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话语在中国的发展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在2025年也创造了一定影响,DeepSeek就是一个开始。
不过在3月29日的中关村论坛上,北大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却表示,我们被美国的AI带偏了,盲目的跟随是很难创新的,要注意五方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2025年对于中国来讲是新的一年,也寓意着无限创造,在3月27日,北京召开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这次的论坛年将主题定为了“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大型活动有128场,并且将这个论坛分为了五个板块。
其中除了论坛会议,还有技术交易和成果发布,还有一些技术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也是存在的,中关村论坛算得上是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其中涉及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都是围绕着科技展开的讨论。
在现在的科技时代,机器人的出现也是一个大趋势,中关村论坛就是前沿技术交流舞台,在这里践行人工智能的同时也是和绿色低碳进行结合,互动上面也出现了新奇“助手”,人形机器人在活动里面充当智能助手,不仅参与了迎宾活动,甚至就连主持有机器人身影。
很多场景里面都出现了智能助手,近百台机器人都是来自15家企业,有的机器人还掌握了书法技术,在众多科技里面,人工智能也是重要一部分,还有这位人工智能主题日,前沿科技的分享也是围绕着AI来进行的。
这次的论坛从3月27日开始到31日结束,论坛里面也不乏很多科技领域的大佬,在3月29日,人工智能的讨论上面,来自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说出的话语引起了不小轰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被美国AI带偏了
3月29日上午,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进行了相关的演讲,不过这样的演讲也是引起了不小热议,他表示我们都被美国的AI叙事带偏了,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呢?
要知道AI作为一种科技发展趋势,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在研究和发展的道路上是要比中国快,尤其是美国的OpenAI这是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在2016年就发表了AI产品,那是一款开源强化学习工具包。
在之后的时间里面也是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2024年推出GPT-4o,在国际科技领域掀起了潮流,也是AI发展的一大里程碑,短短十年时间,这家公司是收入就已经突破了16亿美元,可见AI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过美国的AI大多都是一些大数据的运算,是一种大模型,虽然看上去非常厉害,可是这有识之士人工智能创新的表层,并不是更深层次解读,要是按照这样的方向进行摸索,那么就会被美国AI带偏。
至于更深层次的还包含了理论和哲学,这样的部分,这些领域是难以测量的,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因素,也是比较本质的东西,院长朱松纯还表示,人工智能包含了很多领域,需要寻求一个统一理论框架,只有这样的话,才能更好发展,符合人类伦理,更加的智能化。
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只是从表层研究,盲目的跟随是很难进行突破的,人工智能的创新也是分为五个部分,包含了执行和算法以及模型,后续的数理框架和哲学,中国的DeepSeek和美国的OpenAI都是基于模型算法做出的创新,深层次还没有涉及,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其实早在2025年1月11日,朱松纯就在北京大学第二十六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谈论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朱松纯表示在现在这样的信息大环境下,美国是通过算法和芯片在AI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不过这样的叙事方法在中国也是受到一定追捧,在创新领域来说,这样的追捧也是会有着一定局限性,中国在发展AI这些人工智能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独立体系,创建一定文化自信,这并不是简单的学科,而是一项大工程。
人工智能发展
随着2025年的到来,科技领域在发展中比重也有所提升,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国际上的“好评”,其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很多外国媒体记者也来到会议上,AI的应用非常广泛。
参加会议的记者和嘉宾身上都有着很多AI工具,一些外国高层对于中国的DeepSeek也是爱不释手,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表示一直在使用DeepSeek,这样的人工智能是非常快速,并且对他的工作也带来一些帮助。
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起步上面是比美国慢,可是发展速度却是高效,中国不少的科技企业也在这样的大环境快速发展,其中腾讯和百度甚至是阿里巴巴在AI技术上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并且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也有着突破。
“祖冲之三号”更是105量子运算也奠定了全球算力新标杆,中国的新能源领域在国际上都占据一定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据了全世界将近七成,在十年时间里面占据行业第一,这也是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要转型。
在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会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产生更加科技效果,AI汽车也将走向市场,也是很多汽车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行业里面掀起新狂潮。
中国AI发展是否应摆脱“跟随模式”,走出独立创新的道路?朱松纯院长提出的“理论深挖”与“文化自信”,能否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从DeepSeek的突破到量子计算领跑全球,你如何看待科技自主与全球合作之间的平衡?未来AI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一起探讨中国科技的未来方向!
重要信源
博鳌亚洲论坛嘉宾点赞中国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环球网2025-03-27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我们被美国的AI叙事带偏了,盲目跟随难以创新——2025-03-29 11:00·新浪财经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聚焦新质生产力 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中国组织人事报2025-03-28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智能助手活跃“上岗”——荔枝新闻2025-03-28
北京大学——朱松纯新年论坛发言丨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中国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