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美国极地战略的漫长征程

实事大家谈 2025-02-22 08:19:50

在地球的极地地区,冰雪覆盖的海洋之下,隐藏着丰富的资源,同时,极地航道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在这片被冰雪主宰的领域,破冰船成为了各国争夺极地权益的关键 “利器”。而美国,在经历了漫长的筹备与等待后,终于开启了其新的 PSC 项目 —— 建造新一代破冰船,这场破冰行动,究竟能否成功改写美国在极地地区的战略格局?

一、破冰船之困: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难题

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岸警卫队,作为维护美国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在北极海域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其仅有一艘重型破冰船 ——USCGC Polar Star 能够在北极作业。然而,这艘 1976 年就投入使用的破冰船,宛如一位暮年的战士,在岁月的侵蚀下,无论是道德层面(技术理念过时)还是物理层面(设备老化)都已尽显疲态。

一年后投入使用的同型号破冰船 USCGC Polar Sea,命运同样坎坷。2010 年,它因发动机故障而被迫停工,从此退出了北极的舞台。早在 2010 年,国会研究服务部就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布报告指出,海岸警卫队需要 6 艘新的破冰船在北极工作,其中包括三艘重型船只,并建议开展相关建造研究并采取行动。这一报告,如同在黑暗中敲响的警钟,拉开了美国新一代破冰船建造计划的序幕。

二、破冰计划启航:漫长的筹备之路

2012 年,海岸警卫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计划,深入剖析当前的需求和能力,为未来的破冰船建造绘制蓝图。2016 年,海军强势加入,凭借其在现代造船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海岸警卫队携手成立了部门间方案管理处。2017 年初,这个新成立的管理处面向全球发出了新的破冰船设计项目招标。一时间,来自美国本土及外国的五家公司纷纷响应,参与到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这个计划也被正式命名为 “极地安全切割船(PSC)”。

经过漫长的筛选与评估,2019 年 4 月,Halter Marine 公司提交的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拿下了 PSC 主破冰船的设计与建造合同,合同金额高达 7.46 亿美元。不仅如此,管理处还签署了价值 11.5 亿美元的两艘量产船的期权合同。按照最初的计划,主 PSC 将于 2024 年开始服役,第二艘和第三艘破冰船也将分别在 2025 年和 2027 年交付使用,美国似乎即将迎来其极地破冰力量的全面升级。

三、波折重重:计划受阻与艰难前行

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沉重的耳光。Halter Marine 公司在积极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于 2022 年 11 月被更大的 Bollinger Shipyard 收购。新业主虽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按照原计划继续推进,但很快,项目就陷入了重重困境。2023 年中期,人们发现 PSC 方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船的交付日期不得不推迟到 2028 年,后续两艘破冰船的交付时间更是遥遥无期,甚至有可能推迟到下一个十年初。

美国审计院发布的报告揭示了这些延误的主要原因。缺乏设计和建造现代破冰船的经验,使得整个项目在技术层面举步维艰;项目的总体复杂性超乎想象,原始技术任务的频繁变更,更是让施工团队应接不暇;而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大流行病,无疑是雪上加霜,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诸多限制。尽管困难重重,Bollinger Shipyards 公司并未放弃,他们全力以赴,试图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订单。

2023 年 8 月,在 Bollinger Mississippi Shipbuilding 工厂,第一艘破冰船主体模块的钢材被切割,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随后,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组装这些模块。然而,好事多磨,直到 2024 年 12 月 19 日,PSC 项目部际管理部门才批准建造破冰船。目前,造船厂的首要任务是组装 8 个原型制造评估单元(PFAU)部分,这些部分是船体和其他结构的关键要素,承包商将通过它们来证明自己的建造能力。PFAU 的组装和测试需要耗费数月时间,之后才会开始在踏板上全面建造破冰船体,而具体完成这些工作的时间以及下水日期,仍然是未知数。

四、破冰船的实力:极地的 “钢铁巨兽”

尽管建造过程波折不断,但即将诞生的 PSC 破冰船,无疑将成为极地地区的 “钢铁巨兽”。按照设计,这艘长 140 米、宽 27 米、排水量 23300 吨的船只,将成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船只,在尺寸上甚至超越了同类外国船只。其具有增厚外壳的特征,申报了 PC2 冰级,这意味着它能够全年在中等厚度的多年冰层中自由穿梭,无惧恶劣的极地环境。

动力方面,PSC 冰雪机将配备基于 Cater 公司几台柴油发电机组的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超过 45000 马力,动力由一个带有桨叶的电动机和两个螺杆驱动柱提供,确保船只在冰海中能够拥有强大的推进力。巡逻船 PSC 还将配备全套的控制设备和导航系统,船上设有机舱和舱室,能够容纳船员、科研组和其他人员,总人数最多可达 186 人,并且具备 90 天的自给自足能力。

在自卫武器方面,船只将配备装有 30 毫米自动火炮和 12.7 毫米机枪的战斗模块。更令人瞩目的是,有报告称,有可能实施基于宙斯盾的 BIUS 元件的作战信息和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破冰船甚至能够携带额外的火箭武器模块或容器,无论是攻击性还是防御性武器,都将使其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在极地地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五、未来展望:极地战略的新篇章?

美国海岸警卫队破冰船队的更新计划,可谓是命运多舛。从决定更新船队到如今,已经过去了 12 年,然而,到目前为止,仅仅完成了第一批设计。当前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诸多不确定性仍然笼罩着这个项目。但美国 BOHR 及其承包商并未放弃,他们在艰难中继续前行,怀揣着完成计划的希望。

未来,倘若这些新的破冰船能够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无疑将极大地提升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北极地区的巡逻、执法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能力,重新塑造美国在极地地区的战略格局。它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制止各种非法活动,保护美国在极地地区的资源权益,同时,也为美国在极地地区的科研、经济开发等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这漫长的建造过程中,时间和成本的超支问题始终如影随形。按照目前的进度,主破冰船最早要到 2029 - 30 年才能交付,后续两艘船更是要到 20 年代后半期甚至更晚才能下水服役。美国能否在不再次调整时间表的情况下完成所有计划?这一切,都将交由时间来检验。而这场破冰行动,也必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关乎美国的极地战略,更可能对全球的极地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0 阅读:3

实事大家谈

简介:与读者分享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