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我的付出与成功,是从30年前养的4只“蚕儿”开始。

宸溪娱记 2023-03-09 22:05:23

我灵魂中最动人的那个东西,是在少年中找寻生命的灵动,在年轻卑微时发现高尚的人格,在中年踽踽独行的黑暗处看见生活的阳光。 ——张颂文

作者:宸溪-阳普先生

《狂飙》结束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剧中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扎扎实实的演技彻底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如今47岁的他,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网络平台的热搜。

《狂飙》中的高启强,是个爱看《孙子兵法》的黑老大;现实中的张颂文,是个情感极其细腻的文艺男。

他炉火纯青的演技,来源于他对生活细节的把握、来源与对生命的敬畏、更来源于对自己人生的热爱。

1

少年中找寻生命的灵动

他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虽然学历不高,但对自然生命观察的理解并不比科学家少。

张颂文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翻开他尘封已久日记本,其中的一篇日记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文字中描绘生命的神奇与灵动,让人感同身受。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了我四颗蚕籽儿,我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在了我的万宝盒中——一个我用来装我捡回来的各种宝贝的抽屉。因为是万宝盒,里面也不乏有一个个的棉花团……

每天放学我都会迫不及待的拉开抽屉,突然有一天,紫黑的蚕籽儿变成了白色,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养蚕儿

我取出早已备好的一根鸡毛,小心翼翼的把小蚕儿粘起来,轻轻放到抽屉一个铺满蒲公英叶子的盒子里。过了几天,小蚕们摇来摆去地吃着桑叶,白白胖胖的,蠕动着,嘴永远贪梦的吃着。身上盖着一片片桑叶,我惊叹于它们的食量,深刻理解了“蚕食鲸吞”这个成语。

那时候天天为了找桑叶发愁,而且一次弄到桑叶后还要找阴凉潮湿的地方放起来,这样可以保存久一点。。。。。。。。

正是由于他对生命的悉心观察,在少年中找寻生命的灵动,才有了后来《隐秘的角落》《狂飙》里炸裂的演技。

美丽都是经过蜕变才会成为真正的美丽,谁又能想到那四只虫子第二年春天会一步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新生命的到来给人带来的是无比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会给人带来心中的平静,有时甚至会磨掉心中的戾气。他曾说:如果有一天我留意不到这些细小的事物了,可能一切都淡然无味了。生活的趣味藏在细节里。

2

年轻卑微时,发现高尚的人格

在做演员之前,张颂文也是一个普通人,工人、服务员、导游等很多底层的工作都做过。在成名之前,他是那样的卑微的活着,就连成名后每次出席活动都是小心翼翼的走路。

曾经,拍戏被副导演怒气冲冲的吼:滚出去。

曾经,被人家用“侏儒”极其伤及人格的话羞辱过。

为了演戏,他曾给某位导演当背景板。

为了演戏,他曾被剧组人员独自一人扔在沙漠中。

为了演戏,他曾经跑了900多个剧组,被拒绝了900多次。

20多年卑微的演戏生涯,吃过的苦,遭受的白眼,都是打破牙齿活血吞。面对这些艰辛,他从不抱怨,依然在卑微处发现高尚的人格,感恩每一个帮助过的他。

演员姚晨

他曾公开感谢,感谢姚晨在他最艰难的时刻帮助过我,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他曾表示感恩,感恩赵玉德的伯乐知遇、伯牙子期知音之情。

他说过:在生命中遇到某些给予我们光亮的人,即使是短暂的片刻,也是何其的幸运!

对于那些曾经伤害他的人,他说:要把微笑留给你们!

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珍贵的品质!

当你了解了曾经的张颂文,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他塑造角色的能力来源于这些高贵的人格。

3

中年踽踽独行时,在黑暗处看见生活的阳光

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每月500的工资,晚上去买打折菜。为了节省房租,他在北京郊区的农

家院里,一住就是20年。

人到中年的爆红,是穿越20年寒冬后的柳暗花明,是把无数个暗夜的煎熬摁到一起,摁出了一个朝霞满天的黎明。

翻看张颂文的日记其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记录他在踽踽独行时,努力在黑暗处寻找生活阳光的样子。

1、为了拍摄“李大钊”牺牲时效果真实,我把自己吊在绳子上,随着吊机反反复复升降,我能感受到满脸充血的痛,能感受到令人窒息的死亡。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发生过,才会有恍惚

隔世之感,却又如此鲜活,如在昨天发生。

饰演李大钊

2、面对那些黑暗反反复复的寻常,日出日落的孤寂,这些能够承受的好像做的最好的是瓦尔登湖湖畔的卢梭,我要体会到独处的快乐,感知到自然所有的美好,我想不久的未来,会

在那里体会生命最后的意义。

3、我灵魂中最动人的那个东西,是在少年中找寻生命的灵动,在年轻卑微时发现高尚的人格,在中年踽踽独行的黑暗处看见生活的阳光。

《狂飙》里的张颂文,用他精湛的演技告诉你我:

是花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是虎自有威,何须到处嚷。

0 阅读:52

宸溪娱记

简介:风雅又有趣,娱乐又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