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雨于2024年9月20号的SIAS深圳国际音频展发布了自家“K系列动圈”的旗舰级新品Kadenz,售价999元,和前代,即3年前发布的KATO首发价一致。
由于Kadenz是历经了大约六、七年,从Kanas、Kanas Pro edition、KXXS和KATO这几个型号中一步步蜕变而来,故称其为水月雨调音理念和动圈技术的集大成者也并不为过。
值得玩味的是,官方将其描述为“终章”,而发布会时,水老板又说它可能是“最”终章。这里玄之又玄,给粉丝和友商营造了无尽的悬念……
考虑到这次音质、配件都有较大提升,但价格却不变,故“性价比”暴涨,推测很有可能夺得今年12月发布的日本VGP2025相应价位区间的有线入耳式耳机“金赏”。
展会上,我简单听了它几分钟,当时觉得中下盘好浓,和记忆中KATO的广阔、均衡有些不太一样。此次量产版到手,发现初印象没啥大问题,但仍有很多值得说道的。
技术规格方面,此次Kadenz因采用了多项创新的单元结构和磁路材料,实现了拥有近乎实验室可测量临界值的超低非线性失真,并拥有在数倍大声压下仍保持此能力的声音品质。
其实上一代的KATO在这方面已经够惊艳了,这次新品貌似又进了一步。非常疯狂。
另外,新研发的TAC钻石球顶复合振膜混合了聚氨酯悬边、人造钻石镀层和液晶聚合物三种材料。其中镀有高刚性钻石镀层的液晶聚合物球顶有着比以往更高的刚性和更均衡的内阻尼,可以呈现相对更平滑、延展更强、细节更佳的高音。而聚氨酯悬边则可以保证更好的低音动态和大振幅下的低失真。
一如既往的精美包装。盒子体积、表面图案以及内部陈列和KATO一致。
右上角注明了“旗舰级10mm单动圈入耳式耳机”的字样,其余是从工程师角度对它内部单元声学特性的描述。官方的销售页面有更专业而细致的介绍,由于较繁杂,在此不做复制粘贴了。
左右两边掰开,即可见耳机本体以及承载各类小配件的盒子、袋子。
Kadenz和KATO不锈钢版本的外观一致,差别可能就只是面板上型号标记的不同。
上图左为Kadenz,右为KATO
我这条KATO不锈钢版是当年的限量,两年多过去,线身颜色已经变暗。推测Kadenz的线材未来也会是这个情况。不过,实际并不会特别暗,也不用太纠结。
为适应时代,此次Kadenz标配线直接改为4.4插头,同时附送一根做工很不错的3.5mm插头转接线。
从外观来看,这俩几乎一样。重量也基本相当,线身和壳体都略有重量。
不锈钢磨砂壳体可以杜绝指纹,同时也有一定的对轻微剐蹭的防御能力。
面板
底壳
我原以为所有小物件就图上这些,看着已经够丰富和实用(远好于KATO)。
但没想到翻了下配件盒,又掉出来一个名为ECHO-B的一端平衡耳机口,一端Type-C插头的“手机小尾巴”。
另外还提供有三对导管(未拍摄),它们的粗细、管径各有不同,据悉是为了更好地拟合水月雨的目标曲线。当然,曾经的Kato也有导管附送,但只有两对。
细看小尾巴(解码耳放线),还有那条4.4mm转3.5mm的转接线,不禁感慨厂商对待配件的设计也很讲究,尽显“质感”。
考虑到它是水月雨出品,那它(解码耳放线)必定植入有“交互式DSP”。
通过它,你可以在水月雨手机端的Moondrop link 2.0 APP上,与其他烧友互动,共同参与和折腾耳机的PEQ(参数化均衡器)。
比较搞笑的是,由于水月雨常年被人调侃“低频”不够,这次的官方APP(Moondrop Link 2.0)不仅提供了低音增强,还额外加了一个“低音超级增强”,我试了下后面这个,刹那间,颅内低音滔天,真的能爽透。
这条线的包装上还有个说明,介绍了它强悍的解码能力,持有iPhone 15或16的手机用户通过这条小尾巴可以充分享受高解析度音乐的深层次魅力。
声音方面:
Kadenz实际听感声压较高,比森海IE200高。易推。全频密度明显强于IE200,但横向声场和高频不像IE200那样铺很开,整体结像更类似于一个球形声场。
以下是基于出厂标配的B导管,使用深灰耳套,对比同样使用深灰耳套的KATO的结论。
会发现Kadenz的全频厚度和密度都有些提升,相对最明显的是人声和低音,它们会随着音量的增大,在能量感和厚实度上超越KATO。
不得不说,新旗舰的中下盘真的是“稳得一批”,展现出了2024年千元档高端耳塞所该具备的声音强度,而3年前发布的KATO,则更注重均衡感和录音室味道,“浓厚的真实”似乎并不是当年水月雨工程师那么在乎的音质要素。当然,也可能跟当年的理念和技术有关。
有趣的是,在某些前端和音乐下,KATO的人声(中频)会有塑料感的单薄问题,而新品Kadenz则完全杜绝了这一情况,它可以始终提供相对更润泽、更饱满的人声。
不如KATO的缺憾也有,就是B导管/深灰耳套下的Kadenz欠缺足够的高频信息,少了些泛音的延展和空间的横向区域,这与我在展会上听到的那个样机情况差不多。
于是开始折腾,换了个同样短粗的A导管,没想到高频回归,也真正有了“均衡”的感觉。
但问题仍旧存在,就是Kadenz在高频的亮度和分离度上,不如KATO表现得更出彩,虽说它高频音色更平滑、柔和,但这柔和的高频线条与突出且饱满的人声叠加后,会显得能量不够,间接可能会影响大编制音乐下的“层次感”或是高频器乐在空间纵深处的定位。
也就是说,Kadenz高频的动态、瞬态表现相对其中下盘来说,不够出彩(即便水准很高)。
而之所以对比时出现这么个窘况,终究还是因为这俩规模感大致相当所致,同样的场景下,新旗舰增强中下盘威力,那留给纤细高频展现光彩的空间就少了。
所以,新一代旗舰最大的进步就是“厚实度”、“低音水准”和“真实感”这三方面,这些都是实打实的HIFI硬素质。然而欠缺的是没有前代那充沛的“高频量感”。
换句话说,听Kadenz,会更多的感受一个整体的音乐性和较多的源自中音区的声音满足感,这是个中气很足的音乐味较浓的塞子;而听KATO,你会更多的被它营造的空间感所笼罩,它有着相对更中性的气质和更浓的录音室味道,更适合演绎大编制。
可能也是因此,官方配套的APP才给Kadenz提供了两个跟增加“高频”信息有关的预设音色,即“空间氛围增强”和“高音增强”,我觉得有了它们,Kadenz确实会非常杂食。
嗯,就感觉想“碾压”KATO还是有难度,即便水月雨自己。
当然,这也跟新型号的“振膜”特性和腔体内部结构有关,只是产生这种声音的根源,不清楚是不是源于厂商的一种“报复性”调音心理?
毕竟水月雨被调侃最多的一个是“没低音”,一个是“太中性的水味儿”。
好,这下喷子们满意了,新品不仅有了冲击型低音,甚至还有了“浓郁润泽的音色”。
所以,对打算购买水月雨高端动圈耳机的消费者来说,如果追求中性且监听的声音,目前KATO仍是第一选择,但如果对HIFI层面的“素质”和“音色”更为热衷,那新动圈旗舰Kadenz在这个价位极具“性价比”!
而我是希望水月雨最好别停产KATO,虽说它是三年前的型号,但目前800多的售价,搁市场上也仍是有较强竞争力的。
(补充:据内部消息,KATO快要停产了……)
——————————————————
补充,基于灰色耳套,在三种不同导管下的听感:
A:三频能量均衡分布,在高频延伸的助力下,延伸出了更多的横向和纵深空间感。
B:中、下盘有相对更多的存在感,低音和人声的韵味较浓厚
C:垂直空间有进一步拓展,横向略微收缩,人声和低音浓度似有轻微下降。
最终选择了B导管,它最符合我本人喜好。
然后,以B导管为基础,将深灰耳套更换为清泉套后:
低频的量感和力度会有可闻的“削弱”,同时高频会更明晰一些,定位感和声场的纵深会更明显。这在频响曲线上似乎也有所反应。不过,从全频平衡性来说,由于中、下盘支撑力不太够,此时的Kadenz显得全频线条不够顺滑,不够自然。
所以,最终我的搭配方案是“深灰耳套+B导管”。