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性是明代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一生游迹几遍全国,连徐霞客都对其推崇有加,称其为“王十岳”。
具明代钱希言所著《狯园》记载,王士性的前身是峨眉山的一名老僧,老僧一生喜欢到处游历山川,到老的时候,很遗憾自己不能在有生之年游遍名山大川,因此就发愿来生完成这一夙愿。
老僧在圆寂前,告诉他的弟子:“我将到台州临海县王氏家托生为男,十六年后,你可来探访我。”
他的弟子就把他说的话记在了墙壁上,老僧圆寂十六年后,他的徒弟就按照他生前所说,寻访到了临海王士性的家中,那时王士性已经十六岁,他的出生日期恰好同老僧圆寂的日期一致。
老僧的弟子同王士性相见,就像是久别重逢,后来,老僧的弟子离开时,王家赠送了他很多财物。
王士性虽不如徐霞客出名,但其成就却不亚于徐霞客,甚至有专家指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王士性和徐霞客的贡献在“伯仲之间”。
王士性和他的伯父王宗沐及堂弟王士崧、王士琦、王士昌,均为明代的进士,在《明史》中都有传记。一家五口同时代记入正史的,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少见,可见其家族的影响力。
如王士性这般高僧托生的名士,历史上有记载的还是不少,例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唐朝宰相房琯、西凉王李暠等,看来这种情况也不是个案。
按佛教的理论,和尚修行的目标是解脱,王士性的前身老僧因嗜游而放弃出家的初衷,甚至发愿来生去完成游历的愿望,还真的实现了,可见天地仁心,人生的路在某种程度上看或许真是人自己的选择!
资料来源:【明】钱希言著《狯园》
🌺🌺🌺……
也许有来生,缘来何处寻?若是还苦处,不若无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