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张灵甫遗孀回国之谜:与邓颖超的合照背后有何故事?

雷亦玉看娱乐 2025-02-13 17:58:33

请画一个真实风格图片,内容为1973年,张灵甫妻子王玉龄受邀回国,与邓颖超的一张合影1973年,王玉龄受邀回国,与邓颖超的一张合影。王玉龄这年45岁,气质优雅,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王玉龄一只手搀扶着邓颖超,两人笑容满面。王玉龄是张灵甫的妻子,她长期在美国工作生活,这次能够回国,是受到周总理的邀请,由于周总理当时生病,由邓颖超出面接待她,王玉龄倍感荣幸,心里很感动。

王玉龄和张灵甫

王玉龄出身名门,她的祖籍在安徽,祖上迁移到湖南长沙,富家一方。王玉龄的父亲王树南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伯父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王玉龄出生时,家里还有良田千顷,衣食无忧。

王玉龄5岁时,父亲病逝。母亲罗氏是一位大家闺秀,她对王玉龄要求很严格。罗氏把家里的男佣人辞退,教授王玉龄各种传统礼节和文化。根据王玉龄回忆,母亲不让她大声说话,不让她和男生说话,就连睡觉也有要求,不能平躺,只能侧卧。

王玉龄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王玉龄的母亲跟着她四处逃难,走到哪里,王玉龄就在哪里读书,学习并没有落下。也正是童年的这段经历,让王玉龄对日军十分憎恨,从来不正眼看日本人,也不买日本货。

17岁时,王玉龄在一个理发店里,遇到了张灵甫,王玉龄回忆,他不知道张灵甫是怎么知道她在店里的,应该是有人介绍他来的。张灵甫通过镜子,盯着王玉龄看了一会,王玉龄觉得他不礼貌,于是就瞪了他一眼。

王玉龄回忆,两人结婚之后,张灵甫说,正是由于瞪了他一眼,他才决定追求王玉龄的。

1945年,王玉龄和张灵甫在 上海成婚,一位是富家千金,一位是国军军长,婚礼很隆重。

王玉龄和儿子

1947年,王玉龄和张灵甫的儿子张道宇出生了,夫妻两人沉浸在幸福之中。然而,解放战争已经打响,张灵甫作为国军王牌部队,很快进入战场。同年5月16日,张灵甫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击毙,终年44岁。

消息传来,王玉龄悲痛不已,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国军节节败退,王玉龄带着儿子和老母亲去了大陆对岸,靠着每个月几十斤大米的抚恤金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为了给儿子好的生活,王玉龄决定前往美国学习和工作。于是她卖掉了房子,拿着孙立人帮忙办理好的出国手续,把孩子和老母亲留下,只身前往美国。

王玉龄在美国

王玉龄上午打工,下午在纽约大学学习财会。通过4年的努力,王玉龄获得了纽约大学的毕业证,然后她去应聘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计,整个酒店只有她一个中国人,她用自信和能力赢得了外国人的尊重。

3年后,王玉龄应聘到一家美国航空公司工作,她的职务不是空姐,而是会计。王玉龄说,她从小的家教影响着她,做不了端盘子的工作。

王玉龄在这家航空公司工作了21年,直至退休。期间,王玉龄把儿子和老母亲都接到了身边,一家过得很幸福。

王玉龄和家人

王玉龄身在国外,但没有忘记祖国,她很想回国看一看。王玉龄在美国期间,尽可能帮助生活困难和刚来美国的华人,有了很高的影响力。周总理得知王玉龄的情况后,向她发出了邀请。起初,王玉龄还担心丈夫的身份,后来她收到了大使馆的正式邀请函,便启程回国。

1973年,王玉龄乘坐飞机回到了祖国,和她一趟航班回国的还有杨振宁,只不过王玉龄和杨振宁没有说话。

王玉龄

之后,几乎每年,王玉龄都要回国一次,她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到了90年代,王玉龄的母亲年事已高,思乡心切。王玉龄对母亲很孝顺,于是在1997年她带着母亲回到了长沙,在老家生活了5年,母亲百岁高龄去世。

由于张灵甫的原因,王玉龄不让儿子张道宇从军和参政,于是张道宇向商业发展,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张道宇和方先觉将军的女儿方晓梅志同道合,两人成为了夫妻。

王玉龄晚年

2005年,王玉龄跟随儿子张道宇在上海定居,她自己租了一个小房子。王玉龄晚年身体不好,需要坐着轮椅生活,每次下楼遇到邻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太太”,王玉龄和大家相处的很好。

王玉龄很爱美,即便到了晚年也是,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对此她说“人保持一颗爱心,能帮助人时帮助人,就会年轻的,我妈妈100多岁才去世,她也是如此,我想这就是保持年轻的诀窍吧。”

王玉龄

很多人尊重王玉龄,是她对感情的专一。张灵甫死时,王玉龄才19岁,当时有很多人为她介绍对象,即便到了大陆对岸和美国,也有人为她介绍对象,但都被王玉龄婉拒了,她独自带着孩子和老母亲生活了那么多年,为丈夫守节74年。

2021年,王玉龄在上海家中去世,终年93岁。她的骨灰和丈夫的衣冠冢安葬在一起。

0 阅读:142

雷亦玉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