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哥哥坐拥千亿资产,弟弟在老家打工,有百亿资产却分文不动

半江戎马与君筹 2024-11-12 23:44:20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名逐利是名利场上常有的心态。公元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做官。《宋书》记载他:“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有客来访,不分贵贱,自己喝醉便先躺下。随性真诚,是处于名利场中少有之人。

无论哪朝哪代,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一笔生意经。一个商人的成功与自己的经商头脑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人脉,经商手段上也要付出十足的努力。当然商人有时也要看社会的历史背景。19世纪四十年代,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就有两位年轻人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

精明的两位哥哥坐拥千亿资产,弟弟在老家打工,有百亿资产却分文不动。

香港著名富商李兆基

在房地产生意上具有巨大的财富。在外人看来,他的家财万贯是让人羡慕的。然而,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所遭遇的经历以及积累的经验却并不为人所知。李氏三兄弟的父亲本是一名普通的内地商人,父亲李介甫开了两家店铺,专门从事黄金白银等兑换的业务工作,正是这两家店铺养活了里是一大家子人。

李介甫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就为他们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他们读书。

大哥李兆麟毕业之后,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并且锻炼自己的能力,他便回到父亲的店铺里帮忙,因为工作表现杰出,受到了父亲的认可。二哥李兆基逐渐长大,也能来到店铺里帮忙,父亲发现他的工作能力比大哥李兆麟更强。

如果店铺能顺利开下去,李氏兄弟大概就要继承父亲的衣钵,在这一行业一直从事下去。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介甫的店铺受到了影响。为了谋求发展,也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安定的环境,

李介甫决定把三个儿子都送去香港谋求发展。

虽然英国作为同盟国与日本处于敌对状态,但香港是英国的租界区,有督军保护,相对来说更安全。

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李兆麟和李兆基也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虽然社会经验并不丰富,但也无奈只能带着一些资金去往香港发展。

对于小弟李兆楠来说,家里是他认为最安全和最熟悉的港湾。长久以来

,李兆楠得到父母亲的爱护和两个哥哥的呵护,他更愿意呆在父母身边。

所以,李兆楠没有选择和两个哥哥一样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就这样,李兆麟和李兆基兄弟俩带着一些钱离开了广东。李兆麟的第一站并不是香港,而是去了澳门。他本来想从事自己的本行工作,却发现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后来他又瞄准了橡胶行业,毕竟19世纪40年代的香港,正处于一个进出口贸易很高的地位。

橡胶行业也并没有给李兆麟带来光明的前途。

相反,

怀揣着1000元的李兆基选择去了香港。

香港作为内外贸易通道,从事贸易行业和五金行业将会有非常大的收益。于是李兆基就拿着这1000块进行了自己的创业开端。果不其然,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他有了一大笔启动资金。这时他又瞄准了另一个行业:

房地产,对香港的许多旧楼通过重建出租或出卖给一些有需要的人。

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这给李兆基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好友创立了一家永业公司后,这家公司提出的购房计划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很快他们的房子就被购买一空。

成为了房地产大亨的李兆基最顶峰的时候有千亿资产,直到最后攀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首位。

哥哥李兆麟在走了一些弯路之后,最终也瞄准了房地产行业,成立了兆安置业有限公司

。虽然在成就和财富上没有弟弟李兆基更为人熟知,但哥哥的置业公司及建筑设计等为一体,也赚得巨大的财富。两个哥哥在地产行业里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弟弟李兆楠一直守在父母的身边。建国以后,

李兆楠店铺的经营并不好,无奈之下,他只能去工厂里打工,做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工厂打工的时候,李兆楠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还把父母接来和自己一起居住。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子并不是很大,经济生活上也处于一般的水平,一家人也还是其乐融融。

两个哥哥为了提携弟弟,他们把在平安保险的一些股份赠送给了弟弟,李兆楠因此也上过胡润富豪榜。

虽然成为了一名富豪,但是他心中并不眷恋这些钱财,他认为这些钱始终都不是自己的,是哥哥对自己的关照。

李兆麟和李兆基还提携自己的侄子,给他良好的教育环境,送他出国读书,希望他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李氏三兄弟各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面对哥哥们的身家和财富,弟弟李兆楠并不羡慕。能够踏实于自己眼下的生活,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名利可以促使人上进,追求人生,有时也能让人利欲熏心。

无论怎样,能够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清楚自己的方向和价值,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