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兰州楼市真相!

金针 2024-08-21 17:38:11

感觉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身边的人不怎么讨论楼市了。

一问看法,大家表示对跌跌不休的房价已经麻木了,许多人的共识是“房子没人买”、“房价白菜化”……

确实,整体来看7月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全部持续下跌。救也救了,但却依旧在跌,该大跌也跌了,但似乎还没跌够。

兰州的行情也挺低落的,还不如聊点行情之外的事情,今天,我们只说现象,不说规律和导向。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的个人微信加了很多陌生的朋友,这些人基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这两年已经买了房子,或者正在卖房子的业主,他们主要想了解兰州最近的补贴政策,看自己的情况在不在规则范围内,能不能享受到政策的雨露。

对于这种朋友,我一般回复:政策的对象本就不是已经买了房子的人,而是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的人,买了的人已经不是被关照的目标了。

而第二类人呢,正好就是政策关注的目标,那些还在观望、犹豫的人。

他们一般都有很明确的目标,上来就问,哪个楼盘哪个户型现在多少钱。

如果问的是兰州核心区域的房产,一听价格,一般会说一句:“房价不是降得很严重吗,怎么还是一万多”,“这么贵,谁还买”……

还有一种情况是,“兰州xx的精装房降到六千多了,真的假的?”、“xx都有四千多的房子了,真的假的?”、“xx的房子价格现在比以前的一半都还低了,你说敢不敢买,有没有啥内幕?”……诸如此类。

就是他们让我觉得,兰州楼市虽然很难,但需求并没有消亡。

无房的依然想买房,有房的依然想换房,需求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延迟满足。

今年,兰州新房竞争最为激烈的几个版块,一些项目都很有壮士断腕的感觉。

比如彭家坪板块,龙湖揽境以低价策略成功清盘,景粼天著前几天首次推出了10套特价洋房,周末两天迅速卖完了,后面又推了10套,也是很快就卖完了……

海报发到朋友圈的第二天,有朋友来问,我说人家这10套已经卖完了,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为啥,现在不是没人买房吗?

原因很清楚明了,因为价格降到位了,以前卖一万多,现在卖六七千,这个价格打动了一些人。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我们总觉得,兰州的房价还会降,房子没人买。

看数据,从城市的均值来说,这确实也是成立的。但是当我们自己要买的时候,会发现,情况又和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

我去年买地铁口的小户型,价格也不便宜,心想应该没什么人买,楼层肯定不紧张,但是等我去看的时候,只剩10楼以下了。

今年,兰州近远郊的房价库库一顿降,很多人也说,那些地方的房子谁买,再降也没人买。

而实际情况呢,大名城4288元/平送车位的低价策略加持下,7月份直接卖了一百多套。

再看看核心区域的红盘,前段时间加推的保利天汇,三房产品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二房户型也没剩多少了……

像这种兼具地段、品牌、产品优势的项目,卖得比其实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情况要好得多。

这本质还是房地产已经进入到调整分化的阶段,一种是房企的洗牌和分化,一种是品质项目和普通项目的分化。

所以,房企与房企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早已不存在普遍的共性特征了。

当然,新房是一部分,还有大把的人,去了二手市场。今年,兰州的二手房市场热度已经超越新房了。

从2022年开始,兰州一些新房项目集中延期之后,很多买房人面对新房可以说是急踩刹车。

这也正是为什么兰州有一些开发商的楼盘,即便是做出降价的动作,也还是没有吸引力的原因。

毕竟,之前买新房是因为它便宜,但现在却交不了房了,它就会迫使一部分人干脆直接无视新房,从而导致二手房边界开始发热。

所以,也许我们觉得兰州的房子没人买了,是一种合成谬误,需求量实际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举个例子,在你等着自己中意的房子降到3000元/平的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有一大帮人也在等着这个楼盘降价。

而供应实际上是有限的,兰州的房子、存量表面上看上去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楼盘都适合你,你能看得上的、和你的情况相匹配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也就是说,和你一样等待房价下降这个趋势发生的人,还有很多个。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又不相同,你的预期是3000元/平,但是有人会在3500的时候就出手了,出手的人多了,你就等不来降到3000的那一刻了。

因为,房子已经卖完了嘛,也就是说,你的预期,短期内有可能实现不了。

因为这本质还是一个成交周期来决定的事情,涨价周期里成交周期是最短的,因为今天不买,明天可能会涨价,买的越早越便宜,下定动作就会越快。

但降价周期是持币观望,横盘周期是精挑细选,你无法预判大部分人会在什么时候做决定。

房地产市场不是完了,房子也不是说要等着降到白菜价,而是整个行业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

需求过剩、结构转移、人口老龄化、人口峰值等多因素影响。同时,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42平方米,这个水平非常高,排在全球前列。

因此,房地产市场必须进行重构,调整。

当下做的事情是去库存,去库存是把过去开发商争先恐后建设的那些标准化的、流水线的产品,能出的都给它出掉。

剩下的,实在出不掉的,不管是国企出手收购还是其他方式,最终会进入保障性市场。

那等这一个周期结束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几年,兰州的开发商几乎已经不拿地了,也就是说,未来供应一定是在急剧收缩的。

其次,就是开发商开始集中精力,做改善产品,把目标集体投向中产以上的客群,以后富人才是新房的目标。

也就是双轨制的普及,在同一个城市、同一片区域内,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房地产市场:

一个是针对富人和中产阶级的高端市场,另一个则是为低收入人群服务的保障性住房市场。

开发商的主要目标肯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双轨制下,他们更倾向于投资高端市场,因为回报率更高、风险更低。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错过当下这一波的普通产品的低价机会,那么未来,有需求的人只能买二手房,因为市场就不供应普通的产品了,高端的咱们又够不到。

所以,从买房人的视角看,不要有抄底的心态,因为大市场是下行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

当然,也更不用幻想,房地产市场崩盘之后捡一波大漏,因为,可能真的永远也等不到。

买或者不买,什么时候买,永远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财力、家庭结构和现实情况。

如果资金不充足,也没必要首付一万去硬买,完全可以租,如果有充足的资金,认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你看上的房子,别人也看上了,竞价排名一番,其实有时候还会变得抢手,下手迟了,就没货了,兰州市场有些项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市场就是这样,信息差产生了卖方的价值不透明,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买方不同的入场时机。

这几年,房地产大市场确实不太好,在兰州也可以说,几乎不存在不缺钱的开发商,这导致的结果是,各个项目都不敢花钱做推广了。

但是有一个真相是,当开发商在绞尽脑汁到处找客户的时候,客户其实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合适自己的房源。

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信息断层,项目找不到意向客户,客户匹配不到合适的项目。

这也正是中介存在,且还能赚到高佣的核心逻辑,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帮一些项目和客户实现了双向奔赴。

依赖中介、拿出高佣,价格还要撸到最低,这让很多开发商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问题的本质,还是一开始提到的:因为缺钱,很多项目不想广撒网、不想再像以前一样花心思做动作、发声,一步一步去靠近买房人。

虽然地球是个村,信息理论上是通畅的,但这并不代表你的项目是人人都会知晓的。

参考今年兰州楼市上新的几个新房项目,包括新港城的泓盛·宜和家苑、九州的鹏悦首福/瑞德名城、七里河的晏南御景、安宁植物园的尚庄·澜庭……

几乎从未向市场发声,不管项目产品是好还是赖,很多客户压根不知道兰州还有这样的楼盘。

这也决定了,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通道,就是中介。

但中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又很直接,因为他们同时在推销这座城市大多数的项目,信息很庞杂。

一个项目要想更快的突围到大家面前,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狠狠地降价。

只有足够爆炸的价格,你的项目才会快速裂变到更多人眼前。但这也在无形之中,把一些改善客户,彻底搞蒙圈了。

一个板块的价值体系会因为某个楼盘的价格调整而彻底崩塌,混乱的价格体系,会让买房人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然后持续观望。

话说回来,今年,留给兰州开发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政府能做的也已经都做了。

2月调整了首套、二套利率,4月又调整了首付比例和公积金利率,6月又出了16条新政、开展了房交会……也努力了。

接下来,按照往年传统也只有国庆和年底这两个节点可冲刺了,其实摆在大多数项目面前的就是这两条路:

要么,就像前面提到的,快速低价走量,换仓;要么,就得换一个逻辑,做影响力,做知名度,做价值输出,走长期主义的路。

毕竟,等这一轮周期过后,房地产市场,也将彻底变天。

双轨制普及之后,刚需的部分自然会被引导到租赁和保障市场,还愿意买商品房的,就是真正的改善。

这也意味着,当下这种标准化的流水线产品,就没机会了。

未来无法预测,但它一定会到来!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