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咸水湖中,酷似鲤鱼却无鳞,曾被当粮食吃,如今成保护动物

娱八瓜瓜 2022-02-22 10:52:31

前言

导读:生长在咸水湖中,酷似鲤鱼却无鳞,曾被当粮食吃,如今成保护动物

鲤鱼,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一直都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一种鱼类。

虽然并不是所有南方人都不爱吃鲤鱼,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于鲤鱼是没有好感的。有些人宁愿吃鲢鱼,也不愿吃鲤鱼,就是因为相比于白鲢鱼,鲤鱼的泥腥味更重,并且还有太多的鱼刺。

再加上南方普遍流传着鲤鱼是“发物”的说法,所以这种鱼在南方人心目中的好感度又大打折扣了。

不过,鲤鱼的品种多样。在南方有一种鲤鱼,准确地说是青海省特有的一种鲤鱼,它长得酷似鲤鱼,可是却没有一片鱼鳞。

而且这种鲤鱼生长的环境还很特别,是生长在咸水湖中的鱼。在上个世纪,它还曾被大量捕捞当成粮食吃,养活了数百万人。可如今,它却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

如果你去过青海湖旅游,应该知道这就是当地特有的青海湖裸鲤鱼。

青海湖裸鲤的简介

从这个名字就看得出来,这种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类,并且它还是青海省的特产,只有青海湖才有。

青海湖裸鲤长得和鲤鱼很相似,体型近似纺锤状的,头部钝而圆,但是却嘴边却没有鲤鱼特有的胡须。并且这种鱼全身上下没有一片鱼鳞,因为它是一种无鳞鱼。正因为这些特性,而给它取名青海湖裸鲤,在古代也叫它湟鱼、鳇鱼。

据考古发现,青海湖裸鲤其实最早的时候也是有鱼鳞的,而且它们之所以和鲤鱼有几分相似,就是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黄河鲤鱼。

只是因为地质运动,导致青海湖成为了一个闭塞的湖泊,并且日积月累还演变成了一个咸水湖。而青海湖裸鲤的祖先——黄河鲤鱼为了适应逐渐盐涩的湖水,在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就把鱼鳞退化掉了。

曾年产数万吨,“以鱼为粮”救活数百万人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一个咸水湖,这里的水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盛传青海湖有两大宝:一是裸鲤二是鸟。而据地方志记载,关于青海湖裸鲤的记载,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并且还指出来了这是青海湖特有的一种鱼类。

别看青海湖裸鲤的个头不大,长得也不怎么起眼,但是它的肉肥厚,且味道相当的鲜美,并且因为是无鳞鱼,也非常容易加工。在过去,它一直都是当地人喜爱食用的一种鱼类。

既把它鲜吃,也可以加工成为鱼干、熏鱼,或者是鱼松等,吃法非常的多样,并且还小有名气,不少外地人来到当地旅游了,也会特意品尝,或者是把它当成特产带回去。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青海遭遇了多年难得一遇的大饥荒,食物严重不足,为了填饱肚子,当地很多人就去青海湖里捞裸鲤来充饥。最高的时候一年要捕捞裸鲤数万斤之多,也是因为有了青海湖裸鲤,才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

听当地的老一辈人说,在过去那个艰苦的年代,正是依靠着青海湖里的裸鲤来填饱肚子、补充营养,可以说这种鲤鱼功不可没。

如今却成了保护动物

可是大量的捕捞,带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青海湖裸鲤越来越少了,虽然后来制定了每年的捕捞计划,从年产上万吨到上千吨,裸鲤的数量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恢复。

为了保护这种青海湖里面唯一的经济鱼类,不得不把它列为了保护动物,将它更是被收录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并且还列为了濒危物种。

从过去年产数万吨,到如今要靠保护了,为何一下子数量就减少如此多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早些年大量的捕捞,导致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的大量减少。

第二个方面是裸鲤是一种洄游鱼类,它要在淡水的河流、湖泊里面产卵,等到小鱼不断长大以后才会游进青海湖。可是近些年很多地方拦河筑坝,导致裸鲤洄游受阻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裸鲤的生长十分缓慢,要经过多年才能长大,并且达到性成熟。再加上近些年因为全球变暖,当地降雨偏少,而且青海湖水位也在不断地下降,而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却在不断上升,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对裸鲤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结束语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因为保护措施得当,通过实施封湖育鱼工作,在人们不断地努力下,青海湖裸鲤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的恢复。

特别是最近几年,已经初见成效了,在河道里的鱼儿是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在产卵季节,更是在河道里能随便伸手就能摸到青海湖裸鲤鱼。

0 阅读:17

娱八瓜瓜

简介:每天带来不一样的娱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