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君,一个在解放前就参加革命,解放那年从上海国防医学院毕业,后又志愿申请参军当了女兵的护士长。
1953,她去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担任起了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
自此,她在毛主席身边一待就是21年,她和主席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接触多了,互相谈话的机会也便更多。
时隔多年,她回忆起来,有的话从主席口中说出来,当时的她并不觉得特殊和重要,但是多年后想起来却常是很有意义的。
她犹记得初到主席身边的第五年,一次散步,毛主席突然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敢到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吗?”
当时当刻,这个问题直令她摸不着头脑,只觉得毛主席单纯是在考量她的勇气,直到多年后,她才窥见主席的思想和智慧。
那么,毛主席当年为什么问吴旭君这个问题?吴旭君后来又发现了什么呢?
1949年,吴旭君从上海国防医学院护理科毕业,后去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任护士长。
1953年时,她却突然接到了上级通知,要调她去中南海,担任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
吴旭君当时又惊又喜,最终重重地点了头,而也就是这一点头,她有了旁人想都不敢的接触毛主席的机会。
1956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第4个年头,她入了党。
作为医生,她需要和主席有更多的接触,以便于掌握有关主席身体健康情况的更多资料。
而毛主席自建国后国事繁忙,除了要待在北京,还需要去到全国各地巡视或者接待来宾。
这其中,毛主席最常待的地方,除了北京中南海,当数湖北武昌东湖宾馆。
毛主席生前下榻东湖宾馆44次,每次少则十多天,长则半年。
这期间,许多国家大事和来宾接待,都在东湖宾馆进行,也因此,东湖宾馆又被称作“湖北中南海”。
而作为主席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一直跟在主席身边。
1959年3月时,主席住在武昌的东湖宾馆,并在这里接见了老朋友斯特朗和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妇。
席间,主席和友人谈笑风生,聊得很是愉快。
交谈结束后,主席又亲自送走了他们。
这时的主席,脸上不见疲倦,却满是笑容,吴旭君很快就看出来主席的兴致不错。
又恰逢当天武昌的天气是个大晴天,她便向主席提议:“主席,要不要出去散散步?”
而毛主席闻言,直觉自己这个护士长的提议甚合心意,当即欣然同意。
就这样,从住地出来,主席一路穿过了一片梅林,又顺着小道,转到了东湖边上。
这一年,主席66岁,身体上总体来讲还是十分不错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头几年,他日夜操劳,心血耗费了很多,体力和精力上的双重透支,这些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不过主席对自己的身体向来乐观,66岁了还有着游长江黄河的决心壮志,再加上他十分注重锻炼身体,所以散步走路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而吴旭君就一直跟在主席身后,等到了东湖边,主席的脚步慢了下来。
正当吴旭君不由得被东湖的景色吸引时,主席却突然转过头来提问道:“你敢到密西西比河游泳吗?”
吴旭君当时被主席这个突如其来,没头没尾的问题弄懵了。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那是条闻名的大河,在美国,您怎么想去?”
主席闻言,兴致勃勃地接话道:“我刚才告诉了外国朋友,我想去密西西比河游泳,尤其是到宽大的河口附近游泳,(想必)会更有意思。”
“那好呀,我到时候跟您一起去。”从主席口中,吴旭君知道了主席为什么会突然提及密西西比河,还当主席是单纯地想游泳了,因为知道主席素来最爱游泳,也最幽默,于是她当时也开心地回应主席。
这次谈话结束,回去之后,吴旭君也没大多想。
直到多年后,历史发展到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中、苏三国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新局面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向来坚信要突破钳制,在不利于自己的世界环境里,争取主动,发展自己的毛主席,开始布局打开中美新关系。
1970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毛主席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请上了天安门,并安排他们站在自己身侧,并留下一张极具历史意义的合照。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主席和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那张合影。
国庆节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毛主席先后同斯诺进行了5次谈话,
1971年3月21日,毛主席又派出中国乒乓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而派出的球队更是6年来首次在国际上亮相,由此宣告中国队重返世界乒坛。
而毛主席,在中国代表团一离开北京,就嘱咐吴旭君:“你每天要把各通讯社对于我们派出去代表团的反应逐条讲给我听。”
于是就这样,世锦赛期间,一边是中国代表对积极参赛,一边是毛主席的密切关注。
吴旭君不知道给毛主席讲了多少有关世界各国通讯社的报道和反应,直讲得口干舌燥,而主席听得津津有味。
令吴旭君印象深刻的是,自己曾给主席念过一则报道,美国队的一名选手科恩去球馆练球,出来后找不到车了,结果误打误撞上了中国队的汽车。
科恩当时看着一车的中国人,直接愣在了原地,留有一头长发的他是明显的嬉皮士装扮,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就连他自己都尴尬地说:“我的头发衣服都有点好笑。”
而中国代表队的队员庄则栋却率先站起身来,直言:“今天你来我们车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
说罢,临走还送了科恩一幅一尺多长的杭州织锦。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花絮”新闻,眼睛一亮,立即叫吴旭君将这个消息来回读了两遍。
不久后,一份《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出现在了毛主席的书桌上,毛主席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圈,表示同意,并让吴旭君将文件退回外交部。
但就在这时,转折却出现了。
吴旭君后来回忆说,毛主席自在文件退走后,一直心神不宁,书都不大能看进去,当晚11点,原本在安眠药作用下昏昏欲睡的毛主席突然含含糊糊说了这样一句话:“邀请美国队访华。”
一旁的吴旭君闻言,心下一惊,因为白天的时候,那份主席同意过的不邀请美国队的文件是她亲自退的,怎么现在主席又说要邀请美国队了呢?
再加上主席已经吃了安眠药,主席说的话究竟作不作数,自己应不应该传达,这些都令吴旭君陷入到矛盾焦急的情绪中。
事出有因,关系重大,吴旭君干脆大着胆子询问:“主席,白天退的文件不是已经办完了吗?你亲自圈阅的,不邀请美国队,怎么现在又邀请了呢?您刚刚吃了药,说的话算数吗?”
毛主席听完吴旭君连珠炮似的问题,直接一挥手,用低沉的嗓音道:“算!赶紧办,要来不及了。”
就这样,在主席的催促下,吴旭君赶紧去办了。
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醒来,吴旭君再次追问起主席可还记得昨晚说的话,最终得到了主席的确证。
这时,吴旭君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直言:“主席,你可真行,你的决定突然180度大转弯,吓得我一晚没睡。”
而毛主席却哈哈大笑道:“你这个人啊,为中国办了件大事,自己还不知道哩。”
事后,毛主席才道:“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我是从大局考虑的。”
说完,主席紧接着提及了美国队员科恩上错车,和庄则栋交往的小插曲,他说:“庄则栋和科恩的接触就十分自然嘛,他们不存在恩恩怨怨的问题……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代表性。”
于是就这样,在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如约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而这正是毛主席有名的“乒乓外交”,同年7月,基辛格访华,次年2月,尼克松访华,一切向前推进。
毛主席没有高超的乒乓球技,却成功用小球推动了大球。
直到这时,吴旭君想起多年前主席曾经问自己的那个问题,“你敢到密西西比河游泳吗?”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政治含义。
实际上,毛主席是在向大洋彼岸释放一个信号。
只不过,毛主席的这种东方式,隐晦而富于谋略的信号释放方式,美国人一直没有重视。
这同东西方思考方式上的差距也存在直接关联。
自1971年首次访华后一生访华数百次,被称为“中国老朋友”的基辛格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曾谈及此,他说
“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这位高深莫测的主席是想传达点什么。”
而在毛主席身边呆了整整21年,直到1974年毛主席病倒才离开的吴旭君,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以及自己亲眼见证到的主席一些思想决策的诞生,她说:
“历史的经历常是微妙的,有时偶然的事件,又引出必然的重要结果。非常有意思,如果美国乒乓球队队员科恩不上错中国的汽车,会有‘乒乓外交’吗?看来,在五彩缤纷的国际舞台上,只有巨人的慧眼才能捕捉到这看似平常而实际上是十分精彩的瞬间。”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护士长吴旭君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她敢于冒险挑战自己的勇气值得赞赏。
真正的忧国忧民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