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1644年3月18日,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了北京城,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了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都城,而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却选择了以一条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生死关头,他为何没有选择逃亡、投降或是被俘?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和人性抉择?
其实,崇祯并非没有想过逃跑。早在那一年的正月,当局势已经明显不利于明朝时,崇祯的心中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南迁,将都城迁至南京。从战略上看,这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南京地处南方,远离李自成和后金的威胁,明朝可以借此机会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甚至有可能像南宋那样再延续百年的国祚,或者在未来某一天卷土重来,收复失地。
然而,崇祯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提出这个迁都的提议?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轻易开口说放弃祖宗留下的基业,这关乎皇家的颜面;同时,崇祯本人也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
他在位期间,勤勉政事,经常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贬魏忠贤、杀袁崇焕等大事都彰显了他的果断和决绝。但这份果断也让他变得刚愎自用,不愿轻易向人低头。
于是,崇祯心中盘算着一条计策:寻找一个“传声筒”。这个角色落在了大臣李明睿的肩上。李明睿本就是迁都主张的积极分子,崇祯秘密召其入宫,两人促膝长谈,直至夜深。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定下了策略:由李明睿在朝堂之上抛出迁都的议题,引导大臣们展开讨论,最终再由皇帝一锤定音,做出决断。这本是崇祯精心策划的一步棋,却未料到在朝堂之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挠。
当李明睿在朝堂上提出迁都的提议时,立刻遭到了众大臣的强烈反对。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与崇祯之前的一次决策有关。崇祯曾试图与后金和谈,派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去谈判,结果却走漏了风声,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向来不与外敌和谈,崇祯的这一举动被视为辱没了国体。为了平息众怒,崇祯不得不杀了陈新甲来息事宁人。
这件事之后,明朝的朝堂上便形成了一种“左倾”的风气:不和谈、不逃跑,与敌人死磕到底。大臣们担心崇祯这次又是“钓鱼执法”,故意试探他们的忠诚,因此一致反对迁都的提议,甚至要求杀了李明睿来稳定人心。崇祯见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放弃迁都的计划。
由此可见,崇祯在迁都这件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他既没有提前在朝堂上吹风,也没有在遭遇反对时采取强硬的手段来推动。迁都本就是一件大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而崇祯却显得有些仓促和犹豫。
当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城时,崇祯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末日即将到来。他想过逃跑,但宫门紧闭,他连一只鞋都走丢了也没能逃出去。在绝望之中,他选择了上吊自杀。那么,为什么崇祯没有选择投降或是成为俘虏呢?
这主要与崇祯的性格有关。崇祯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的性格中充满了刚毅和决绝。他宁愿死,也不愿向敌人低头。
所以当面临生死关头,崇祯帝狠心下令让妃嫔们自尽,并且亲自痛下杀手,结束了自己一个女儿的性命。而他的另一个女儿,长平公主,虽然侥幸逃过一死,却也不幸被砍去了一只手臂,从此落下残疾,后来被人们赋予了“独臂神尼”的称号。
此外,崇祯也深知投降的下场并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之前曾做过一件得罪李自成的事情:挖了李自成的祖坟。这种深仇大恨,让李自成对崇祯恨之入骨。即使崇祯投降,李自成也不太可能放过他。与其成为阶下囚,受尽屈辱,还不如一死了之,保留最后的尊严。
于是,崇祯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爬上了煤山(即今天的景山公园),在一棵老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终之际,他留下遗诏,字字泣血:“朕登基一十七载,如今逆贼已逼近京城……这一切皆是朝臣之过,误朕至此。朕无颜再见列祖列宗,特摘去冠冕,以发遮面,任那贼子分割朕之躯体。朝中文武,皆可杀之,但求莫要惊扰皇陵,莫要伤及无辜百姓一人。”
这份遗书中,崇祯既表达了对大臣们的失望和愤怒,也流露出了对百姓的深深关怀。他用自己的生命为明朝画上了句号,也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感慨。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