛的故事将在无数后人的记忆中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